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损失包括什么,1资产减值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吗?
资产减值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的范围更广,还包括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相应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抵减科目,不是损益类科目,损失和准备没有区别,是一个意思
什么叫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asset impairment loss;Assets Devaluation)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资产减值损失与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有何区别?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回答问题,先直接回答您的问题,二者都是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包括贷款和垫款的减值损失,就是贷款减值损失 belong to 资产减值损失的关系。
给您通俗的展开讲解一下,在真正介绍上述两位主角之前有必要讲一个基础知识,就是“资产”,啥是资产呢?书本上的定义是,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有点绕,说白了就是这个企业拥有的东东,包括放在保险柜里的金银细软,包括办公大楼,小汽car,桌椅板凳啥的都算,这就是一个企业的资产。而贷款这个东东,说白了就是钱,对吧,这个玩意有点特殊,这玩意只有银行体系能弄出来对吧,而银行也是个企业,就是特殊点,那也是企业啊,所以对银行来说,除了验钞机、ATM机、办公场所等资产之外,这个“钱”,也属于银行,所以钱也是银行的一项资产,甭管在哪放着,哪怕是借出去,就是所谓的“贷款”,那也是银行的东东,也就是银行的资产。所以您就能明白本文最开始的时候说的belong to的关系了,因为贷款也是资产,所以这两位主角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有了上文提到的基础知识,接下来就好理解了,那么啥是减值损失呢,定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我们再通俗的解释一下,比如你是老板,你觉得呢你有一项资产,比如说是原材料,出了点问题,完了,原来值10块钱,现在确定了,就只能值5块钱了,那损失的5块钱就是减值损失了。同样的道理,贷款放出去了,银行经过反复确认,这钱啊是收不回来了,那不好意思了,就得算减值损失了,具体起个名,就叫贷款减值损失。至于什么样的减值损失能转回,什么样的减值损失不能转回,简单说一下,一些比较短期的减值或者跌价准备可以转回,主要有存货跌价准备、坏帐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等。
不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一些长期的减值准备不可以转回,主要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
最后在讲一下“垫款”,用白话解释就是,银行为合作的企业垫付资金,当然这个垫付的动作绝不是银行自愿的,而是不得不做的,我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正常流程是银行应合作企业A的申请,向B企业开了一张承兑汇票,假设这个承兑汇票的期限是6个月,6个月到期了,按理说B企业拿着这个承兑汇票就可以向当初开立承兑汇票的银行要钱了,当然这个钱是从A企业的账户里扣划的,但是意外出现了,A企业账户里没钱,哭穷了,说啥付不出去了,结果这个银行就得硬着头皮把钱先行垫付给B,当然了这笔钱不能白拿啊,算A跟银行借的,同时计算利息、罚息,啥时候有再还,所以这笔钱(资产)也就还不上了,也得计减值损失。上述的一些内容还可以在深入讲一下的,但是篇幅有限,就简单说一下,希望对您有帮助。
减值损失是什么?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是属于损益类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贷方登记期末结转的资产减值损失,结转后该科目无期末余额。资产减值损失是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选择资产预计预计处置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二者之中的较大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