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概念?
收付实现制亦称“收付实现基础”或“现收现付制”。是“权责发生制”的对称。在会计核算中,是以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付出作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凡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项,无论其发生时间早晚或是否应该由本期承担,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实现收付实现制是指的是什么?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
收付实现制是什么意思?
收付实现制,是一种收支实施机制,用于确定本期的收入和支出。根据收付实现制,无论收入取得或费用发生,只要收到或支出款项,就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而只要没有实际款项的收入,则一律不作为本期的收或费用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与联系?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是两种不同的会计记账方法,它们在记账时间和基础上有所不同。
1. 区别:
- 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一种按照责任和收益相关性进行记账的方法。根据权责发生制,收入和费用在实际发生时被确认和计入账簿,而与收付现金的时间无关。即在业务发生时就进行记录,不考虑现金的收付情况。这意味着即使现金尚未收到或支付,但只要相关业务已经发生,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仍然会计入账簿。这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执行业务过程中的实际盈亏情况。
- 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收付为基础进行记账的方法。根据收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只有在现金实际收到或支付时才会确认和计入账簿。即只有在现金交易发生时,相应的收入和费用才被记入账簿。这种方法更加注重现金流量,强调企业现金的收付能力,并且能够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偿债能力。
2. 联系:
- 虽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两种不同的记账方法,但它们并不完全互斥,而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相互补充,以满足不同的会计需求。
- 在会计报表编制中,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损益表,以确保损益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而采用收付实现制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
- 当企业需要进行内部经营分析时,可以同时运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原则,以获得更全面的会计信息。
收付实现制性质?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收现付制,在会计核算中,是以款项是已经收到或付出作计算标准,来准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是在本期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无论是否本期发生的,都由本期承担。这种核算方法,手续和核算比较简单,但不能准确反映各期应计收入和应承担的费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