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举例计算,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该如何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主要确定征收方式,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
1. 征收方式。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因为一般纳税人的规模相对比较大,账务核算也比较健全,因此,大都适用查账征收。在查账征收的情况下,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所得税税率。
2.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可以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来进行计算。
大部分情况下,因为会计利润是已知的,都选择间接法来进行核算。以税法的规定为准,将会计利润进行调整。
一般企业比较常见的调增事项,比如费用超支(超过税法规定的标准或者有税法不允许扣除的项目),会计与税法规定不同(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有要求或者可选择)等等;
常见的调减事项,比如有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等等。
经过调整以后,才能确定真正属于税法规范的需要纳税的利润。
3. 适用的税率。
企业所得税适用的税率并非只有一个25%,之前也有提及,这里再次列示。
其实,对于企业来讲,关键的问题不是会计算企业所得税。而是通过了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来考虑日常经营活动的规范、处理方法以及对税收的筹划。比如,税法说企业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那企业是选择一次性计还是分期计?当然是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又如,税法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可以有5%-10%的优惠税率,那企业现在符合条件么?可以符合条件么?再如,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和比例,那企业经营的时候就要注意控制,避免最后不能税前扣除。这些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了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不单单是为了保证税款计算的准确性,也能更好地进行管理上的控制和筹划。
以上财会小童观点,欢迎评论补充。
企业所得税要怎么计算?
这个问题非常专业,很多老板又非常关心,下面咱们以举例的方式,尽可能用最通俗的语言把这个问题讲清楚,让老板们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有个大致了解。
一、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以企业的利润表为基础
企业所得税最基本的计算公式:
应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适用税率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适用税率
通过上面的公式推导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是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根据税收相关政策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乘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出应纳企业所得税金额。
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举例
假设某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5000万元,营业成本4000万元,税金及附加100万,销售费用100万元,管理费用400万元,财务费用50万元,营业外支出10万元,利润总额340万元。
该公司2020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呢?咱们下面慢慢地通过举例的方式,就最常见的纳税调整项目做出说明。
1、该公司2021年度发生业务招待费30万元整。
根据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时,按发生额的60%予以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5‰。上述两个标准计算出的哪个金额低,就按哪个金额扣除。
30*60%=18(万元);
5000*5‰=25(万元)。
结合上述规定,该公司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时允许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8万元,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30万元,那么就需要纳税调整12万元,增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2、该公司管理费用中,有一万元支出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
根据规定,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应当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时税前扣除的依据;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之前,没有取得税前扣除凭证的,就需要进行纳税调整。该项业务,企业需要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一万元整。
3、该公司在年末计提年终奖50万元,在汇算清缴结束之前,实际发放了45万元,另有5万元没有支付。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在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向员工实际支付的已预提汇缴年度工资薪金,准予在汇缴年度按规定扣除。企业实际发放的45万元可以据实税前扣除,没有发放的五万元,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增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万元。
4、该公司营业外支出中,有税收滞纳金1万元,行政罚款5万元。
根据规定,税收滞纳金和行政罚款不得税前扣除,该事项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
5、该公司职工中有残疾人一名,与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并为该职工缴纳了社保费用,当年支付给该职工工资8万元。
依据财税(2009)70号文件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该公司当年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8万元,可以加计扣除8万元,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假设该公司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计算得出。
应纳税所得额=340+12+1+5+6-8=356(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356*25%=89(万元)。
以上只是通过几个最简单的例子,让大家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有个大致了解,企业所得税汇算业务本身很复杂,很专业,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实际计算过程可能要比咱们举的例子复杂得多。因为企业可能涉及到的纳税调整事项还有很多很多,还可能适用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可能还会涉及到弥补亏损等等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因此,不少企业为了减少涉税风险,将企业所得税汇算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税务师事务所来办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