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终奖扣税新标准,2021年终绩效奖还发吗?
2021年年终绩效奖发不发是由你所在的单位的领导按照本单位薪KPI制度来决定的。如果你单位2021年的经营业绩优良,按照你单位KPI考核办法核算,那么你们就应该有年终绩效奖金可以发。那如果是因为疫情或别的什么原因的影响,公司的营业收入减少了,那么能拿到每月足额工资就已经不错了,就别想年终奖金了。
全国各省2021年退休计发基数?
各地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多少?
截至目前,已经有15个地区公布了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北京市养老金计发基数为10534元,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了。北京市去年的计发基数就是9910元,比今年增长了6.3%。
天津市的计发基数为8324元。河北省的计发基数只有6575元。
辽宁省计发基数分为三个,适用不同的地区。分别是沈阳7530元、大连8038元、其他地区6340元。
陕西省是6914元,甘肃省是6791元。相差不多。
青海省属于高原地区,相应的计发基数略高,是7908元。宁夏自治区是7215元。
江苏省是7974元,比上年度的7602元增长4.65%。
江西省是6306元,山东省是6893元。山东省的6893元,是去年的省直单位计发基数。今年并没有公布省直计发基数,菏泽地区单独使用另外的计发基数并没有公布。
湖南省计发基数为6728元,广东省是8332元。广东省计发基数是除了深圳以外的地区使用,深圳计发基数另行公布。虽然广东省分为四类缴费地区,但计发基数是一样的。
广西自治区计发基数为6184元,跟紧邻的广东省确实差距有些大。海南省计发基数为7169元。
个人所得税上查的工资跟实际不一样?
因为“个人所得税APP”上面显示的本身就是税前工资,包含了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而纳税人实际到手的工资是税后工资,所以个人所得税APP上查的工资比实际工资高,这是正常情况。
但是如果高太多,就有可能存在一些异常的原因了,需要自己去核实。总结起来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被就业、被任职”;把自己实际工资算错了,少算了很多;工作单位虚报员工工资,把员工的工资多申报了。
申报工资远高于实际到手工资可能存在的原因。个人所得税APP上线之后,工薪阶层查询自己的实际申报收入变得非常简单。而在以前,就是两眼一摸黑,根本不掌握实际情况。
所以自从这个APP上线之后,很多网友就发现自己收入莫名其妙“多了起来”,那实际上自己并没有拿到这笔收入。全国各地税务机关收到相关的申诉也很多。
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人信息外泄导致“被任职”。
据人民日报报道,河南某大学数千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所得税APP上有陌生公司的任职记录。而这些大学生根本就没有实际参加工作,很有可能就是学生的信息被企业冒用。企业把掌握的这些大学生信息作为员工工资序列成本费用达到偷税的目的。
假如不是个人所得税APP的出现,纳税人有了查询自己收入信息的便捷渠道,恐怕大部分人“被任职了”都不知情。
据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很多学生的高校组织大学生集体参加实习,任职单位因此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通过个税扣缴客户端申报虚假的员工工资,虚列工资成本。
第二,纳税人自己实际上取得了工资以外的收入,但是理解错误,没有准确计算。
现在越来越流行斜杠青年,意思就是在本职工作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身份,也就有一些相应的兼职收入。取得的兼职收入,一般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支付单位在支付劳务报酬所得时,都要履行代扣代缴个税的义务,因此在个人所得税APP上也就有了申报纳税的记录。
新个税法实施之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要与工资薪金所得合并,作为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APP上显示的就是这4项综合所得的总额。
有些纳税人理解不够准确,以为APP上面显示的仅仅是工资薪金收入,其实也包含了其他三项收入,所以有可能会远高于自己的实际工资收入。
第三,本人的任职单位多申报员工的工资薪金收入。
出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有些单位的财务人员申报员工的收入明显高于实际的工资水平。有可能是申报错误,也有可能是刻意为之。
因为多申报的收入,扣缴的个人所得税是由员工个人承担的,与企业无关;另外一方面工资收入申报的越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成本就越多,对企业来讲是有好处,又不用承担成本风险的事情,所以当然有动机去做。
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对纳税人来讲有点啼笑皆非,无缘无故成了高收入人群。
首先,要做的是核实自己实际发到手的工资到底有多少。不要多算不要少算,要把兼职取得的收入也计算在内。
其次,要以自己的任职单位财务人员核对情况。是否是企业财务人员申报错误。如果确实因为申报错误造成多缴个税的,可以申请退税。
第三,如果遇到陌生企业申报记录,可以向自己工作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诉。
有些时候会碰到一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公司,给自己申报了个人所得税,很有可能就存在个人信息外泄的情况。那是自己是没有能力核实的,只有向自己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诉,由税务机关来进行处理。操作方法也非常简单,个人所得税 App上有相应的操作界面,实现一键申诉。
年终奖5000要交个税吗?
年终奖作为收入的一部分,不仅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个税统计中也十分重要。
新个税法规定,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政策过渡期内,年终奖可以在以下两种计税方法中任选其一:
(1)年终奖可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依法单独计算纳税;
(2)年终奖也可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到了2022年1月1日后,年终奖只能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第一种,单独计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表如下:
举个例子:
2019年1月单位给员工小明发放一次性年终奖2万元,那么小明年终奖应缴纳的个税为:20000×3%=600元。
第二种,合并计税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本就属于工资薪金性质,所以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适用以下税率:
这两种计税方式如何选择,完全在于纳税人的选择。
但在这里提醒各位小伙伴和单位财务人员,如果采用单独计税方式,需要注意一下年终奖临界点。
比如,3.6万元就是一个临界点,如果发放3.6万元年终奖,个税需要缴纳36000×3%=1080元,到手34920元。
如果多发一元,也就是发放36001元年终奖,个税需要缴纳36001×10%-210=3390.1元,到手32610.9元。
相比之下,多发1块钱年终奖,到手收入反而少了2309.1元。
2021年补发调资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
在我的印象里,每年的年初,都会大张旗鼓地吵作养老金上调以及补发工资的问题。
其实这个不必炒作,退休人员只需静静的等待,到了每年的七八月份,一般来说,上调养老金以及补发工资都会落实到位。
有些人炒作,就是为了吸睛引流,获得收益,所以才把养老金上调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热闹非凡,不得安宁。
我也是一位退休人员,每次看到这样的消息,我都不屑一顾,有时间不如去干一点正事,何必无顾操心,多此一举。难道到时候能把我落下不成?
正常的来讲,养老金每年都会上调,因为有物价上涨的因素,养老金上调是必然的趋势,不然人民生活水平就会倒退,这不符合国家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初衷和愿景。
我们退休人员赶上了一个新时代,有党的好政策,退休人员会越来越幸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