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如何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 可靠性和相关性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可靠性要求财务人员以真实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不得虚构,也不能提前或推迟确认。可靠性要求提供的信息客观公正,披露的信息要充分,不能少报或漏报。
2、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主要是针对投资者等报告使用人而言的,它要求我们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易懂。可理解性也会体现在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上(会计报表有固定的格式,不存在理不理解的问题)。我们在报表附注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明文字“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较期初余额上升72%,主要系本期末银行存款增加所致。”银行存款是货币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货币资金增加银行存款当然增加,这种说明等于没说。
3、可比性
可比性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只有不同时期的信息可比了,报告使用者才能评价过去,分析未来。准则要求企业执行的会计政策要保持一贯性,不得随意变更就是为了可比性。另一方面不同企业相互之间也要可比,为了方便投资者分析比较,准则要求不同的企业采用相对统一的会计政策,让企业之间相互可比。
4、 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财务的专业术语,被广泛用于财务核算之中,但这个原则也是财务基础概念里比较难掌握的一个,能熟练掌握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财务高手。因为这原则的运用基于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判断能力,也基于工作经验的积累程度。
5、 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要单独确认和披露,但不是说不重要的就可以不处理或不披露了,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只要是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事项都要如实披露,重要的单独处理,不重要的可以合并处理、披露。问题是什么样的信息是重要的?准则给的答案是“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6、 谨慎性
准则要求我们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金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因为有了谨慎性原则,准则才要求对几乎所有资产都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印象中只有货币资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不用计提减值准备)。而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项目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还不能转回(防止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调节利润),这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有人说会计干长了都比较谨慎,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我们常年与数字打交道,干的是核算记录的活,但我们要核算与记录的事项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难准确无误的计量。
7、 及时性
信息都有时效性,财务信息目的是为投资者决策服务,时效性更加明显。及时性要求我们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及时确认、计量和报告,便于投资者及时使用和决策。问题是财务人员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一笔交易的确认有固定的流程,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核和审批,要收集各种原始单据,还要经过会计处理,最后形成有效信息传递上去必然会影响到时效性。现在上市公司年报要求最迟在每年的4月30号之前上报,从元月1号到4月30号整整间隔了120天之久,这样的年报信息很难说及时性有多强(所以才有了业绩快报的披露要求)。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要想及时传递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信息传递的流程进行改造,让业务信息流与财务信息流无缝对接,要在信息化建设上多下功夫。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意义?
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有助于对企业管理进⾏适度调控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管理是其开展正常⽣产经营活动的“中枢神经”,⽽在财务管理之中,会计信息则⼜居于核⼼的位置。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实效性的发挥。在企业⽣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管理者会根据会计信息所反映出来的资⾦周转与资⾦使⽤的实际状况,对企业的资⾦流动、融资等活动予以合理的调控,以达到效益提升与成本节约的“双赢”。
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的例子?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指的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比如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表达时,可能会影响到依靠该信息的使用者所作出的判断。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构成及含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
1、 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2、 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3、 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 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5、 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 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 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 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