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累进税率名词解释,excel超额累进计算公式?
【excel】MAX函数在个税计算实例的应用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
比如:
注释:
(1)公式在H3输入;
(2)G3为扣除“五险一金后工资”;
(3){0.03;0.1;0.2;0.25;0.3;0.35;0.45}为税率数组;
(4){0;105;555;1005;2755;5505;13505}为对应的速算扣除数数组。
这个公式的意思的是,扣除了五险一金之后的工资,减去个税起征点3500,然后乘以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而用大括号{}包起来的代表数组,所以
(G3-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返回的也是一个数组,共有7个数值(可能有正数和负数,可能全部为正数,还有可能全部为负数)。但是我们知道应缴税额不能为负数对吧。所以,最后通过MAX函数把这七个数值,额外加一个0值一起做比较,取最大值。
七级累进税率怎么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个人所缴纳的社会保险金额数—3500)×3%—0=个人应缴纳所得税金额数
超额累进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哪个更显税负公平?
全额累进税率——以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凡税基超过某个级距,即以其全额适用相应级距的税率征税。全额累进税率有二个特点:(1)对具体纳税人来说,在应税所得额确定以后,相当于按照比例税率计征,计算方法简单。(2)税收负担不合理。特别是在累进分界点上税负呈跳跃式递增,不尽合理。甚至会出现增加的税额超过增加的课税对象数额的现象,不利于鼓励纳税人增加收入。
额累进税率----分别以征税对象的超额部分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的一种。凡税基每超过一个级距时,即分别以其超额的部分适用相应级距的税率征税。其特点是:(1)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越大,包括等级越来越多,计算就越复杂。(2)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特别是征税对象级次分界上下,只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一般不会发生增加部分的税率超过增加的征税对象数额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鼓励纳税人增产增收。(3)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
由此可见,超额累进税率税负更趋向于公平合理。
超额累退什么意思?
超额累退意思是超过—定数额计提比率减少,这种随营业收入额的增加而逐步降低提取系数的方式就是超额累退方式。营业收入是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采用超率累进税率方式征收的税有哪些?
采用超率累进税率方式征收是土地增值税; 采用比例税率的税种有:房产税、契税、城建税、车辆购置税、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部分采用比例税率方式的税种(即混合使用征收方式)有:资源税(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等)、印花税(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等)、消费税(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等)、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等)、关税(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