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七个例子,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吗?
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MU)度量了从消费额外一单位的商品中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边际效用是遵循递减规律的。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如何运用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破解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即是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的一个典型实例。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当消费者连续消费某一种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能带来的效用增加量是不断减少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消费的数量太多了,如果每次消费有数量限制,没等到你不想再消费的时候就没有了,你肯定会觉得不够满足,还想消费更多,此时消费品对你有巨大吸引力。这就像吃饭一样,没吃饱的时候吃什么都是香的;吃饱的时候,山珍海味也会觉得味同嚼蜡。审美疲劳也是如此,在市场营销学里面有一种营销方法叫做饥饿营销,就是每次提高的商品数量是有限的,以此保持其对消费者的巨大吸引力,从而维持高价格和高利润。奢侈品的营销方法即是如此,它们的产量和店面数量都是严格控制的,以少而精的产品来保持商品的巨大吸引力,从而避免审美疲劳。
边际效用递减和审美疲劳说明了一个道理:过犹不及。所以凡事都得有个度。
什么东西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三个前提条件:
1、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是可变的,即技术系数是可变的。
2、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3、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且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边际报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减少的,而是先增加到一个最大值然后才减少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了一个很基本的关系。当一种投入如劳动被更多地追加于既定数量的土地、机器和其他投入要素上时,每单位劳动所能发挥作用的对象越来越有限。土地会越来越拥挤,机器会被过度地使用,从而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技术水平不变并且土地、机器和其他投入要素按照既定数量不做变化,仅仅增加劳动的投入带来的产量的变化就是边际报酬。通常这种边际报酬会先增加再减少。
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
原因有两点:
1: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2:“经济合理性”原则决定的。
该原则的含义:消费者进行购买的唯一目的是从所利用的货币资源中获得最可能的满足,按照此原则,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希望对你有帮助。
3个例子说明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举例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古老故事在很多年以前就被拍成了电影,如今更以歌曲等多种形式令人耳熟能详。人们喜爱三个和尚的故事不只是其情节的趣味横生,更在于其蕴涵哲理的深远。从经济学的角度,三个和尚的故事印证了一个规律:边际收益递减。
举例2:比如洗衣服这个工作,可以一个人专门洗,一个人负责甩干,一个人负责晾起来。三个人比一个人的产出要高得多。这也是分工的结果。但是如果变成了20个人来做的话(没有增加洗衣、甩干、晾衣服的设备),一些人就开始聊天,说笑。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从而降低了产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