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间费用是指,因为同事成为密切接触者而隔离自费还是免费?
- 建筑施工单位的预算费应该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 感冒被医院隔离23天完全自费医院是不是过度医疗?
- 现在我们这里的医院请别的医院专家来做手术?
- 为什么医院检查费用高的那么离谱?
期间费用是指,因为同事成为密切接触者而隔离自费还是免费?
近日来,疫情形势动荡起伏,黑龙江疫情刚刚告一段落,吉林舒兰又出现了聚集性疫情,不但1人传了29人,还出现了传染链延伸跨省传播到了沈阳。
沈阳出现舒兰聚集性疫情的关联病例林舒兰近日出现了新冠病毒的聚集性疫情,并且传染链延伸到跨省传播,造成了1+29的严重感染,包括吉林市下辖舒兰市16人、丰满区9人、船营区1人,以及辽宁省沈阳市3人。
5月10日,沈阳市新增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郝某某,是吉林市舒兰市爆发的聚集性疫情的关联病例。5月13日,又连续出现两例与郝某某关联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个是郝某某的同事,一个和郝某某同住一个寝室。
为进一步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5月13日,沈阳发布关于加强吉林市来返沈人员管控的通告第17号。
原定全市5月15日高二、初二年级、中职学校部分年级,5月18日高一、初一年级返校复学时间向后推迟,具体返校复学时间视疫情防控形势另行通知。
隔离观察,核酸检测17号通告还要求:4月22日以来吉林市来沈返沈人员,一律实行指定宾馆隔离观察21天,期间进行3次核酸检测;目前已在居家隔离的,也必须即刻转入集中隔离。
目前沈阳市疾控中心已经排查出3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354人,其中在沈220人,信息横传外省市134人;排查出次级密切接触者366人,其中在沈331人,横传外省市35人;排查出再次级密切接触者542人。
对全部密切接触者及次级密切接触者全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再次级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截止到目前,已经隔离观察7500多人并开展核酸检测。
已经对这些密切接触者全部实行了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对郝某某的单位风险人群正在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集中隔离自己承担食宿费用辽宁沈阳5月14日召开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场新闻发布会。
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一旦擅自外出,将按照相关规定立即转入指定宾、、馆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并自行承担食宿费用。对拒不配合社区管控工作的,将交由公安部门依法依规处置。
来沈返沈人员一律集中隔离14天,食宿费用自理。
病例同单位的密切接触者,即便是未出过沈阳,也是集中隔离,食宿费用自理!
建筑施工单位的预算费应该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1、对于施工企业,建筑施工单位给挂靠公司交的管理费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2、具体会计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服务费
贷:银行存款
3、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具体内容包括:公司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财务报告审计费、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感冒被医院隔离23天完全自费医院是不是过度医疗?
如果是普通感冒发烧,医院可以隔离观察,但不能一味下不相关药物,在说明疫情管控情况下应该对患者减免费用,如果要检测试剂就该医院承担费用,总不能百多元的感冒发烧医院也让患者承担不应承担的费用吧?这样还不把人给治穷了?何况新冠状肺炎和普通感冒发烧也可以分辨的,如果医院拿普通感冒发烧来当冠状肺炎治,那对患者是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可以配合但不能滥用疫情来坑患者。实话实说,不喜别喷。
现在我们这里的医院请别的医院专家来做手术?
对于外请专家需要病人家属自己掏出专家费用的问题,很多手术的病人都会遇到,有人认可自己掏专家费,有人不认可掏专家费用,存在一些争议,那么究竟该不该自己掏专家费用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明白什么是专家费,所谓的专家费,严格来说,叫做专家劳务费用,这部分是不能记账的,也是不能够报销的,是由患者或家属根据请专家的级别、专家的水平名气及手术难度来决定的,这个专家费用大都是固定的,一般地区请省级专家手术大约为3000元,请北京或上海等国家级医院的专家费用为大约8000元,不同的地区会有差异。如果同时由几个患者请同一医院同一专家,费用会稍微降低一些,但是基本是固定的。
专家费用的用途,其实包括几个部分,由专家的劳务费,这是大头,大约占90%左右,另外还包括来往交通费用,旅途远的需要订机票或高铁,还需要排别去机场或高铁站去接专家,省内专家有的直接派车去接,还有住宿费用,就餐费用等构成的,这就是费用的大致用途。
这部分费用是无法纳入医保报销的,因为这是外院的专家,不是本医院的,专家的劳动不是他的工作份内的事情,是在他工作范围之外,而且是在外单位的费用。这些工作都是专家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造成的工作,属于兼职费用,也是加班费用,这部分费用是需要谁受益谁支付的,因此谁请专家,由谁付出这部分费用是应该的,因为专家为你提供了服务,做了手术,你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手术及效果,所以业内都是这样做的,也是符合行业规律的,也是符合劳动法的。
我国 《劳动法》规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平时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劳动者1.5倍工资,周末加班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资,这也可以作为参考,专家手术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做的,应该属于加班费用,可以作为参考。
新的《执业医师法》也明确支持医师多地方执业,鼓励医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以前的医生兼职也给予明确,所以专家的劳务费用是有依据的。
当然,专家费用应该提前告知患者或家属,征得他们的同意,才能够实施。从这方面来说,专家费用是提前沟通过,已经约定过的专家和费用金额,已经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是同意的,所以这部分费用由患者及家属支付是应该的。
为什么医院检查费用高的那么离谱?
不论买什么,大多数人应该都会事先审视一下价格吧!看一次病会花几十到几千不等的价格,重大疾病甚至数以万计。人的一生没有谁不会生病,大家对这一块的费用也是比较关心的,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看病贵,包括笔者我。针对检查费用这一块,我们先了解一下价格制定规则。
任何商品,包括实体的衣、食、住、行所需物品及虚拟的体验性商品,价格都是通过物价局认定并同意的。医院目前是自负盈亏的商业性机构,医院在开业前,药品、检查项目的费用标准都是企业制定好之后向物价局申报,物价局通过评估、审核,认为价格不高于标准后方同意企业的商业活动
企业对某项价格的制定标准:
每人次单价= (仪器进购价 +服役期间维修、保养总预计价 +服役期间人工费用) ÷预计服役次数 +一次性耗材单价。如:(所有数值均为假设,非实际数据)
假设MRI仪器进购价6000万、
服役期间维修、保养总预计价:20万/次×一年1次×10年、
服役期间人工费用:200每天×365天×10年、
预计服役次数:20个/天×365天×10年、
一次性耗材单价:20。
最后算得每个人每次平均约879.3元。
看到这个价格不知道大家是否会觉得贵,针对低收入人群来说做一次检查确实有些贵,但医保报销后应该不会高得离谱(除非一些重大疾病)。
针对大家看病贵的事实,笔者千思万想。很多人在买化妆品、服饰、电子设备以及出行工具的时候,哪怕是下个月的饭钱没着落,借钱、分期都会买。那么同样的道理,针对医疗费用,可不可以由银行或国家牵头实行低息、甚至无息分期、借贷,减缓病人压力。就像我爱发明节目中,农民工用弹簧发明的减压式限高杆,防止限高杆因车速过快而损毁的原理一样。适当的给予患者缓冲时间,还能减少因病返贫、因担心费用高而延误病情的事情发生,以提高国民身体健康。
鬼医不才,回答不好请指出,我及时改正,若回答得好,也请支持一下,谢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