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计入什么会计科目,残保金入什么科目?
残疾人保障金通常情况下都是计入管理费用,残疾人保障金提取时,借记“管理费用-残保金”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残保金”科目;实际上缴时借记“其他应付款-残保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残保金怎么记账?
残保金会计做账具体账务处理方法:
(一)计提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缴纳
借:应交税费——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若因迟缴而加收滞纳金,计入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三)减免记账处理
1、若因安置残疾人就业满足安置月数而获得全部减免,可以不必计提;
2、若因政策优惠或安置残疾人就业但未满足安置比例,则部分减免,可以仅就减免后实际应缴金额计提。
3、若希望账面反映减免金额,也可以先行计提,然后原分录冲回。
借:应交税费——应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贷:管理费用
残保金计入什么科目?
两种帐务处理方法:
1、如果不采取提取方法,缴纳时,直接作凭证:
借:管理费用--残保金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如果提取的话:
(1)提取时借:管理费用--残保金贷:其他应付款--残保金(2)上交时借:其他应付款--残保金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单位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 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按其差额人数全额征收保障金;差额不足一人的,按差额比例计算缴纳。用人单位安排一名盲人按2人计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应缴纳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1.6%-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在职职工总数,按用人单位年平均职工人数核定,也可参照人事、劳动、统计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人数核定。
残保金会计如何分录?
一、如果不采取提取方法,缴纳时,直接作凭证:
借:管理费用--残保金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二、如果提取的话: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残保金;
贷:其他应付款--残保金
上交时
借:其他应付款--残保金;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可以按规定计算出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借记“管理费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贷记“其他应交款──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或“其他应付款──应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
实际上交时,借记“其他应交款──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或“其他应付款──应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根据《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
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
扩展资料:
保障金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支持方向包括:
(一)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和职业康复支出。
(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组织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含展能活动)支出。补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所需设施社保购置、改造和支持性服务费用、补贴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和运行费用。
(三)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经营场所租赁、启动资金、设施设备购置补贴和小额贷款贴息、各种形式就业残疾人的社会保险缴费补贴和用人单位岗位补贴。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手工业及其他形式生产劳动。
(四)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以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
(五)对从事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收入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的救济补贴。
(六)经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批准用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和保障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生活等其他支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