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福利费包括哪些内容,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怎么计算?
职工工资总额中包括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待遇、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用人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不论其经费来源,支付形式,费用支出渠道,是否计入成本,是否国家计征所得税,均应列入工资总额计算范围内。职工工资总额的计算方法: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7、单位垫付的职工宿舍房租8、差旅费补贴(这是新增的)
应付福利费在营业成本吗?
应付福利费在企业中是应付职工薪酬的一部分,是根据工资总额计提出来的,工资在计提时是根据人员在不同的岗位计入了不同的科目核算,如生产工人计入生产成本,行政管理人员计入管理费用等,而应付福利费是从计提的工资里扣出来的,因此应付福利费在营业成本里!
车间工人的福利费?
若仍在提福利费,则计提生产工人的福利费记入“生产成本”。若企业没有计提福利费,则据实列支列入'生产成本'。 新准则下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14%计提的要求 根据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和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2006)的有关规定,对职工福利费的提取取消了原来按工资总额14%的规定,对于“应付福利费”,明确指出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由企业自主决定提取福利费或是据实列支。如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的福利费应按照计算对象列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进行分摊。所以生产工人的福利费,列入“生产成本”中进行核算。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的分录为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账户。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费;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村集体应付福利费内容包括哪些?
应付福利费是指企业从费用中提取的、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
比如职工的医疗卫生费用、职工困难补助费,以及应付的医务、福利人员工资等。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用于支付职工的非经常性奖金(如特别贡献奖、年终奖等)以及职工集体福利的,也通过“应付福利费”核算。企业在支付上述各项费用时,应付福利费即减少。
具体为:
① 职工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等;
②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③ 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人员的工资;
④ 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