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仓什么意思,放量下跌的实战意义是什么?
在股票交易中,量价是相辅相成的,量增价涨,缩量价跌,这是成交量和股票价格最基本的关系特征。一个趋势处于拓展期,波段上涨所需要的成交量,和前期波段上涨的成交量将会形成对比,新的价格高点,也代表了成交量的高点,但是,在高点出现时,却没有发生与之对应的成交量的高点,量价关系的背离使趋势存在潜在的转换的可能性。同样,在一个下降趋势中,恐慌性抛售,导致了股价在增量的情况下出现了急促地下跌,随着股价呈阶梯式下降中,成交量还会萎缩至极值,预示着股价可能触底反弹的可能性。因此,把股票的量价关系具体应用至实战交易,有非常确定的实战意义。
股票的量价关系具有怎么的实战意义?一,股价随着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或者随着成交量的萎缩而下跌,这是市场行情正常特性。
股价随着成交量的跌增而上涨,或者随着成交量的萎缩而下降,这是市场行情的正常的特性。而正因为成交量的变化如潮汐一样,推动股价也像潮汐一样地波动,当这些波动在成交量的基础上,进行了周而复始的循环和叠加后,构成了趋势中的浪型,最后又形成了上涨的趋势,或者下降的趋势。如图所示:
上图所示中,股价在下跌时,成交量出现的不断萎缩的,股价在上涨时,成交量开始了有效地温和地放大,也可以说,当成交量逐渐萎缩时,市场买盘减少,交投萎靡,股价出现大幅度地下降,当市场的人气再次聚合,市场的交投重新活跃了,股价在成交量的推动下再次上涨。
而正是,成交量这种潮汐运行的方式,不断地推动了股价的波动,当短期波动叠加以后,又形成趋势。股票的量价关系的基本特征,构成趋势的波动,使我们有了交易的依据,这应该是量价关系在实战里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了。
二,量价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旦发生了量价关系的背离,趋势存在潜在的转换的可能性。
量价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趋势的构建里,阶段性的高点价格的形成,预示新的高点的成交量的出现,但往往在实际的趋势过程里,这种相辅相成的量价关系会发生了背离,比如缩量上涨,股价在叠进的波段里,出现了成交量萎缩。要知道,这种一旦背离的发生,市场的行情因为买入热情的消退,买盘数量不能助长股价继续上涨,此时,股价就会出现趋势的转换,或者进入一个较大周期震荡,或者趋势的方向发生直接的改变。如图所示:
图中所示,整个趋势构建的过程里,发生了两次量价背离的现象,就是出现呢缩量上涨的过程。在第一次量价背离后,趋势进入一个较大周期的震荡整理的行情,当成交量出现了有效地放大后,股价在重新创出了新的高点。按照量价的配合,放量上涨后,股价将再次启动上涨,是一个明显的持续上涨的信号。但是,在股价恢复上涨后,成交量却没有出现有效地放大,而是出现缩量上涨,再一次形成量价的背离,股价自此开始大幅度回调的过程。
所以,在实战中,一定要把量价关系配合放在首要的观察的位置,并且把他们的一些主要的特征当做交易的依据,这样的交易才能取得好的交易绩效。
三,对于关键技术位置的压力线,放量突破是有效,缩量突破是无效的。
在股票交易里,均线支撑和压力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当股价开始上涨,面临长期均线的压力,此时,突破这个压力位股价就会继续上涨,而突破的量能是否有效,也代表了股价突破的有效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放量上涨突破,或者缩量上涨突破,放量突破,突破有效,缩量突破,如果在后期没有后继放量的过程,这就是一次虚破,股价将会出现反复的。如图所示:
上图所示中,股价在上涨时,突破了60日线的压制,成交量有效放大,并且出现后继成交量,说明股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而后期,股价再次反复于60日线的支撑位,股价在开始下降时出现放量下跌,但是在突破60日线支撑位置时,却没有继续出现放大,而是出现了缩量下降,因此,股价对60日线支撑突破是无效的,股价会快速折返60日线的上方,并且形成继续上涨的可能性。
放量上涨,放量下跌,在关键的技术压力位或者支撑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放量说明突破的有效,缩量说明市场对于关键技术位置的首肯,而不愿冒险追逐,也会导致突破有效大打折扣了。
四,股价加速冲顶后,成交量远超历史峰值,股价将会随着成交量萎缩出现大幅度下降。
在股价到了上涨的末期,发到会出现加速的现象,而且上涨的斜率成陡直上涨的态势。如果在这个阶段,成交量成温和放大的态势,股价就会不断创出新的高点,但是,如果成交量出现峰值水平,并且远远高于历史最高,那么这个上涨可能已经触顶了,股价将会出现快速下降的过程。我们把这种陡直上涨,伴随笔直下降,形似倒V形态,称之为V反,可见,天量和天价,再次说明了股价和成交量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图所示:
上图所示中,股价在一段陡峭的上涨后,成交量上涨没有出现有效地放大,但是在高点当日的交易中,股价没有再次封死涨停,而是被市场涌出的抛售打压,出现了天量,对应了一个天价,股价开始了快速地回撤,而伴随了恐慌性抛售,股价在下跌过程,成交量二次放大,这就是我们看到放量下跌的过程,整个下跌过程,几乎吞噬了是所有上涨的幅度,可见放量下跌的巨大的杀伤力了。
五,双底或者三重底形态是放量下跌和缩量上涨的产物,在交易中具有很高的交易价值。
当股价随着恐慌抛售盘的打压,并且随着成交量不断地萎缩,股价就会形成一个低点。在这个低点,交易者的情绪开始恢复了,市场交投也开始活跃了,股价随着成交量的温和放大,出现了阶段性上涨。但是因为市场在恢复时期,成交量不振在所难免,股价又会随着成交量的萎缩出现下降。但是,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对市场出现开始了关注,逢低买入就会使股价出现上扬,在突破前期高点的后,成交量开始有效地放大,说明突破的有效,股价会伴随成交量的继续放大,保持上涨的节奏。正是因为成交量的驱动,股价形成了双底的形态。如图所示:
上图所示中,股价随着成交量的不断变化而波段,因此形成了双底。在股价将要突破颈线时,成交量也趋势得到了有效地放大,但是,爆发的成交量是以影线收盘,说明突破没有效率,股价再次出现了回撤,受制于60日线支撑,再次向上,而是温和放量和较低的换手率,市场了上涨的过程,当股价再次突破前高时,成交量仍然处于波动放大的过程里,说明股价维持上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基本就可以确定趋势双底形态的形成。
在实战交易里,许多技术形态的形成都是因为成交量的驱动,因此,当我们透过成交量的变化,发现了一个形态的可能性之后,介入市场交易,往往会有较高胜算,会获得交易的盈利。
综上所述:不论是放量上涨、放量下跌,或者是缩量上涨、缩量下降,都是为了验证量价关系的有效性。量增价涨,或者量缩价跌,我们就认为量关系是协调一致的,股价就会沿着原趋势方向继续波动;但是,如果缩量上涨,或者放量下跌,我们就认为量价关系发生了背离,股价趋势存在潜在转换的可能性,我们要及时作出转换交易策略的准备,抢占交易的先机,使交易永远处于主动的位置上,保证我们交易的最后盈利。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股票老鼠是什么意思?
老鼠仓说白了就是内幕交易,利用大资金掩护小资金获利的一种行为。比如小黑作为一名有百亿资金可操作公募基金经理,要买入A股票。
如果他想利用老鼠仓获利,首先小黑会用他人账户(如哥们小白)先用几千万事先买入A股票,然后坐等大资金慢慢建仓拉抬股价;等到高位时,再次事先将当时几千万买入的A股票套现了结。
老鼠仓是什么意思?
基金投资人一定对“老鼠仓”深恶痛绝,我们花钱雇佣基金经理帮助投资股票赚钱,没想到基金经理居然“心生歹念”,不仅看中佣金,还损害我们的利益,着实可恨!
然而,面对高额的收益和相对低廉的违法成本,各路基金经理依旧前仆后继,老话说,只要利益足够大,人们就会愿意冒险!
01 什么是“老鼠仓”?“老鼠仓”这个名词发源于2000年以前的股市“庄股时代”,当时主要是指股市庄家操盘时,顺带赚一点私利,随后,随着公募基金的发展,“老鼠仓”的行为漫入公募基金领域。
2000年10月,《财经》杂志刊发《基金黑幕》一问,以犀利的笔触深度曝光大量公募基金的“肮脏行为”,这些公募基金经理通过暗箱操作、损害公司和投资人利益等等方式,中饱私囊,这篇文章引发了整个市场的震动,“老鼠仓”也被大众知悉。
02 揭秘基金经理“老鼠仓”的运作模式。第一,利用信息优势,获取投资先机。基金经理手中兼有资金和信息双重优势,他们一方面拥有控制手中巨额资金的权利,另一方面根据投资信息安排私人账户提前精准踩点。现实场景中,基金经理利用配偶、父母等亲人朋友的第三方账户,先于自己管理的基金建仓时间点买入目标个股,当基金巨额资金买入之后,股价必然抬升,第三方账户即可实现巨额盈利。
此前,国寿养老前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曾宏均被曝光涉嫌老鼠仓,其利用妻子刘某开设的股票账户,先于或者同步与自己负责管理的年金账户,买入或卖出相关股票,累计成交金额高达2.97亿元。
第二,消息灵通,进行内幕交易。股票市场,信息就是生产力,谁能够提前掌握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即可在证券市场获利,而基金经理通常离这些内幕信息很近,只要“心生邪念”,就容易涉嫌内幕交易。第三,基金之间私下“配合”,互相抬轿子。通过“抬轿子”提升基金业绩,是最让人深恶痛绝、也是最普遍存在的老鼠仓构建模式。公募基金通过抽取基金管理费为生,而基金排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基金规模,为了争取在基金排行榜上崭露头角,不少基金经理私下联合、互相抬轿,甚至基金公司也会不惜重金打造“冠军基金”。
基金的一般操作手法是,“冠军基金”先行潜伏在目标股票,其他基金先后入局,利用资金优势拉升股票,股价抬升到一定程度,“冠军基金”获利出局。这样的“抬轿子”行为,既可能发生在同一基金公司不同基金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之间。
第四,利用监管漏洞,借力捞取私利。基金市场也有不少投资人利用管理漏洞,通过空手套白狼的方式非法获利,前易方达债券基金经理马喜德便因此获罪。2008年3月到12月,马喜德伙同他人,挪用银行及基金公司资金35亿元,先后操纵债券买卖200余次,牟利4900万元,将原本属于易方达公司的利益输送给同伙公司。
第五,利用资金管理权限,帮助利益相关人员套现。不少上市公司高管有股票套现的需求,于是他们便和基金经理联系,私下串通、许下私利。双方在股票市场打配合,高管在二级市场拉升股价,当股价处于高位时,基金经理接盘对方筹码,让高管获利出逃。如此操作,导致基金容易被高位套牢,基金经理致投资人利益于不顾。
03 如何避开“老鼠仓”对于基金投资人而言,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在于,如何顺利避开“老鼠仓”,保证基金经理脚踏实地、安安分分的帮自己赚钱呢?
第一,筛选基金公司时,要格外留心。一家基金公司经常曝出“老鼠仓”的丑闻,必然说明基金公司的管理存在问题。优质的基金公司一定具备严格的风控流程,能够从制度上管理基金经理,而不是期待用“道德”束缚基金经理。因此,我们在选择基金公司时,一定要避开类似公司。第二,不要迷信“明星基金经理”。基金公司抓准了大众心理,热衷于炒作明星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而炒作的方式可能与“老鼠仓”相关。对于那些交易频繁、热衷于炒作题材股、热门股,但是业绩却表现一般的基金经理,我们要格外小心。第三,定期评估基金业绩,优胜劣汰。基金不是买完就完事了,投资基金的过程离不开对于基金的评估,为了应对“老鼠仓”,我们要重点关注基金的持仓,如果同一家基金公司不同基金的持仓非常类似,但是业绩表现迥然不同,他们互相“抬轿子”的风险就很高,我们要尽力避开。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成长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期货扫单是啥意思?
扫单是典型的股市用语,也可以用在房产或者其他领域,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般只有在疯狂的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疯狂的时候才有出现。一般分为上扫单和下扫单两种方式。
上扫单是指:目前这笔主动性买单大于前两个周期的委买价所使用的资金和。或者叫“通吃”。
下扫单是指:目前这笔主动性卖单大于前两个周期的委卖价所使用的资金和。
类型:交易员在买进的时候非常关注限价并且只要有卖出单挂出就会拿下来。如果其中有主力资金在运作而这时股价又不在低位,那么主力是有可能阶段性减仓的,只要市场有买单。所以很有可能因为这种很坚决的买单的出现而导致主力在上方挂出较大的卖单,不过这正对交易员的胃口,于是交易员开始“扫单”。“扫单”有很多种类型,这里只分析两种类型。
超大跳价扫单:某股已经涨到7.45元左右,流通盘子1亿,近期日成交在300万股左右,上下挡挂单以两位数和三位数为主,没有四位数,走势成交都比较平稳,同时大盘也没有大的变化。此时出现一张超级大扫单,在3000手左右,股价瞬间见高7.55元,平均成交价在7.50元左右。由于股价瞬间涨幅超过一个百分点,所以我们称之为“跳价扫单”。
现在没有什么结论,因为有机构扫单的可能,但也有主力扫单甚至对倒的可能,不过可以排除市场自然买单——因为这样做是非常不明智和没有必要的。
假定主力扫单,那么目的一定是为了推升股价,因为现在股价已经不在底部,而这样一笔扫单尽管存在对倒的可能但一定会顺带扫掉不少市场挂的卖单,所以这笔扫单会增加不少筹码。尽管要推升股价临时增加仓位也在情理之中,但接下来不论怎么着主力都必须有所动作,绝不可能在扫单以后就地趴下而不动。一般来说主力会采取的连续措施有多种,很多时候是配合着一起来的。比如,在更高一些的价位挂上较大的买单以防止股价的回落;比如继续大力扫单促使股价连续上涨(这时候上面的市场卖单还难以一下子大量挂出来,主力的推升相对容易一些,或许自己也可以堆一些量)等等。
如果没有看到主力的这些措施,而是上档的挂单不断出来,卖出价也越来越低,甚至回到原来的7.46元,同时下挡的接单也没有明显的变化,那么这种情况就应该是属于交易员的一张“跳价扫单”。由于这张扫单的量很大,所以我们推测交易员手中这张指令单上的买进数量不会很多,而且限价离7.45元有一段距离(至少在7.50元以上),所以交易员采用这样扫单的方式通过几次甚至一次就可以完成这张指令单,这样做就可以留下更多的精力去对付其他的指令单。
连续定价扫单:与类型①的实例基本一样,只是没有出现3000手的大扫单,而是连续出现数百手的大单将上档挂单拿下,这样股价短时间上涨到7.50元。这其中有机构扫单的可能也有主力扫单甚至对倒的可能,所以我们继续观察。
如果是主力在扫单,那么股价必然会被推升,至少短时间内应该是这样。现在交易的结果是盘面上下档的接单没有明显的增加,但上方的卖单却在不断地挂出来,卖出价也越来越低,不过前面出现过的扫单再次连续出击将上面新挂出来的大单打掉,股价瞬间又回到7.50元。这样连续多次的重复出现就应该是交易员在扫单。
与类型①不同的是这次交易员采用的是连续扫单的方式,而且基本上都在7.50元以下,所以称为“连续定价扫单”,其中的每一张扫单相比类型①要小很多。据此我们推测交易员手中指令单的限价可能在7.50元(一般限价都会在整数位)。所以一旦在7.50元下方积累了一定的卖单,交易员就会用连续多笔的方式扫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惊动市场。也就是说交易员要买的数量还比较多,不希望股价现在就上涨。不过连续不断地出现在7.50元下方的卖单也告诉我们,其中一定有主力在关注,感到有大单在扫货就连续把筹码放出去,否则的话大抛单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挂出来的。这种连续出现的大卖单也排除了主力建仓的可能,因为主力建仓买进的是市场上的筹码,而市场上的筹码是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续挂出来这么多的。
既然交易员还有不少仓位要建,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只要股价继续低于7.50元而且在7.50元的下方有不少卖单,那么前面的这种扫单现象仍然会重复出现,直到指令单完成。
在此我们还要排除另外可能性。一类是老鼠仓。由于老鼠仓一般都是在相对低位进行换手的,而现在是往相对高位扫货,所以可以排除。一类是私募。不过私募操盘手要狡猾得多,所以一定不会采用连续扫单的方式告诉主力。
特朗普再次威胁提高关税?
特朗普炒不炒股不清楚,但其一直标榜之前美国股市连续上扬,屡创历史新高是他的功绩。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一直以利为重,相信就算本人不炒也会通过代理人参与炒股。
随着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持续攀升,以及自己支持率不断走低,特朗普愈发坐不住了。在凭空指责中国“将尽其所能”使他连任失败后,近日他再度“开火”,威胁将以“提高关税”为武器,对中国进行报复。疯狂至此,不禁令人感慨某些政客的下限真是“深不见底”。
4月30日晚,美国主流媒体报道称,特朗普将就新冠疫情采取报复行动,他正在考虑各种选项,虽然市场人士认为,特朗普的言论是在转移其国内疫情引发的的舆论压力,但这种情绪仍会令全球股市的乐观预期转向紧张。
美股收盘,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大跌622.03点,报收23723.69点,跌幅2.55%,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8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2%,小市值公司居多的罗素2000指数更是跌近4%。
《纽约时报》最新一篇评论就说:只要相信有利可图,这位总统什么话都说出来,什么事都干得下去,他不是一个有原则 的人,也不讲究什么伦理道德......
中国要的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而特朗普想要的是制造业回归和股市的繁荣,哪怕是虚假的繁荣 !
自3月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蔓延,引发了全球股市的暴跌,不过3月底全球股市开始修复,自底部均有超20%的反弹表现,回顾4月全球重要指数的表现看,均取得了正的收益,其中美国三大股指涨幅均超10%,纳指更是涨15.45%,几乎抹去今年以来的股市跌幅,截至最新,年累计下跌4.1%。而目前美国的疫情虽然过了爆发高峰期,但仍未见明显的好转迹象。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通过特朗普的喊话,美联储的“放水”救市只能缓解金融市场一时压力,长期看,股市还有可能大幅下跌。
随着本国疫情的发展,为掩盖自己的直接责任,反转国际舆论场,特朗普开始“失明”,甩锅中国以转移矛盾。现在又附和起国内一些无耻政客的“索赔论”“惩罚论”,声称讨论的数字比德国更大,还挥舞关税大棒,搞起恫吓讹诈那套。
但这样荒唐的把戏根本吓唬不了中国,中国的强盛不是吓大的,也欺骗不了任何明白人。从国际政治格局、力量对比来看,今天的中国不是昔日满清,吓唬一下就“割地赔款”这种事根本是白日做梦。应该说,这些道理都是明牌摆在桌面上,也难怪市场对特朗普的荒唐言论直接用脚投票。特朗普“关税”言论话音刚落,美国三大股指集体应声下跌,在一片惨淡中开启了五月。
美国一些政客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当作政治秀场,为了私利偏离了人性的轨道,此时此刻不去救人,反而搞起政治操弄无异于“谋杀”。挥舞关税大棒,搞起恫吓讹诈那套,完全是赤裸裸的流氓行径。
前两年,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就是最好的说明。美国每次加征关税,我们中国都予以同等数量、同等规模的自卫反击,坚决捍卫我们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已经签署,但不甘失败的美国并没有放弃对我们中国继续使坏的险恶用心。特朗普若再次提高关税,重启贸易战,将注定再次得不偿失、咎由自取,因为我们中国决不会向美帝国主义的单边霸权霸凌主义妥协、屈服与低头!中国政府不会答应,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中国军队更不会答应!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警告,用疫情来谋取政治得分,如同玩火,“如果不想见到更多尸袋,便要停止将疫情政治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