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能炒股吗?,打算也就玩1500左右?
想用1500元在股市每天赚点零花钱,可不可行?
咱们先来算一算,买卖一只的手续费,现在券商佣金普遍是万分之2.5,但最低5元起,用1500元炒交易买卖一次需要手续费10元,加上印花税千分之一就是1.5元,其他费用忽略不记,一次完整交易,至少需要11.5元。
第一种情况,假设你每天都买到一个涨停板每天都正好买到涨停,如果不考虑双休以外的节假日因素,一个月一般是20个交易日,第一个交易日买进是不能卖出的,那就还有19个交易日,每个交易日都吃涨停板,每次赚150元,扣掉手续费赚138.5元(150-11.5),一个月可以赚2631元,我这里不考虑复利因素,只假设你每次都只用1500元来交易,因为复利的话结果要大得多,但同时复利后本金大了,亏损的时候也更多,因而我只作等额投资的假设。
这个假设是你每天都吃到涨停板,但在全世界的股民中,目前这样的人还没有出现。
第二种情况,交易的胜率达到70%假设在19个交易日里,对的概率为70%,这已经是非常厉害的胜率了。13次赚钱,则盈利为(1500*5%*-11.5)*13=825.5元,6次亏钱,则亏损为(1500*5%+11.5)*6=519元。盈利和亏损相抵的话,可以实现盈利306.5元。
第一种情况,天天都抓到涨停板,我觉得概率不大。第二种情况,如果你的炒股水平很高很高,可以达到70%的胜率的话,一个月下来,可以赚到306.5元,如果零花钱指的是每天吃份油条豆浆,我觉得还是可行的。但是有一个问题,要获得这份零花钱,需要每天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跟踪股市,并且找到准确的买卖点。你需要考虑这种付出值不值得,把这么多精力浪费在股市中,还不如做点别的,可能可以比股市获得无数倍的潜在收益。
当然,如果你是闲着没事做,想体验体验,那也无妨。或者说自己对股市还不是很了解,想先用这笔钱进来练练手,积累积累经验,那也是可以的,毕竟每个人都有一个学习和提升自我的过程。但真的就想用1500块进入股市,想保证每天都赚到一笔零花钱,这个想法不太靠谱。
平均每月赚一万元生活费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炒股前,也是这么想的,没想过赚一万,就希望在外面工作,基本3000元,就满足了。很不幸,这个愿望,在我炒股第一个月就破灭了,而且再也不敢有任何妄想了。所以,你想放10万炒股,每月可以赚一万,是有可能的,这个可能,可能是百万分之一,我10万,丢进去,都不用看股了。股市赚钱的计划真是渺茫啊!幸好我留了一半的资金理财,要不然全军覆没,现在打字的手都会颤抖吧!
一万块可以炒股养家吗?
您好,期货小褚作为从事金融行业十余年的所谓老人,同时作为一名国家理财规划师,多年的理财和投资经验,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理解一下炒股的概念
炒股就是从事股票的买卖活动。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获取利润。股价的涨跌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变化,之所以股价的波动经常出现差异化特征,源于资金的关注情况,他们之间的关系,好比水与船的关系。水溢满则船高,(资金大量涌入则股价涨),水枯竭而船浅(资金大量流出则股价跌)。
其次了解一下股票交易的过程
现在大部分股票都是在证券交易所内买卖,场外交易只是以美国比较完善,其它国家要么没有、要么是处于萌芽阶段,股票交易(场内交易)的主要过程有:
(1)开设帐户,顾客要买卖股票,应首先找经纪人公司开设帐户。
(2)传递指令,开设帐户后,顾客就可以通过他的经纪人买卖股票。每次买卖股票,顾客都要给经纪人公司买卖指令,该公司将顾客指令迅速传递给它在交易所里的经纪人,由经纪人执行。
(3)成交过程,交易所里的经纪人一接到指令,就迅速到买卖这种股票的交易站(在交易厅内,去执行命令。
(4)交割,买卖股票成交后,买主付出现金取得股票,卖主交出股票取得现金。交割手续有的是成交后进行,有的则在一定时间内,如几天至几十天完成,通过清算公司办理。
(5)过户,交割完毕后,新股东应到他持有股票的发行公司办理过户手续,即在该公司股东名册上登记他自己的名字及持有股份数等。完成这个步骤,股票交易即算最终完成。
第三回归本题“一万块可以炒股养家吗?”
一万元可以炒股,但是要想通过炒股养家,很难,相当难!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专职炒股肯定是无法养家糊口的。
看到这里,有的股民就会很不服气。他们认为自己一个月就获利10%甚至20%以上,只要资金够大专职炒股不成问题。
因为从股市的交易制度看,1万元可以参与的交易,理论上股票的收益率最高可以达到20%(从跌停到涨停,目前A股科创板的振幅是最大的,但1万元还达不到开户门槛),当然了即使不涨停,哪怕只上涨3%或者5%,也就是说在交易日收益三五百一天,那么一个月算下来就足够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了。
很多股民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只看了自己炒股成绩比较好的这段时间,而没有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整体炒股业绩上来考虑。炒股不足5年的股民是没有资格说自己水平如何如何好的,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几次牛熊行情。短短的几年你的炒股盈利,极有可能是运气使然。并不能证明你什么。如果你炒股10年了,你的10年收益略盈利,那你的炒股水平也是很一般的,因为10年物价都涨成什么样了?去除物价因素,你实际上是亏损的。这样的成绩怎么能专职炒股养家呢?据我观察,像我这样的炒了20多年的老股民能自己炒股养家的少之又少。如果你炒股20年了,在最近的几年依然没有能在市场头部全身而退,那么你可就真的不适合炒股了。更别说指望炒股养家了。20年的牛熊轮回,你都没有能吸引教训。。。很显然要么你悟性太差,要么你大多数时间都不在股市上而造成你实际上的炒股时间远没有20年那么长。
现在给你10万人民币进入中国股市?
可能
其实股票市场永远是可能上百倍的一个成长,但是你是否能够?坚持到牛市的那一天,我们现在这些人都是比较挣个快钱给予尽力。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反复的事实告诉我们,就是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才能够完成这种。最基本的一个周期,只要是你在周期最低的时候进入,等上五年六年,那么这个周期过来的时候,你就可能成为一个百万富翁。这不是一个梦想,但问题是你是否能够等到十年,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一个职业炒股混得还可以的人一般年收益率是多少?
2015年12月29日晚更新:争议人物 跟我走吧14。问题很有意思,不过没有统计数据就谈这个,肯定是耍流氓。这里我尝试用一个比较直观的角度来分析,什么样的业绩可以分别战胜99.99%、90%、70%的人。雪球网有一个功能叫投资组合,你可以自己筛选一个股票池,并进行长期管理。组合的调仓是和真实交易价格同步的,停牌和涨跌停的股票无法买卖。由于雪球组合的样本数量已经不小,所以从统计学上有一定可参考性,其中反映的投资回报率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具体的某一种回报率大概处在股民中的哪种水平。首先,什么样的回报率可以战胜99.99%的人?雪球组合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年回报率有4.6倍,就可以战胜99.99%的人。接着看:
如果你的年回报率有36%,就可以战90%的人。
如果你的回报率有7%,就可以战胜70%的人。当然,由于组合和真实投资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所以这些结果并不是完全精确的,仅供参考。那么,如果这一年只持有现金,结果又会如何呢?不妨先猜一下……嗯......嗯....嗯..嗯!
答案是,如果过去一年你不炒股,你就已经战胜了差不多60%的人。(不炒股的朋友,掌声在哪里?)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年当中,仍然有大约60%的人是亏钱的(更别提雪球组合并未扣除印花税和佣金的费用)怎么样,是不是和你心目中鸡犬升天的场景有些出入?要记住,被市场消灭的人可不会在外面到处宣扬他有多惨,但赚了钱的人可就很有可能到处吹嘘他的业绩了,这就叫survivorship bias :)我这里必须再次强调,以雪球组合作为观察指标有诸多的限制,我也从没有说过这个指标是十分合理或者完美无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雪球组合时间最长的也不到一年半,运行周期显然远远不够长。2、样本数量和股民总数相比太小。3、组合并非真金白银的账户,操作上与实际账户操作的频率和心态会不一样。如无效组合较多(睡眠组合、废弃组合等,而在实际账户中,一般都会出现止损等操作。)这个答案还没写完,我突然有点事情要出去= = 如果有兴趣就点个赞,想看人多的话我就继续写。由于我最近比较忙,所以不可能一次性写很多,但此答案基本每晚8点以后都会更新。目前的提纲是:1、扒皮某些雪球大V的陈年丑事。2、应要求评价某些雪球大V,不保证客观。(①温文尔雅,稳中求胜——小小辛巴②价值洼地猎手——路过十八次③争议人物跟我走吧14)3、我个人了解的,确实非常牛的几个雪球大V(待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12月14日晚19点:由于明显想看八卦的人更多,在下就先讲几段往事给各位看官。截止到今天,雪球上粉丝最多的前十位大V分别是:1、小小辛巴 粉丝495730人
2、zangyn 粉丝408928人
3、梁宏 粉丝368225人
4、跟我走吧14 粉丝337014人
5、东博老股民 粉丝251169人
6、云蒙 粉丝250362人
7、唐史主任司马迁 粉丝225329人
8、价值at风险 粉丝215794人
9、投星资产 粉丝195014人
10、释老毛 粉丝185846人
我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位zangyn同学。
首先,我们还是打开雪球组合,再筛选一下历史收益从高到低的排名:
第一名的zangyn建立此组合的时间是2014年11月25日,也就是说一年33倍!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且慢!不少的雪球老用户(包括评论区里面的一些同学),都知道当初雪球组合有一个漏洞,那就是:
当你点击调仓的时候,买入价格就会锁定在你点击的那瞬间。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点击调仓,但先不操作,如果股票出现了大涨或者大跌,再相应操作。这样的价格,仍然保持在当初打开页面时的价格。
我知道我的语文不够好,那我就举个栗子吧:
zangyn在9点40分点击了调仓,打算买入“西阿阿胶"= =,此时价格为20块,。但是zangyn还没动,只是保持了调仓的页面不关闭。10点,西阿阿胶突然拉升到21.8,zangyn眼珠一动,在雪球组合中全仓杀入西阿阿胶,这个时候他的组合成交价格仍然是20块,但目前的市场价格却是21.8。也就是说,zangyn已经获取了9%的组合收益,深藏功与名。
应该说,当时不止一个人发现了这个漏洞,但是zangyn是唯一迅速行动,并且很快将雪球组合的收益率刷到500%以上的大V,他也因此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当然啦,这个漏洞很快被堵上了,所以之后的雪球新用户并不知道这些往事,仍然视其为大神。然而像我这样的老用户……呵呵哒。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扒皮的正戏才刚要开始……
zangyn特别喜欢吹嘘自己的Z式抄底法,号称“量化恐慌、德式精细、独步雪球、别无二家”。他也经常在网上晒出实时的交割单,显示自己基本上总能抄在最低点或者最低点附近,因而也获得了Z神的美称。然而……Z神的贴图里永远没有成交数量。
不过,zangyn一直号称自己的资金量是八位数往上,随便一个抄底就是百万级别。
这些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不知道新股民们如何看待这些交割单,不过作为一个在二级市场里浸淫了近10年的人,我早就看过了无数的博人眼球的小伎俩。比如:
只要两块钱,成为亿万富翁,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不是梦!
所以尽管我对人一贯都是无罪推定的,但我对zangyn这种掐头去尾的晒单行为并不感冒。
不过有一天,zangyn可能是被脑残粉们捧昏了头,居然跑到雪球兵器谱排名第三的梁宏发的帖子下面不断调侃他,最终惹怒了这位长得像韩红的男大V。
愤怒的韩红,哦不,是梁宏使出了大绝招——
他按照zangyn所晒交割单上的时间,详细地查询了对应时间点、对应股票的具体成交数量。
(当然,这个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比如筛选掉成交量过大的或是同一秒内成交笔数过多的股票,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
Z神贴单记录1:
梁宏经过查找后得出下图:
可以看到13:24:33秒 23.91成交了好多笔,最多一笔25手,最小一笔1手买入成交是红字,主动打单的,肯定是一笔。所以可以知道Z神买入大智慧可能最多也就是5万多市值,最小就是2400市值,100股。
Z神贴单记录2:
梁宏经过查找后得出下图:
买入成交红字,一笔成交
可以看到10:38:10 价格50的成交4笔,最大20手,最小1手。
可以看到Z神最多10万买入,最小5000元买入。
剩下的例子还有很多笔,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意思到了就行了。
也就是说,独步武林的Z式抄底法,
可歌可泣的量化恐慌+德式精细,经常抄到的货……总价值撑死几万块钱。
就算每次抄底赚10%(实际上以3%-5%居多),获利也就是几千块钱....
说好的百万级别呢?呜呜……
2015年12月15日更新:有很多人直接点出了名字要我扒皮,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是骗子啊...第一个被问的是小小辛巴,那我就评价一下这位雪球人气之王。小小辛巴在网上应该说成名已久,其最为称道的就是五档买入法和文笔好(真不是黑= =)。也许某些新手会问,五档买入法是什么?
五档买入法是指对某只个股进行充分研究,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大致估算好底价区间,然后设定好五档逢低买入区间(应有一定的价格宽度,间隔10%左右),这五档相当于一个层层设防的大网兜,层层向下买入,股价下跌总有穷尽(指大部分股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只要五档设置得合理,多半会在五个档区内形成底部。
应该说,小小辛巴的风格可以用“稳进”来形容。如果不理解这个词,只以收益率论英雄,那么,小小辛巴的确不适合你。他的雪球组合基本反映了其实盘的思路,目前的收益率是这样的:
“宁静致远,不疾而速。”说明这种稳进也是小小辛巴主动追求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主要得益于其交易体系。很多人会觉得五档买入法算不得什么体系,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留有很大回旋余地的交易方法,基本上永远留有一定的现金。并且,小小辛巴的确有一定的公司分析能力,再加之持仓的分散化(不同股票、不同行业),可以说这种方法是赢得慢,但死不了的一种方法。你可以抨击他收益率不高,你可以说他分析公司的能力并不是十分出类拔萃,但我认为,小小辛巴最为可贵的是他在大部分时间里能够保持理性,坚持这种“五档买入+筛选公司+行业分散”的交易方式。而只有在这个市场里呆得足够久的人,才能意识到理性和“死不了”是多么地可贵。不过,说完了优点,就该说缺点了。我认为小小辛巴对具体公司的分析并没有许多粉丝吹捧的那么功力深厚。他的股票分析文章,的确文辞优美,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即使对股票毫无了解的人也可以看得明白。并且,他往往会从股市历史、行业本身特点、公司有关信息、背景知识介绍、相关财务数据甚至K线图、筹码分布等很多很多方面进行剖析。例如以下这篇: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56(安琪酵母)可能我这么说有点狂妄,但我觉得这样子分析公司,有点像《笑傲江湖》里丹青生的武功路数。任我行在梅庄的地下监狱里是这么点评丹青生的武功的:
要知临敌过招,那是生死系于一线的大事,全力相搏,尚恐不胜,哪里还有闲情逸致,讲究甚么钟王碑帖?
小小辛巴是我的老乡,我和他之间也有共同的朋友,知道他的一些事情,对他印象不错。并且我也敬重他在粉丝这么多的情况下仍然能不作恶的品德,所以我接下来这句话可能不太好听,但用意是友善的:如果他把遣词造句的时间省下来,再把分析与公司经营无关的方面的时间省下来,那他对公司的分析完全可以更透彻深入。我认为要真正看懂一个企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基础研究,并且在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面,还需要不断吸收有关的行业新闻和知识。即使这样,也才不过仅仅形成了初步的系统性判断。试问如果这里也摸一下,那里也碰两把,还会有多少时间能用在真正分析公司的价值上呢?也许他这样分析的初衷,是通过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来降低自己“看走眼”的风险。但分析公司其实和武功一样,真正看到了要害的地方,精研一招也足以致命,完全不需要有那么多的花架子。至于小小辛巴卖书的事情,我觉得肯定有人要黑,我索性也表个态。认为他靠卖书赚钱的人,在我看来未免太井底之蛙,那点书钱才多少?再说了,像小小辛巴这么用心写一篇文章的人,东西有人愿意花钱看,这本身带来的心理快感绝对要超出那点钱带来的快感。我想,不创作的人大概是不会理解这种心理的。2015-12-17 19:30更新:我知道有不少人看这个帖子,也是希望能看看哪些雪球大V值得关注。晚上就说说一个我认为实力还不错的大V: 路过十八次。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路过十八次,我会说他是一个极其擅长于挖掘炒作逻辑,并且通过估值对比的方式来寻找相对洼地的博弈者。纯正的价值投资者在牛市到来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无所事事,因为牛市很少会有低估的标的。这也意味着牛市其实就是价值投资兑现利润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主动作为的空间。路过十八次的方法,我给他取个名字,可以叫做“相对价值投资”或者叫“市值成长投资”。在最火热的题材中,他能梳理出某家不太热门的公司其较为清晰的未来业务架构,并通过分析并购预期、业绩承诺等方式,预估出未来几年的业绩水平大概能处在什么位置,再和当前同行业的公司估值进行对比,寻找到市值成长的空间。我举个例子:假设目前X板块的炒作如火如荼,平均估值达到80-90PE。路过十八次往往就能寻找到一个业务性质符合该板块、炒作逻辑明确、估值相对未来业绩显著低于同行业的公司。他的风格就是,如饥似渴地在最狂热的地方寻找到相对最便宜的货物,并在未来伺机卖给更加狂热的人。所以尽管他也研究公司的业务发展空间和未来赢利点,但我并不认为他是那种会和公司一同成长的投资者。(这句话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只是客观描述)而由于他的投资逻辑是基于市值的相对低估,因此,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于小市值个股的偏好。因为从估值博弈来看,大市值股票里的股东数量较多,博弈预期相对较难达成一致。而小盘股中的博弈,往往会因为参与的人相对更少而容易协调预期,资金更容易获得趋同性。但是,我个人并不经常参与这样的估值博弈。(我不参与并不代表不好,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能力也不一样,有人可以上刀山下火海毫发无损,我可能从二楼跳下去就骨折了。)因为市值预期是一个以市场情绪为支点的估值方法,变化可以极其迅猛。牛市可以宽容地为成长股给出上百甚至数百的PE,但到了熊市,情绪转变会从极度乐观转向极度悲观,这时候,这样的股票可能跌得裤子都不剩。就像恒生电子在5000点的时候股价一度接近200,股灾到来之后,几个月就跌到了35。而即使是在35的时候,它的PE也仍然还有50。(当然我个人认为恒生电子是个低估的好公司,买它也不能看PE,毕竟细细分析这个公司,就能发现它处在跑马圈地的过程,还远未到追求盈利的时候。我这里只是随意举个高估值随情绪被痛杀的例子)他在最近的一次发言里也谈到了这一点:
市值比值并不是无敌的尚方宝剑,受制于市场整体估值变化。且如果是情绪溢价上的估值,往往可能超预期或者大幅低于预期,我们也不是没有吃过这样的亏。请各位不要过于盲信或者一成不变看我早期限于当时比价下的估值,估值是一个范畴,是一个波动状态,这个来源整体市场的状态以及个股的业务进展,市场资金的偏好等等。
写得有点粗糙,但是大意表达出来了,有时间再增补,晚上就写这些,要忙正事去了。
2015-12-29 19:17更新:
提起跟我走吧14,很多人想到的是三个字“大局观”,因为这是他无时不刻用来形容自己的词。如果撇开他那受害妄想、易怒暴躁、爱好吹嘘的性格,其实这个评价并不能算过分。
一句话:跟我走吧14,是一个为创业板牛市而生的奇才,是一个深谙市场炒作逻辑的高手,也是一个风控的小学生。
2014年底,意识到牛市要来的人并不在少数。就连我也可以不脸红地说,以我这样很普通的水准,也比较清晰地看到了牛市要来的信号,并且用真金白银进行了投票。但我并没有很快地作出最佳的选择,因为我那时候的兵器库里仍然最倾向于非常传统的价值投资模式,也就是以低估值为第一道筛选关,再进一步寻找价格低于价值的优质公司。(不想再回顾了,今年是我第一次背叛自己的投资原则,结果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所以人啊用什么方法去做投资都行,但一定要按自己真正理解的方法做……)
但跟我走吧14是怎么做的呢?他迅速买入了同花顺、东方财富、国金证券等股票,虽然他具体在上面赚了多少钱有待考证(我印象里他自己说的是最高盈利5000多万),但即使是最厌恶他的人也不能否认,他是最早的一批互联网金融死多头。
他很早就公开地讲过自己的逻辑,但当时没有多少人理解,他是这么说的(大意,非原文):“互联网金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牛市来了以后,券商的业绩将大幅度上涨,但却没看到未来的重点在于入口。具有入口的新型券商将涨得令人窒息,至于券商牌照,一个简单的收购就能够解决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简直就像严格排列好的剧本:互联网金融概念成为2015年最狂热的题材,之后牛市又引爆了全体股民的狂热,券商的盈利鸡犬升天,东方财富、同花顺等股票在市值飙涨之后轻松地收购了小型券商获得牌照……
当然,一次成功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投资方法有效,而这只是跟我走吧的封神之战。他在之前的熊市里展示出来的牛股挖掘能力,我已经见识了很多次,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关注者不到一千的普通ID。(这里要感谢GT周的推荐)
跟我走吧14的最牛逼之处,在于他能抛弃传统的估值方法,将二级市场的炒作和企业本身的经营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能感知未来两三个月发生的事,你赚个两三倍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你能感知一年以后的事,十倍股信手拈来。”他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未来的哪些事件将成为某一次炒作的关键催化因素,并极为精确地算出二级市场的炒作时间,这也导致常常有人怀疑他有内幕消息。但我个人倾向于他没有。原因也很简单,他虽然狂,但是不傻。假如真有内幕消息,就绝对不会如此高调。尽管跟我走吧14讲起股票来似乎都是天马行空,似乎有了所谓的“大局观”就有了一切,但他的拥趸们更应该学习的,是他没有对外表露的那种惊人的专注。他对所重仓的企业,已经到了事无巨细都了如指掌的地步。
但是跟我走吧14最致命的问题,也是我对于迷信他的股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他在风控方面完全是个小学生。他在股市遭遇的第一次滑铁卢,是他在08年的时候,不顾当时老婆的反对将家里的五十万存款取出杀入股市,甚至连他爷爷留下的一套小房子都卖掉,总共投入150万,最后亏到剩28万的时候认输割肉,他的第一任老婆也因此跟他离婚。这个事情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他赌性很重。第二:他缺乏最基本的风控能力。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08年的事情,人都是会进步的。但至少在今年的股灾中,我还没看到他风控能力有任何提升。跟我走吧14从5000多点下来,除了减持了一部分乐视,基本上大部队都硬是一路没有减仓(他之前的超高收益也得益于几乎没有减持),结果出现了极为惨烈的回撤。坦白说,这样的表现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根本不合格,至少说明他的交易系统有着致命的缺陷。即使他在9月份之后又凭借创业板的一波反弹回血不少,但他在7、8月份的时候明显也跌昏了头,面对不停询问、试图追寻精神寄托的微博粉丝也只能说一句:“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啦,我从高点跌下来亏了几千万。”这和当时坚称创业板必上万点的豪气可谓判若两人。
如今跟我走吧14造成的最大危险,和当初牛市顶点附近雪球的氛围如出一辙,那就是他在粉丝中营造了一种类似邪教的氛围。他在全国各地,所到之处粉丝无不趋之若鹜:要请他吃饭、替他订最好的酒店、给他办见面会、赠送各种昂贵的礼物……我很难断定这种现状是否是他有意为之,但毫无疑问他乐在其中。
不得不感叹一句,如今中国散户的平均投资水平确实还非常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推荐某只股票,也不管他是在什么价位推荐的,只要知道了“跟叔买了”,就疯狂地满仓杀入,甚至高杠杆相搏。然而,跟我走吧14是不使用杠杆的(我记得是这样,如果有错可以纠正我),对于买入的标的,也都经过逻辑上的思考。但他的不少跟随者在无脑跟票又赚钱之后,就误认为赚钱很容易。曾经在雪球上出现过一波,现在在微博又出现了一波。对此,我只能不善良地说一句:“雪球上那波无脑满仓高杠杆跟票的人,现在坟头草都老高了。”
跟我走吧14的狂傲,是一种自负和自卑的产物,他曾经濒临破产过,曾经得过抑郁症,曾经在最困难的时候遭遇离婚,再加上天生性格里的那种乖张,才会有了这一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争议事件。而跟我走吧14的辉煌,在于他的长处比起他的短处又强得太多。但盲目跟随他的人,有几个有他这样的眼光?有几个能够像他成本那样低?学他的狂傲,够格么?
投资者啊,最忌讳的就是没有牛人的命,还得了牛人的病。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有人能够学到他思考炒作逻辑的方法,又有比较完善的交易体系,那也完全有可能在长期回报中战胜他。
对于跟我走吧14,我知道我无论如何评价,都会有人愤愤不平。讨厌他的会觉得我把一个胡吹大气的人捧得像神,喜欢他的会觉得我在贬低他的水准。然而他的一路封神、巨大回撤和出走雪球我可以说是一步一步见证的。我想,一个人究竟水平如何,听他说准了几次是不够的,看他跌了几次跟头也是不够的,只有长期听其言、观其行,才是理性评价的基础。不过我也要承认,对他的投资方法,我只是知道是怎么回事(知其然),但对根本的逻辑却没有办法透彻理解(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想要了解他的“术”,还是去找找别人整理的他的文集吧。
—————————————————————
ps: 如果哪里解释不够明白,可以追问,尽力解答每个问题
8-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