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投利润分配会计分录,对方公司实收资本和净利润我我怎么处理?
简单举例: 比如合并时对方报表上只有: 银行存款 1000 应付账款500 (都是公允价值)实收资本 200 未分配利润300 你们投了2000买的那家公司(买贵了)。
借:银行存款 1000 商誉 1500 贷:应付账款 500 银行存款 2000 如果投了400买的(买便宜了)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付账款 500 银行存款 400 营业外收入 100 对方的账没有了。全部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允价值并入到你们的账里。
你们出的买价和对方“资产-负债”的差额是你要计入的商誉或者是当期损益。
你们的账务跟对方的未分配利润和实收资本没啥关系。
一个职业炒股混得还可以的人一般年收益率是多少?
2015年12月29日晚更新:争议人物 跟我走吧14。问题很有意思,不过没有统计数据就谈这个,肯定是耍流氓。这里我尝试用一个比较直观的角度来分析,什么样的业绩可以分别战胜99.99%、90%、70%的人。雪球网有一个功能叫投资组合,你可以自己筛选一个股票池,并进行长期管理。组合的调仓是和真实交易价格同步的,停牌和涨跌停的股票无法买卖。由于雪球组合的样本数量已经不小,所以从统计学上有一定可参考性,其中反映的投资回报率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具体的某一种回报率大概处在股民中的哪种水平。首先,什么样的回报率可以战胜99.99%的人?雪球组合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年回报率有4.6倍,就可以战胜99.99%的人。接着看:
如果你的年回报率有36%,就可以战90%的人。
如果你的回报率有7%,就可以战胜70%的人。当然,由于组合和真实投资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所以这些结果并不是完全精确的,仅供参考。那么,如果这一年只持有现金,结果又会如何呢?不妨先猜一下……嗯......嗯....嗯..嗯!
答案是,如果过去一年你不炒股,你就已经战胜了差不多60%的人。(不炒股的朋友,掌声在哪里?)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年当中,仍然有大约60%的人是亏钱的(更别提雪球组合并未扣除印花税和佣金的费用)怎么样,是不是和你心目中鸡犬升天的场景有些出入?要记住,被市场消灭的人可不会在外面到处宣扬他有多惨,但赚了钱的人可就很有可能到处吹嘘他的业绩了,这就叫survivorship bias :)我这里必须再次强调,以雪球组合作为观察指标有诸多的限制,我也从没有说过这个指标是十分合理或者完美无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雪球组合时间最长的也不到一年半,运行周期显然远远不够长。2、样本数量和股民总数相比太小。3、组合并非真金白银的账户,操作上与实际账户操作的频率和心态会不一样。如无效组合较多(睡眠组合、废弃组合等,而在实际账户中,一般都会出现止损等操作。)这个答案还没写完,我突然有点事情要出去= = 如果有兴趣就点个赞,想看人多的话我就继续写。由于我最近比较忙,所以不可能一次性写很多,但此答案基本每晚8点以后都会更新。目前的提纲是:1、扒皮某些雪球大V的陈年丑事。2、应要求评价某些雪球大V,不保证客观。(①温文尔雅,稳中求胜——小小辛巴②价值洼地猎手——路过十八次③争议人物跟我走吧14)3、我个人了解的,确实非常牛的几个雪球大V(待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12月14日晚19点:由于明显想看八卦的人更多,在下就先讲几段往事给各位看官。截止到今天,雪球上粉丝最多的前十位大V分别是:1、小小辛巴 粉丝495730人
2、zangyn 粉丝408928人
3、梁宏 粉丝368225人
4、跟我走吧14 粉丝337014人
5、东博老股民 粉丝251169人
6、云蒙 粉丝250362人
7、唐史主任司马迁 粉丝225329人
8、价值at风险 粉丝215794人
9、投星资产 粉丝195014人
10、释老毛 粉丝185846人
我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位zangyn同学。
首先,我们还是打开雪球组合,再筛选一下历史收益从高到低的排名:
第一名的zangyn建立此组合的时间是2014年11月25日,也就是说一年33倍!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且慢!不少的雪球老用户(包括评论区里面的一些同学),都知道当初雪球组合有一个漏洞,那就是:
当你点击调仓的时候,买入价格就会锁定在你点击的那瞬间。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点击调仓,但先不操作,如果股票出现了大涨或者大跌,再相应操作。这样的价格,仍然保持在当初打开页面时的价格。
我知道我的语文不够好,那我就举个栗子吧:
zangyn在9点40分点击了调仓,打算买入“西阿阿胶"= =,此时价格为20块,。但是zangyn还没动,只是保持了调仓的页面不关闭。10点,西阿阿胶突然拉升到21.8,zangyn眼珠一动,在雪球组合中全仓杀入西阿阿胶,这个时候他的组合成交价格仍然是20块,但目前的市场价格却是21.8。也就是说,zangyn已经获取了9%的组合收益,深藏功与名。
应该说,当时不止一个人发现了这个漏洞,但是zangyn是唯一迅速行动,并且很快将雪球组合的收益率刷到500%以上的大V,他也因此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当然啦,这个漏洞很快被堵上了,所以之后的雪球新用户并不知道这些往事,仍然视其为大神。然而像我这样的老用户……呵呵哒。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扒皮的正戏才刚要开始……
zangyn特别喜欢吹嘘自己的Z式抄底法,号称“量化恐慌、德式精细、独步雪球、别无二家”。他也经常在网上晒出实时的交割单,显示自己基本上总能抄在最低点或者最低点附近,因而也获得了Z神的美称。然而……Z神的贴图里永远没有成交数量。
不过,zangyn一直号称自己的资金量是八位数往上,随便一个抄底就是百万级别。
这些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不知道新股民们如何看待这些交割单,不过作为一个在二级市场里浸淫了近10年的人,我早就看过了无数的博人眼球的小伎俩。比如:
只要两块钱,成为亿万富翁,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不是梦!
所以尽管我对人一贯都是无罪推定的,但我对zangyn这种掐头去尾的晒单行为并不感冒。
不过有一天,zangyn可能是被脑残粉们捧昏了头,居然跑到雪球兵器谱排名第三的梁宏发的帖子下面不断调侃他,最终惹怒了这位长得像韩红的男大V。
愤怒的韩红,哦不,是梁宏使出了大绝招——
他按照zangyn所晒交割单上的时间,详细地查询了对应时间点、对应股票的具体成交数量。
(当然,这个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比如筛选掉成交量过大的或是同一秒内成交笔数过多的股票,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
Z神贴单记录1:
梁宏经过查找后得出下图:
可以看到13:24:33秒 23.91成交了好多笔,最多一笔25手,最小一笔1手买入成交是红字,主动打单的,肯定是一笔。所以可以知道Z神买入大智慧可能最多也就是5万多市值,最小就是2400市值,100股。
Z神贴单记录2:
梁宏经过查找后得出下图:
买入成交红字,一笔成交
可以看到10:38:10 价格50的成交4笔,最大20手,最小1手。
可以看到Z神最多10万买入,最小5000元买入。
剩下的例子还有很多笔,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意思到了就行了。
也就是说,独步武林的Z式抄底法,
可歌可泣的量化恐慌+德式精细,经常抄到的货……总价值撑死几万块钱。
就算每次抄底赚10%(实际上以3%-5%居多),获利也就是几千块钱....
说好的百万级别呢?呜呜……
2015年12月15日更新:有很多人直接点出了名字要我扒皮,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是骗子啊...第一个被问的是小小辛巴,那我就评价一下这位雪球人气之王。小小辛巴在网上应该说成名已久,其最为称道的就是五档买入法和文笔好(真不是黑= =)。也许某些新手会问,五档买入法是什么?
五档买入法是指对某只个股进行充分研究,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大致估算好底价区间,然后设定好五档逢低买入区间(应有一定的价格宽度,间隔10%左右),这五档相当于一个层层设防的大网兜,层层向下买入,股价下跌总有穷尽(指大部分股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只要五档设置得合理,多半会在五个档区内形成底部。
应该说,小小辛巴的风格可以用“稳进”来形容。如果不理解这个词,只以收益率论英雄,那么,小小辛巴的确不适合你。他的雪球组合基本反映了其实盘的思路,目前的收益率是这样的:
“宁静致远,不疾而速。”说明这种稳进也是小小辛巴主动追求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主要得益于其交易体系。很多人会觉得五档买入法算不得什么体系,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留有很大回旋余地的交易方法,基本上永远留有一定的现金。并且,小小辛巴的确有一定的公司分析能力,再加之持仓的分散化(不同股票、不同行业),可以说这种方法是赢得慢,但死不了的一种方法。你可以抨击他收益率不高,你可以说他分析公司的能力并不是十分出类拔萃,但我认为,小小辛巴最为可贵的是他在大部分时间里能够保持理性,坚持这种“五档买入+筛选公司+行业分散”的交易方式。而只有在这个市场里呆得足够久的人,才能意识到理性和“死不了”是多么地可贵。不过,说完了优点,就该说缺点了。我认为小小辛巴对具体公司的分析并没有许多粉丝吹捧的那么功力深厚。他的股票分析文章,的确文辞优美,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即使对股票毫无了解的人也可以看得明白。并且,他往往会从股市历史、行业本身特点、公司有关信息、背景知识介绍、相关财务数据甚至K线图、筹码分布等很多很多方面进行剖析。例如以下这篇: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56(安琪酵母)可能我这么说有点狂妄,但我觉得这样子分析公司,有点像《笑傲江湖》里丹青生的武功路数。任我行在梅庄的地下监狱里是这么点评丹青生的武功的:
要知临敌过招,那是生死系于一线的大事,全力相搏,尚恐不胜,哪里还有闲情逸致,讲究甚么钟王碑帖?
小小辛巴是我的老乡,我和他之间也有共同的朋友,知道他的一些事情,对他印象不错。并且我也敬重他在粉丝这么多的情况下仍然能不作恶的品德,所以我接下来这句话可能不太好听,但用意是友善的:如果他把遣词造句的时间省下来,再把分析与公司经营无关的方面的时间省下来,那他对公司的分析完全可以更透彻深入。我认为要真正看懂一个企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基础研究,并且在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面,还需要不断吸收有关的行业新闻和知识。即使这样,也才不过仅仅形成了初步的系统性判断。试问如果这里也摸一下,那里也碰两把,还会有多少时间能用在真正分析公司的价值上呢?也许他这样分析的初衷,是通过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来降低自己“看走眼”的风险。但分析公司其实和武功一样,真正看到了要害的地方,精研一招也足以致命,完全不需要有那么多的花架子。至于小小辛巴卖书的事情,我觉得肯定有人要黑,我索性也表个态。认为他靠卖书赚钱的人,在我看来未免太井底之蛙,那点书钱才多少?再说了,像小小辛巴这么用心写一篇文章的人,东西有人愿意花钱看,这本身带来的心理快感绝对要超出那点钱带来的快感。我想,不创作的人大概是不会理解这种心理的。2015-12-17 19:30更新:我知道有不少人看这个帖子,也是希望能看看哪些雪球大V值得关注。晚上就说说一个我认为实力还不错的大V: 路过十八次。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路过十八次,我会说他是一个极其擅长于挖掘炒作逻辑,并且通过估值对比的方式来寻找相对洼地的博弈者。纯正的价值投资者在牛市到来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无所事事,因为牛市很少会有低估的标的。这也意味着牛市其实就是价值投资兑现利润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主动作为的空间。路过十八次的方法,我给他取个名字,可以叫做“相对价值投资”或者叫“市值成长投资”。在最火热的题材中,他能梳理出某家不太热门的公司其较为清晰的未来业务架构,并通过分析并购预期、业绩承诺等方式,预估出未来几年的业绩水平大概能处在什么位置,再和当前同行业的公司估值进行对比,寻找到市值成长的空间。我举个例子:假设目前X板块的炒作如火如荼,平均估值达到80-90PE。路过十八次往往就能寻找到一个业务性质符合该板块、炒作逻辑明确、估值相对未来业绩显著低于同行业的公司。他的风格就是,如饥似渴地在最狂热的地方寻找到相对最便宜的货物,并在未来伺机卖给更加狂热的人。所以尽管他也研究公司的业务发展空间和未来赢利点,但我并不认为他是那种会和公司一同成长的投资者。(这句话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只是客观描述)而由于他的投资逻辑是基于市值的相对低估,因此,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于小市值个股的偏好。因为从估值博弈来看,大市值股票里的股东数量较多,博弈预期相对较难达成一致。而小盘股中的博弈,往往会因为参与的人相对更少而容易协调预期,资金更容易获得趋同性。但是,我个人并不经常参与这样的估值博弈。(我不参与并不代表不好,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能力也不一样,有人可以上刀山下火海毫发无损,我可能从二楼跳下去就骨折了。)因为市值预期是一个以市场情绪为支点的估值方法,变化可以极其迅猛。牛市可以宽容地为成长股给出上百甚至数百的PE,但到了熊市,情绪转变会从极度乐观转向极度悲观,这时候,这样的股票可能跌得裤子都不剩。就像恒生电子在5000点的时候股价一度接近200,股灾到来之后,几个月就跌到了35。而即使是在35的时候,它的PE也仍然还有50。(当然我个人认为恒生电子是个低估的好公司,买它也不能看PE,毕竟细细分析这个公司,就能发现它处在跑马圈地的过程,还远未到追求盈利的时候。我这里只是随意举个高估值随情绪被痛杀的例子)他在最近的一次发言里也谈到了这一点:
市值比值并不是无敌的尚方宝剑,受制于市场整体估值变化。且如果是情绪溢价上的估值,往往可能超预期或者大幅低于预期,我们也不是没有吃过这样的亏。请各位不要过于盲信或者一成不变看我早期限于当时比价下的估值,估值是一个范畴,是一个波动状态,这个来源整体市场的状态以及个股的业务进展,市场资金的偏好等等。
写得有点粗糙,但是大意表达出来了,有时间再增补,晚上就写这些,要忙正事去了。
2015-12-29 19:17更新:
提起跟我走吧14,很多人想到的是三个字“大局观”,因为这是他无时不刻用来形容自己的词。如果撇开他那受害妄想、易怒暴躁、爱好吹嘘的性格,其实这个评价并不能算过分。
一句话:跟我走吧14,是一个为创业板牛市而生的奇才,是一个深谙市场炒作逻辑的高手,也是一个风控的小学生。
2014年底,意识到牛市要来的人并不在少数。就连我也可以不脸红地说,以我这样很普通的水准,也比较清晰地看到了牛市要来的信号,并且用真金白银进行了投票。但我并没有很快地作出最佳的选择,因为我那时候的兵器库里仍然最倾向于非常传统的价值投资模式,也就是以低估值为第一道筛选关,再进一步寻找价格低于价值的优质公司。(不想再回顾了,今年是我第一次背叛自己的投资原则,结果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所以人啊用什么方法去做投资都行,但一定要按自己真正理解的方法做……)
但跟我走吧14是怎么做的呢?他迅速买入了同花顺、东方财富、国金证券等股票,虽然他具体在上面赚了多少钱有待考证(我印象里他自己说的是最高盈利5000多万),但即使是最厌恶他的人也不能否认,他是最早的一批互联网金融死多头。
他很早就公开地讲过自己的逻辑,但当时没有多少人理解,他是这么说的(大意,非原文):“互联网金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牛市来了以后,券商的业绩将大幅度上涨,但却没看到未来的重点在于入口。具有入口的新型券商将涨得令人窒息,至于券商牌照,一个简单的收购就能够解决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简直就像严格排列好的剧本:互联网金融概念成为2015年最狂热的题材,之后牛市又引爆了全体股民的狂热,券商的盈利鸡犬升天,东方财富、同花顺等股票在市值飙涨之后轻松地收购了小型券商获得牌照……
当然,一次成功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投资方法有效,而这只是跟我走吧的封神之战。他在之前的熊市里展示出来的牛股挖掘能力,我已经见识了很多次,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关注者不到一千的普通ID。(这里要感谢GT周的推荐)
跟我走吧14的最牛逼之处,在于他能抛弃传统的估值方法,将二级市场的炒作和企业本身的经营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能感知未来两三个月发生的事,你赚个两三倍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你能感知一年以后的事,十倍股信手拈来。”他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未来的哪些事件将成为某一次炒作的关键催化因素,并极为精确地算出二级市场的炒作时间,这也导致常常有人怀疑他有内幕消息。但我个人倾向于他没有。原因也很简单,他虽然狂,但是不傻。假如真有内幕消息,就绝对不会如此高调。尽管跟我走吧14讲起股票来似乎都是天马行空,似乎有了所谓的“大局观”就有了一切,但他的拥趸们更应该学习的,是他没有对外表露的那种惊人的专注。他对所重仓的企业,已经到了事无巨细都了如指掌的地步。
但是跟我走吧14最致命的问题,也是我对于迷信他的股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他在风控方面完全是个小学生。他在股市遭遇的第一次滑铁卢,是他在08年的时候,不顾当时老婆的反对将家里的五十万存款取出杀入股市,甚至连他爷爷留下的一套小房子都卖掉,总共投入150万,最后亏到剩28万的时候认输割肉,他的第一任老婆也因此跟他离婚。这个事情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他赌性很重。第二:他缺乏最基本的风控能力。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08年的事情,人都是会进步的。但至少在今年的股灾中,我还没看到他风控能力有任何提升。跟我走吧14从5000多点下来,除了减持了一部分乐视,基本上大部队都硬是一路没有减仓(他之前的超高收益也得益于几乎没有减持),结果出现了极为惨烈的回撤。坦白说,这样的表现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根本不合格,至少说明他的交易系统有着致命的缺陷。即使他在9月份之后又凭借创业板的一波反弹回血不少,但他在7、8月份的时候明显也跌昏了头,面对不停询问、试图追寻精神寄托的微博粉丝也只能说一句:“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啦,我从高点跌下来亏了几千万。”这和当时坚称创业板必上万点的豪气可谓判若两人。
如今跟我走吧14造成的最大危险,和当初牛市顶点附近雪球的氛围如出一辙,那就是他在粉丝中营造了一种类似邪教的氛围。他在全国各地,所到之处粉丝无不趋之若鹜:要请他吃饭、替他订最好的酒店、给他办见面会、赠送各种昂贵的礼物……我很难断定这种现状是否是他有意为之,但毫无疑问他乐在其中。
不得不感叹一句,如今中国散户的平均投资水平确实还非常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推荐某只股票,也不管他是在什么价位推荐的,只要知道了“跟叔买了”,就疯狂地满仓杀入,甚至高杠杆相搏。然而,跟我走吧14是不使用杠杆的(我记得是这样,如果有错可以纠正我),对于买入的标的,也都经过逻辑上的思考。但他的不少跟随者在无脑跟票又赚钱之后,就误认为赚钱很容易。曾经在雪球上出现过一波,现在在微博又出现了一波。对此,我只能不善良地说一句:“雪球上那波无脑满仓高杠杆跟票的人,现在坟头草都老高了。”
跟我走吧14的狂傲,是一种自负和自卑的产物,他曾经濒临破产过,曾经得过抑郁症,曾经在最困难的时候遭遇离婚,再加上天生性格里的那种乖张,才会有了这一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争议事件。而跟我走吧14的辉煌,在于他的长处比起他的短处又强得太多。但盲目跟随他的人,有几个有他这样的眼光?有几个能够像他成本那样低?学他的狂傲,够格么?
投资者啊,最忌讳的就是没有牛人的命,还得了牛人的病。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有人能够学到他思考炒作逻辑的方法,又有比较完善的交易体系,那也完全有可能在长期回报中战胜他。
对于跟我走吧14,我知道我无论如何评价,都会有人愤愤不平。讨厌他的会觉得我把一个胡吹大气的人捧得像神,喜欢他的会觉得我在贬低他的水准。然而他的一路封神、巨大回撤和出走雪球我可以说是一步一步见证的。我想,一个人究竟水平如何,听他说准了几次是不够的,看他跌了几次跟头也是不够的,只有长期听其言、观其行,才是理性评价的基础。不过我也要承认,对他的投资方法,我只是知道是怎么回事(知其然),但对根本的逻辑却没有办法透彻理解(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想要了解他的“术”,还是去找找别人整理的他的文集吧。
—————————————————————
ps: 如果哪里解释不够明白,可以追问,尽力解答每个问题
8-5
一家公司要收购自己51?
51%的股权被别人收购了,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绝对控制了。80%的收购完成以后,都是“放养”,很少企业收购以后,完全是被“圈养”起来。
绝对控制,通俗点说,无论大事小事,一个人说了算。而“控制”,是指对法律规定的一般事项,一个人说了算。另外,还有一个“共同控制”,就是必须由双方共同讨论,决策一致,才说了算。
多数上市公司或有钱的主收购你51%的股权,目的是收购完成以后,达到了控制的基本要求,将被收购企业的财务报表纳入收购企业的财务报表。而且这个并表,并不是如大家臆想的那样,按照其持股比例,将其享受的收益并表。而是将公司的所有资产、负债、利润表的各项目并表。持股51%能达到翻倍的效果,正因为如此,不懂财会的,看到这样的报表,很容易产生一种误解。
被金主拿走了51%的股份,并不意味着你就被净身出户了。通常情况下,原股东需要与被收购方签订对赌协议,赌三年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
公司具体的业务还是的由你来负责,只是对外披露的法定代表人变成收购方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上需要在同一个服务器启用统一的帐套进行会计核算。另外日常审批流程管理上,多了一层收购方的监管。
购买51%的股份就想绝对控制,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收购定价的时候,一般都会保底溢价五倍以上。再购买1%的股份就需要相应的投入5%的支出。
中途入股如何计算分红?
如果公司股份有流动性,比如上市(主板、三板、新三板、新四板或者境外上市都算)以及临时转让,分红一般按照一个时间点来计算,这个时间点叫做“股权登记日”,在这个时间点拥有股票的人,都可以享受到红利,哪怕你在股权登记日的隔日把股份转让了都可以享受,而在股权登记日之后买入或受赠股份的,都不享受本次分红。
股权登记日的时间,一般都是上一次红利分配方案的股东大会上定的(会前就提案,会上表决),可能小公司没有这么繁复的流程,但大体上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可能看上去有些形式主义,但确实从法律程序上保障了小股东利益。
你见过最无耻的人?
小侯与小姚相恋11年,为供他吃,供他住,供他投资创业,前后总共花了165000元。可没想到小姚最终瞒着她和另一个女人结了婚,不仅抛弃了对她的感情,还对欠下的钱一分不还。小侯痛不欲生,观众怒骂:怎么有这样无耻的人!
小侯是一个小学教师,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和男友小姚相恋了11年,甚至在小姚被判刑期间还四处为她求情,导致父亲去世也没有看到最后一眼,成为她终身的遗憾。
可小姚却是个花心的男人,住小侯的房子,用小侯的钱,在外还欠下风流债,都靠小侯花钱去挡,前后总共用去小侯165000元,可最后小姚瞒着她和另一个女人领证结婚了。
为此小侯心有不甘,她拿着和小姚在一起的很多资料到处散发。还到小姚现在的岳父的单位闹事。尽管做了这么多过激行动,但依旧无力回天,还被小姚的家人大骂一顿。
小侯越想越气,这些钱里不光有她的钱,还有她借家里人的钱。原本家里就反对她和小姚在一起,现在感情已经被骗,如果连钱都还不上,她在家里就无容身之地。
没有办法,她只能到当地电视台,请电视台的专家帮她来追回这笔款子。
小姚:她把我关在屋里两天两夜不许出门!律师:你这是在撒谎。在电视台的调解现场,小侯,小姚,小姚的妻子小徐都到了现场,电视台除一名主持人之外,还请了情感导师和律师等三位嘉宾共同参与调解。
小侯告诉在场的所有人:小姚在没有和她分手的情况下,瞒着她与另外一个女人(小徐)结了婚,并且对方还有了4个月的身孕。
不仅如此,虽然小姚已经登记结婚,但是依旧很长一段时间和她保持着联系,并且还会在她家里过夜。
面对这个情况,主持人问小姚的妻子小徐:
“你丈夫到前女友家里去过夜,而且还游离于你们两个女人之间,你不觉得心里难受吗?”
让所有人吃惊的是,小徐对于丈夫的行为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理解。她说:
“我知道她们十几年的感情没有断干净,所以我给她们时间慢慢处理。做不成夫妻可以做朋友,都是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但小姚却说,她之所以会回去找小侯是想把事情说清楚,能够好合好散。而在那里过夜,完全是因为小侯对自己的胁迫。
小姚说:“她把我关在屋里两天两夜不许出门。她出去买饭,我打开门看外面没人,再从6楼偷偷下去,就是这样逃跑的。”
律师马上打断她的话说道:“你说小侯出去的时候,你是可以开门出去的?”
小姚说:“对,她把门带上了,没有锁。”
律师驳斥道:“一个想拘禁你的人为什么会不锁门呢?你这是在撒谎。”
律师的驳斥把小姚说得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小姚:她的怀孕是一个圈套!一个阴谋!情感导师:你睁着眼睛说瞎话!小姚的胁迫之说很难成立,但场上的所有人都很奇怪,为什么小侯还要缠着这个男人,毕竟小姚和小徐已经登记结婚成为了合法夫妻,小侯再心有不甘也要认清现实。
情感导师就问小侯:“你不是今天才知道她在外边有别的人,也欺骗过你,你为什么不早点放她走,或者你离开她,还要去找她呢?”
听了情感导师的问话,小侯情绪激动起来,说:“我之所以又去找她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发现我怀孕了。”
主持人问:“你现在怀孕几个月了?”
小侯回答:“已经2个月了。”说完,还把医院的孕检单子交给主持人和在场的嘉宾。
小侯的话让现场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按照时间推算,小姚的妻子小徐怀孕4个月,那就是说小侯肚子里的孩子应该是在小姚和小徐登记结婚后,并且是在小徐怀孕后怀上。
这个时候,小姚不等任何人来问就说道:“出现这个事,我必须马上解释。”
经主持人同意,小姚说:“就是闹分手的时候,她说我要怀了你的孩子,你就能离开她和我在一起吗?我说我们俩不可能有孩子,不可能有将来。如果现在她真的怀孕的话,那只能说她给我设了个圈套。”
然后,小姚挥动手臂声嘶力竭的喊道:“她的怀孕是一个圈套!一个阴谋!就是想拴住我的一个阴谋!”
等小姚发泄完情绪,主持人问她:“这个孩子是你的吗?”
小姚说:“我不知道是我的不是我的。”
主持人又说:“其实你刚才已经默认你们两个人有关系。”
小姚说“没有,我们很久没有关系了。”
情感导师立即反驳道:“不对,你的话有逻辑问题。你刚说她为你设立了一个圈套。她想用孩子拴住你。所以这个圈套里面就是这个孩子。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是你们两个人的。”
小姚解释道:“这全是她一个环一个环套下来的。”
旁边的小侯冷笑着说:“我设圈套是为了让你骗我的钱,然后跟别的女人结婚去吗?”
另一个情感专家问:“姚先生,如果小侯想用孩子做要挟,让你离不开她,你不同意的话,你可以拒绝,她无法强迫你,我这个理解对不对?”
小姚说:“你这样理解对。”
情感专家接着说:“你这么说就等于你也认同你和她之间确实保持着关系,所以才会有她怀孕的这个事实。”
这时律师律师插进来说:“最关键的是小侯还不知道她已经结婚。”
小姚立即反驳道:“她知道。”
律师说:“她知道了还坚持要跟你发生关系,用孩子套住你,你为什么还要成全她呢?她当时给你灌了迷魂药吗?你是个负责的男人吗?”
小姚一时手足无措,连忙解释道:“她把我关在房间里两天三夜不出门。”
旁边情感导师大声说:“就是她把你关一个月,你也可以不配合她做这种事情!”
小姚又一次挥舞着双臂歇斯底里的喊道:“你们可以从道德上谴责我,可以来骂我不应该这样对一个女人,但是我为什么这样做呢?其实我也很可怜她,没有恨过她。”
“不对!”情感导师说:“是你在配合她,两情相悦的情况下有了孩子。你还说这是她给你设了一个套,把这个屎盆子一头浇向了她,你根本就不是个男人!”
调解进行到这里,现场的观众和嘉宾都对小姚的态度和做法表示出了不满,一位大姐谴责道:
“人家的青春没有了,都叫你糟蹋了,你明白不?不要说你给人家赔个礼,你就算给人家下跪也弥补不了!”
拖着怀孕4个月的身体,一直坐在小姚身边支持着丈夫的妻子小徐此时也起身离场。
连态度温和的主持人都忍不住怒斥她:“你不觉得你说这些话伤害了两个女人吗?你不觉得你自己做的真的是太过分了吗?你不要这么自私,你有什么理由在这儿唧唧歪歪啊!”
小姚:她逼迫我写借条,两年里胁迫我有八次,十次。律师:这个话本身就不靠谱!面对谴责,小姚不但没有感到一丝羞愧,反而振振有词为自己开脱,小侯知道调解到这里两个人的缘分已尽。感情不可能再挽回,就提出了165000元的事。
这笔钱包含了小侯11年来用在小姚身上吃穿用住的费用,还有让小姚投资创业的费用,甚至还有一笔是处理外边欠下风流债的。
主持人问小侯,这165,000不是一笔小钱,都是你自己拿出来的吗?小侯说,这里面有我的也有家里的,其中我姐姐就借了6万。
小姚一听就大声反驳道:“不对!没有这笔钱,我要你们立马拨通她姐姐的电话验证。”
主持人按小姚的要求,当场拨打了小侯姐姐的电话,小侯姐姐在电话里明确告知她分两次借给小侯6万块钱,用来给小侯对象小姚投资使用的。
可等主持人挂断了电话,小姚马上说:“这个事情,她姐姐在撒谎。”
嘉宾们又一次被小姚气晕了,这是按他的要求当场打的电话,当场得到的验证。可小姚就是否认他没有借过这么多钱,只说收了小侯姐姐6000块钱。
但律师明确告诉小姚,从法律上来讲,刚才当场打的电话,对方说出了借的这些钱,再加上这些欠条,举证责任已经完成了。
小姚一看形势对自己很不利,又说道,这些欠条是在小侯的胁迫下写的。
对此律师提出了质疑,如果按小姚说的不是借款,而是小侯要的所谓青春损失费,那么写一次就够了,无需一两年写这么多张。
小姚说“这两年来小侯胁迫她5次写下了欠条,这些欠条有的是重复的,有的是作废的,不能作数。”
律师笑着问他:“你说你被这个女人至少胁迫过5次,太可悲了吧?”
小姚翻了翻帽子,比划着手势委屈地说“有8次、10次!”
律师冷冷地说:“我非常坦诚地告诉你,一个人假设在长达一两年的时间里被人家胁迫过四、五次,这本身就不靠谱。如果按你说的,你为什么要心甘情愿被她胁迫七八次呢?第一次你不懂,第二次你不懂,第三次你还不懂吗?”
律师的问话又一次让小姚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律师:你那叫诚意吗?从16万降到5万,还要一年之后,哪有这样解决问题的?由于小姚多次颠倒黑白,胡搅蛮缠,致使调解几次中断。嘉宾们经过商讨后决定,说服小姚拿出诚意尽快偿还小侯的借款,同时也劝说小侯能够适当地降低还款数量,能够让事情快点解决,一了百了。
小侯同意了嘉宾的建议,将还款降到了10万,这样至少可以还家里的部分,而自己的部分自己再去挣。
然而小姚却只肯拿出5万块作为对小侯的补偿金,而且还款时间至少在一年之内。
律师道:“你那叫诚意吗?从16万降到5万,还要一年之后,哪有这样解决问题的?”
小姚恬不知耻的说:“我现在就没有,拿不出来,你叫我去抢吗?”
情感专家通过小姚的表情,说他在撒谎,但小姚粗鲁地制止了他的说法。面对小姚的耍赖,律师继续忍着性子劝诫他:“作为一个大老爷们,你拿出一点诚意,把这个事彻底了结。”
没想到小姚却说道:“我和她真是像大老爷们的解决问题就好办了。如果我对她一点没有感情的话,我早把她扇出去了!”
小姚言语中透露出来的情绪,让现场的观众和嘉宾十分反感。一直对小姚态度平和的情感导师终于按捺不住大声斥责他:
“你满嘴谎言,同时和几个女人交往,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欺负了这个女人11年,现在一点诚意都没有,你还好意思说出这种话,你不知道可耻吗?”
可惜小姚根本不顾这些,还说他自己很冤,因为感情遭到小侯的逼迫。小侯在一旁冷笑道:
“你利用了我,利用了我的房子,利用了我的钱,娶老婆结婚了,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你还有什么可冤的?”
小姚和她的妻子依然只肯拿出5万块钱,还要一年以后支付,小侯不同意,嘉宾见调解无效,只能建议她们走法律途径。
小姚也说他需要通过法律才能解决这件事情,说完和妻子匆匆离去,只留下小侯孤零零坐在椅子上,泪流满面。
总结:这就是我所见到最无耻的人,通过他的这些话语,我们就能活生生看到他有多么无耻。
无耻的人心里只想着自己,而不想着别人。
无耻的人只觉得自己自己是对的,而不能接受跟他不一样的地方。
无耻的人在为自己的无耻行为辩解时,还会振振有词,巧舌如簧,以为自己受到了冤枉。
无耻的人还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的善意帮助,一心只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蛮横无理,满嘴谎言,不负责任。
这种人根本不值得信赖。如果被这种人做了无赖的事情,在没有办法依靠讲道理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