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试,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聘有什么不一样?
泰州中公教育有幸为您解答,想了解更多公考资讯与备考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泰州人才考试网(微信号:tzhou-offcn),以下是具体详情:
一、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区别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
事业人员主要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另外,还有一种行政事业单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其工作人员事业行政事业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目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将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将纳入公务员序列。
二、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
公务员编制是行政编制,是政府机关的正式人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构(即国务院、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各职能管理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构、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政治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一般不要求实行公务员管理,但也有个别事业单位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事业编制是辅助编制,事业编制按照财政来源又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即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不允许也不能自主创收,完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多指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海事局、公办干休所、交通局下属交通稽查队、卫生局下属防疫站等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公立医院、公立大学、日报社等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政府招待所、政府下属培训中心、从事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政府直属印刷所等等,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将逐步改制成企业。
现在的政府机关有部分人是公务员编制,部分人是事业编制。公务员编制是要中央编制委审批才有的,一般单位名额都是固定的,除了每年报计划,公开招考公务员以外,不能随意增加。但是由于政府机关的业务量增加,又没有公务员编制,于是就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在国家人事部不备案、不挂名,工资由单位自己或者地方财政供养。政府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只有领导(副处以上或者少量正科)是公务员编制,其他人都是事业编制或者是合同工。
文 ▎泰州中公教育(微信号:tzhou-offcn)
本科应届不能落户?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作为本科生你能够拿到北京央企的offer,说明你是重点大学本科生里面的佼佼者。我目前也在北京某211读硕士,刚刚和北京某国企签约劳动合同,解决北京户口。近年来北京拥堵情况加剧,导致北京这几年一直在加紧对北京户口指标的把控,确实在北京的大部分国企央企都是只给硕士及以上的应届生解决户口,那么作为本科生是否适合去呢?
我给你的建议是,可以去。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北京央企最适合应届生塑造职业生涯作为国企央企这样的单位,内部制度是非常规范的,人人都是螺丝钉,央企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国家解决应届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近年来国家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国企央企也一直在尽力举行校园招聘,能够进到央企,你会享受到大企业悉心的培养,会给你安排指导师傅一步步带你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对工作的态度,作为刚从校园里出来的小白,我们什么都不懂,央企给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未来不管是长期在公司发展还是跳槽,这种被塑造的性格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
央企的安全感是私企没法比的疫情爆发之后,很多私企瞬间变得很艰难,减薪资、扣绩效工资成为了私企常见的做法,前两天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造车新势力)就爆出了年薪减半的政策,对于身单力薄的我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无能为力,只能面对繁重的车贷房贷和孩子教育压力而扼腕叹息,但是国企央企就不同了,五险一金都有,工资多少就是多少,连放假期间都有工资,这种差别待遇是明显的不同,央企最大的幸福就是带给了员工安全感和幸福感。
第三点,解决北京户口问题其实不是央企故意不给你户口,而是北京遍地是硕士博士,因此他们招的应届生里面几乎全是硕博,在北京户口指标低于应届生招聘人数的时候,只能通过排队获得,第一是博士,第二硕士,可能到了硕士北京户口指标就用完了,因此一般央企很少招本科生,招到的优秀本科生也一般不会解决户口。因此你需要考量北京户口是否对于自己是刚需的问题,我身边很对本科生进入央企也是没有户口的,但是他们不在乎户口,可以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变得灵活起来,不至于过几年因为某些原因跳槽到外地户口还要跟着变动,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京的房价太高,买不起房的话北京户口其实没有什么用处。
总结总结以上三点,央企作为本科生的你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给你带来的优势是私企不能比的,希望我的经验和回答能够帮到你,谢谢。
事业单位考试与国考的区别有哪些?
拨云见日方知晴,在考试大军队伍中,经常会遇到有考生问:“老师,事业单位和国考是不是一样啊”、“老师,我是不是准备了国考就不用准备事业单位了”、“老师,国考和事业单位有没有区别啊”……诸如此类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考生,今天,中公教育就带领你拨开云雾,走向“明”天。
一、试卷材料方面
从材料各方面来说事业单位与国考有相同点也存在区别,相较而言国考更难一点,比如18年宁远事业单位考察的主题为社会文明、18年湘潭事业单位主题为教育减负、17年宁远事业单位主题为社会焦虑,偶尔会涉及哲理故事,基本隶属与“社会+文化”范畴,尤其喜欢考察“民生”话题。而国考中更为广泛,比如18年想象力为“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为“社会”,17年以水为师为“生态+社会”,16年好政策滋养理性与德性为“政治+社会”,往往考察的领域较为广泛,那么也就意味着各位考生复习上各自应该有所侧重。
二、作答要求方面
从命题人对于作答要求方面进行剖析,发现事业单位和国考考察题型上会各自有所侧重,事业单位倾向于“概括+对策+贯彻+写作”,而国考中比较喜欢考察“概括+分析+贯彻+作文”的搭配方式,其中国考中比较难的题型综合分析在事业单位中基本不会出现,且广大考生在作答时国考所要求写的字数也明显偏多。
三、文章写作方面
看完感染者的流调?
最大的感触就是大多数北京非土著生活的太累了。简直就是一个鲜活的马不停蹄赚钱养家苟延残喘久居京都大不易的典型样本!
因为新冠疫情的高传染性特征,让流行病学调查进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因为天网系统、监控技术和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流行病学调查变得更加精准可循。这次北京疫情感染者的生活行动轨迹调查,其实也是歪打正着,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北漂中年日常生活的艰辛。
中年人的生活不易,但是并非所有的中年人,都应该如此。有人说在北京打拼的中年人自来如此,可是自来如此,就对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大城市生活的中年人毕竟是少数。如果看看一个普通的生活在十八线小城市的中年人的生活日常,可能就是这样的:早上7点左右起床,在家吃早饭或者出门在上班路上早点摊吃早饭3-5元,八点左右到达工作单位,中午回家吃饭或者在单位(食堂)附近小饭馆吃顿饭7-15元,晚上六点左右回家吃饭,饭后散步遛弯,辅导孩子作业,有空再看看书追追剧,10点上床老婆孩子热炕头,11点左右进入梦乡。
一天算下来在路上和吃饭的时间,加起来不过1-2个小时而已。除此之外的时间,除了工作就是家庭,娱乐,休闲。
这样的生活日常,对于北京的中年北漂,是不是很羡慕?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他们都可以过这样的生活,无非是把自己“在大城市功成名就”的欲望再降低一点,把生活的系袢再割舍一些,回到自己的老家或者更加宜居的城市去生活,此心安处是吾乡,就是这么简单,未必非要“衣锦还乡”。
我曾经在北京近郊的河北某县部队工作生活十几年,经常去北京出差或者走亲访友,十几年前,我就觉得北京这个城市是一个对外地人缺乏人情味的地方,不论它是不是政治文化中心,有故宫长城王府井大街,这个地方只适合短期游览,不适合外地人定居。
十几年过去了,北京在这一点上,看来还是老样子。
19年北京个人缴纳社保分几档?
成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按照上一年当地的平均工资计算,可以分为四档,灵活就业人员选择其中一档缴费基数,再按照缴费比例缴费即可。一档:社保平均工资40%;二档:社保平均工资60%;三档:社保平均工资80%;四档:社保平均工资100%;2017年度成都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市平工资”)为65098元,个体参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2018年6月起为:40%档477.6元/月,60%档716.4元/月,80%档955元/月,100%档1193.8元/月。扩展资料:据了解,参保人员可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愿在成都高新区各街道社保经办点办理今年1月至5月的缴费同档次补差;另外,基本医疗保险也将从6月起由388.46元/月调整为412.30元/月。成都市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延长至2019年4月30日。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至19%;工伤保险缴费比例下调30%(按实际费率x70%征收);失业保险总费率在2015年已降低1个百分点基础上阶段性降至1%,其中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从1.5%降至0.6%,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从0.5%降至0.4%。参考资料来源: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8年度社会保险经办业务使用上一年度省市职工平均工资有关问题的通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