财税2016年12号,让财务报表收入和增值税申报表收入保持一致?
财务报表收入与增值税申报表收入不一致,是非常正常的!——为什么非要去追究一致呢?因为存在税会差异是正常的。
财务报表收入与增值税申报表收入完全一致的,才是有猫腻的!——税务人员不信,我也不信!
一、收入确认时间和纳税义务时间差异导致不一致
企业会计处理确认收入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的,只要满足了会计准则的规定,就应确认收入,然后在财报上体现出来。
增值税的收入确定,准确说是增值税纳税义务的确定,是按照增值税相关规定来确定的,比如预收款如果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会计上只能确认为“预收账款”,但是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却要确认为计税依据(纳税申报表上的销售额)。会计上收入确认时间与增值税规定纳税义务时间,并不完全一致,从而导致存在差异就非常的正常。(一)会计确认收入的时间1.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新收入准则)第五条 当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一)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二)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以下简称“转让商品”)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三)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支付条款;(四)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五)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在合同开始日即满足前款条件的合同,企业在后续期间无需对其进行重新评估,除非有迹象表明相关事实和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合同开始日通常是指合同生效日。说明:新收入准则强调“商品控制权转移”。2.《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06)》(旧收入准则)第四条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三)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五)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同样,企业所得税方面应税收入的确定,也是按照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进行的,与会计和增值税是否确认“收入”也是没有关系的。说明:旧收入准则,强调“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3.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五十九条 销售商品收入,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或产成品、材料,下同)取得的收入。
通常,小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一)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二)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三)销售商品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四)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安装程序比较简单的,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五)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六)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销售的商品作为商品销售处理,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七)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的收入,在分得产品之日按照产品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说明: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销售收入确认,与税务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对于收入纳税义务规定基本一致,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税会差异比较小。(二)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第十九条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二)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
第三十八条 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
(一)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二)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三)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四)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五)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六)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七)纳税人发生本细则第四条第(三)项至第(八)项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3.《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第四十五条 增值税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
(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二)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自2017年7月1日起废止)、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三)纳税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让的,为金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四)纳税人发生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五)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8号)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印发)第四十五条第(二)项修改为“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自2017年7月1日起执行)
五、自2018年1月1日起,金融机构开展贴现、转贴现业务,以其实际持有票据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作为贷款服务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此前贴现机构已就贴现利息收入全额缴纳增值税的票据,转贴现机构转贴现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0号)
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已将货物移送对方并暂估销售收入入账,但既未取得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也未开具销售发票的,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二、视同销售引起的不一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有“视同销售”的规定,即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但是按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却需要“视同销售”。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错误的做法
实务中存在“开票才确认收入,不开票就确认收入”的错误!
这样做,好像暂时保持了税务与会计一致,但是确实税务风险很大,一旦被税务局稽查到,罚款、补税以及滞纳金等是少不了的,而且还影响税务信用等级评定。
四、应对办法对于这个问题的担心,在实务中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在“以票控税”的观念下,会计确认收入如果不跟税务确认同步的话,经常会带来一些麻烦,可能被主管税务机关问询与关切,甚至要企业书面说明情况。由于企业与税务局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税务局问询与关切也是正常的。企业只要是依法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的税务处理与税务申报,即便是税务问询甚至需要写书面说明,我们也能做到有理有据。反之,如果为了表面上的一致,或者躲避暂时的关切,不依法进行税务处理与申报,强行处理为一致,不开票就不确认等,最终才是给企业留下重大的税务风险隐患。“心中无鬼,不怕半夜鬼敲门!”只要是依法纳税申报的,即便是不一致,也是正常的!2016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有多少天?
公元2016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无闰月。 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闰余,闰年(公历中名词)和闰月(农历中名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公历中只分闰年和平年,平年有365天,而闰年有366天(2月中多一天),平年中也可能有闰月(如2017年是平年,农历有闰月,闰6月)。 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个位和十位均为0)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比如1900年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又称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因为每4年差不多多出的时间是不到1天的,所以每过100年就少1个闰年。 因为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1天来,把这1天加再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公历规定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世纪年,即使是4的倍数也不是闰年。平年和闰年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通常每4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并且呈周期性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事业单位养老金怎样算?
同样的工龄,为什么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比企业退休的人员养老金高一大截?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怎样计算的?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养老金呢?
不少退休的朋友都觉得明明是同样的工龄,为什么这些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明显要比自己高出一大截。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职工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事业单位养老金为什么感觉要比普通职工高一大截?养老金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主要与个人的缴费,以及当地的社平工资水平,还有当地的经济消费情况来决定的。对于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如果工龄一致,那么基础养老金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差距。因此他们的差距主要来源于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是个人缴费情况不同,从而会产生企业退休职工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如果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那么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是根据上一年平均工资水平来确定缴费的基数,工资越高缴费的基数也就越高,那么缴纳的费用也就越多,最终进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钱也就越多。但是由于一些私企老板为了节约开支,所以他们会选择给员工缴纳最低基数的养老保险,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节约一笔费用,另一方面美其名曰可以把更多的钱以工资的形式发放给员工。然而实际上企业这么操作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减少开支,因为如果选择较高的基数缴纳养老保险,企业将要承担的是大部分。但是对于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来讲,单位都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给他们缴纳社保,而且很多时候单位都会为其顶额缴纳养老保险,这也就导致他们虽然到手工资并没有很多,但是他们的社保缴费基数很高。而个人缴纳的费用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养老金缴纳的费用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上的总额也就越多。要知道个人账户养老金历年来的收益情况都比较不错,就这几年银行存款年化利率逐年下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益还能保持在8%左右,在早几年经济情况好的情况下,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益甚至能达到10%以上。也就是说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钱越多,那它所产生的收益也就越高,这样叠加的影响下,导致事业单位职工个人账户上的钱越来越多,增加的也越来越快。而等到退休的时候,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职工他们退休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虽然公民一致,但缴费的基数不同,最终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总额也会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就导致了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发放的金额要远大于企业职工。企业也是按照法定缴纳社保,为什么退休时养老金还是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少?对于一些上市企业,又或者是一些外资、合资的企业,也都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给员工缴纳社保,按照职工上年的工资来确定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理论上来说,如果工龄一致,这些退休职工他们的养老金,应该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差不大,为什么还会有比较大的差距?首先我们前面也介绍了事业单位缴纳,社保一般都是顶格缴纳,也就是按照最高规格给事业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这样就可能会比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高一些,那么最终个人账户养老金中积累的钱也要多一些,从而导致养老金有这么些差距,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还有另一部分——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事业单位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其中企业和职工定期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职工可以自由选择缴纳比例,或者是申请放弃加入企业年金的方案)职工退休时候企业年金水平取决于整体资金的积累规模以及收益情况。拥有企业年金的一般都是非私企单位对于一些私企,哪怕是上市公司或者是外资企业,很多时候也不会构建企业年金体系,职工也无法享受这一部分待遇。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能领取一定的企业年金的情况下,普通职工每月的养老金肯定要比人家少很多。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一直有人想尽办法要进体制内工作。一方面工作的待遇较好,另一方面退休后养老金比较丰厚。什么情况下企业职工退休金要高于事业单位退休金?对我们普通人来讲,一般情况下很难让自己的退休金高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首先我们的工资有限,哪怕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保,最终我们积累在个人账户上,养老金的总额也不会很高。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人的工资收入不高,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来说,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保,他们的工资较高,每次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都会是一个比较高的基数,甚至是顶格。而且一些高薪人员他们都会延迟退休,工作年限可能要比事业单位还要长,那么他们的退休金就很可能高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因此就常常能看到一些高薪工作者,他们退休后依然能拿到一个令人羡慕的退休金。所以影响养老金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自己养老保险的缴费缴费越多,那么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再加上一年来的养老金增长,最终养老金增长的速度也会更快,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也会更多。普通人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养老金?对于已经退休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提高自己的养老金,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延长自己的寿命。因为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有一个高龄倾斜,对于普通人来讲,前面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已经是固定了,那么随着年龄增长高龄倾斜的补贴也会越来越多。对已退休的人员来说,锻炼身体让自己活得更长一点,这样也能使自己的养老金逐渐增加。但是对于没有退休的人员来讲,要想自己退休后养老金领取到一个比较满意的金额,那么可以通过两种办法。第一,适当延长缴费年限,如果此时离退休还比较长。千万不要急着把自己的社保中断等退休领养老金,如果还在工作,那么就持续缴纳养老保险这样可以使自己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逐渐积累。第二,如果自己资金比较充沛,那么可以想办法提高个人的工资收入,要求企业按照较高的基数给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这样在退休的时候,个人账户上同样也能积累较多的钱。无论是延长缴费年限还是增加缴费基数,总之你缴纳的费用越多,那么退休后能领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有些人可能觉得不划算,为什么自己省吃俭用把钱要放在养老金里面,自己去理财赚收益不更好吗?首先有一点要说的是把钱放入养老保险当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每年的收益都大于6%,如果自己去投资理财,还有这么高的收益吗?哪怕是在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钱没有发放完就已经去世,那么这笔钱也会以遗产的形式留给自己的亲属。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参与养老保险的人员,只要参保人还在是,那么每月就能领取相应的养老金,直到参保人去世之后,而对于参与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去世了,也能领取一笔丧葬费和抚恤金。所以说参与养老保险只能是稳赚不赔的。而要想提高自己的养老金,那么在参保的时候就应该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或者适当延长缴费年限,来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总额。个体户属于小微企业吗?
朋友,我可以准确地告诉你,个体户属于小微企业范畴,而且是构成小微企业最的核心部分。
按照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定义: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它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
而且小微企业成了我国就业重要阵地和贡献税费的重要群体,大约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和60%以上的税费,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所以作为个体户是光荣的,并不会因此低人一等。
至于你提出的社保补贴,国家已出台专门的政策规定,你可到当地社区居委会或办事处咨询。政策是这么规定的:只要你是4050大龄失业人员,也进行了失业登记(这两个条件必须具备),就到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批复后,每月社保缴费后带着缴费凭据,到办事处领取社保补贴。你如果觉得你的条件适合,就去办事处办理相关事宜。
我现在想说的是,国家在扶持小微企业税费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仅2015年,我国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起征点政策及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减免税近1000亿元。这些优惠政策主要有:一是月收入3万元以下免征营业税、增值税。
随后,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1号),明确了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
二是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出台文件,给小微企业送上“精准减税”大礼包,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再次加码,
《通知》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以内(含10万元)扩大到20万元以内(含20万元),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助力小微企业尽快成长。
三是小微企业多项费用也减免,除了 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外,国家税务总局还免征了有关政府性基金。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通知显示,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以及按季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含9万元)的缴纳义务人,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
失业保险费率由原来的3%统一降至2%,单位和个人缴费具体比例由各地在充分考虑提高失业保险待遇、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初步测算,仅这一减费措施每年将减轻企业和员工负担400多亿元。 据悉,安排残疾人就业也将享受优惠。
按规定,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业,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可见,从事个体户经营大有作为,碰到了如此好的时代,有这么多优惠政策,完全可大干一番。祝你事业成功!
不是说老年人退休工资卡取消了年管理费吗?
60岁的大伯,有一张银行卡好久没使用了。因为银行卡里钱不多,就几百块钱,所以就没有放在心上。 前段时间,大伯家孩子要给家里汇钱,大伯就拿着这张银行卡,去银行柜台试下密码。
结果大伯被柜台的工作人员告知,这张银行卡里已经没有一分钱了。大伯就很震惊,当初卡里面明明有几百块钱的,为啥现在一分钱都没有了?难道银行卡里的钱被别人盗走了?
大伯就让银行柜台打了一个流水明细,结果一看之下,大伯的血压蹭蹭的就往上升。原来消失的几百块钱并不是被别人盗走的,而是被银行这些年一点一点的全部都给扣光了。
大伯就很生气,责问银行,凭啥扣自己卡里的钱?这要是再放几年不用,岂不是还要倒扣银行的钱?一气之下,大伯就把这张银行卡给销了户。
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银行卡里有几十块钱的零钱没有取,过个几年后,银行卡里余额就变成零。那几十块钱,全部都被银行给扣光了。
银行在不经过客户同意的情况年,可以扣客户银行卡里的钱吗?还真的可以。一张银行卡,如果里面金额不多,就会产生两个扣费的项目:小额管理费和短信提醒服务费。
银行卡,小额管理费怎么收费的?小额管理费每个银行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样,找了几个国有银行和比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它们的收费标准如下:
1 . 工商银行:日均余额低于300元时,每季度扣小额账户管理3元,一年12元。2 . 中国银行:日均余额低于300元时,每季度扣小额账户管理3元,一年12元。3 . 农业银行:日均余额低于300元时,每季度扣小额账户管理3元,一年12元。4 . 邮政储蓄银行:日均余额低于100元时,每季度扣小额账户管理3元,一年12元。5 . 建设银行:日均余额低于500元时,每季度扣小额账户管理3元,一年12元。6 . 招商银行:(绑定信用卡自动还款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是低于10000元,每月扣收1元,一年12元。7 . 交通银行没有小额管理费。通过上面的收费,我们可以看到,六大国有银行里面,除了交通银行不收小额管理费之外,其余的五个银行,都是收取小额管理费费。每个季度3块钱,一年12块钱,这个收费还是挺贵的。比如说,如果你有银行卡,里面只有99块钱,你很长时间都没有用这张卡了。因为日均余额小于300的,那每个季度就要收3元的小额管理费,一年就要扣12元。 如果你的银行卡没有别的扣款项目了,只需要8年多的时间,这张银行卡的余额就会变为零。银行卡,短信提醒费怎么收的?像小额管理费,一般都是国有银行收,很多股份制银行是不收费的。但是短信提醒就不同了,除了一些地方性商业小银行外,很多稍微大一点的银行,都是要收费的,而且费用还不低。1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短信提醒收费都是按月收费,一个月3元,一年36块钱。2、邮政储蓄银行的短信提醒收费分两种:按月收费,是每个月3元,一年36块钱。按年收:邮政储蓄银行短信提醒服务按年收费比较奇特,它是第一个月免费,然后一次性提前扣一年的。3、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规模仅次于四大银行,是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股份制银行,短信提醒收费也是一个月3元。4、地方属性银行和小银行是不收费的。而且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我们开通短信提醒,就是账户余额有变动,会发短信到我们的银行卡里。但是露出小额管理费和短信提醒服务费用,它是没有短信发到我们手机上的。我个人觉得这个情况很不好,扣费了没有短信通知,一查余额少了几十块钱。虽然钱不多,但是很容易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恐慌。会让人觉得,我银行卡是不是被盗刷了啊?要不然为啥会突然少了几十块钱?还有为啥没有短信提醒呢?这个短信提醒的收费还是很贵的,如果你在有张建设银行的银行卡,里面就只有300块钱。那么,每年要被扣12元的小额管理费,36元的短信提醒费。 用不了7年的时间,你的这300块钱就没了。使用银行卡,一定要注意小面几个问题1 . 查询是否开通了短信提醒
银行的短信提醒服务,只要开通了就会收费。不管一年给你发了多少条信息,哪怕是一条都没有发,费用是一分钱都不会少收的。
所以一定要弄清楚,你的这张银行卡有没有开通短信提醒服务,若是开通了是怎样收费的。
如果确定要使用的,那就留着。如果银行卡不常用,那短信提醒就是鸡肋,每个月还被收取费用,就不划算了。
2 . 保证银行卡余额,大于小额管理费的收费金额以上
问清楚你的这张银行卡,余额少于多少就要收小额管理费。要么就是银行卡里一分钱不留,要么就是多留一点钱。免得因为钱少于日均余额的标准,而被扣钱。
另外并不是老年人的退休工资卡就没有小额管理费,现在是二代和三代社保卡,具有银行卡的功能,这才没有小额管理费。
3 . 取消小额免密支付
一定要取消银行的小额免密支付,银行卡的这个功能看似很方便客户,其实藏有很大的危险。
如果你的银行卡丢了,别人不知道你的密码,自然是取不了你的钱。但是你的银行卡如果开通了小额免密,那么就可以以少于200元,一次一次的把你的余额都划走。
总结国有银行的银行卡,不管是小额管理费还是短信提醒服务,都是收费的。
另外,普通的老人的工资银行卡也是收小额管理费的。只有带有银行卡功能的二代过三代社保卡,才不收小额管理费。
所以如果你有银行卡准备长时间不用,一定要记得把里面的钱取干净。不然就很容易出现大伯这样的情况,银行卡里面放个几百块钱,几年的时间,余额就会被银行扣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