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成本怎么计算,如何计算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1.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总金额为:6000+350+130=6480元,
2.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为:200*10%=20公斤
3.实际入库数量为200-20=180公斤
4.因为是合理损耗,所以实际为购进这批货物花费的金额除可作为进项税扣除的增值税外,全部应算作入库成本,相当于你原来花6480元买了200公斤货物,损耗了20公斤,数量减少了,但你不能因此少付20公斤的钱,而且没有相关责任人给你承担这部分损失,所以只能分摊到入库的180公斤货物中去,所以实际单位成本为: 6480/180=36元,
5.相比损耗前的单位成本6480/200=32.4元,每公斤增加了成本36-32.4=3.6元。 6.你以前问过这个问题吧,这次明白了吗?
材料实际成本怎么算?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移动加权平均法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材料的单位成本通俗说就是单价,如果不需要挑选和没有发生运输等费用的单位成本就是购买时的单价。如果需要入库前挑选、运输、存储等,需要把这部分成本也加进去,分摊至每个材料,等于是材料单位成本=材料采购价格(含运费、挑选费等)/材料采购数量。
本期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期初未完工程实际成本+本期施工费用发生额-期末未完工程实际成本?
1、上述公式是计算本期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期末未完工程实际成本的典型公式,是在确认期末未完工程实际成本基础上,确定多批次、不间断、连续性投入状况下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有效计算方法。
2、举例说明,同时进行a、b两项工程,建设期间从1月1日至4月30日,其中a项目3月31日完工,b项目4月30日完工。实际发生工程成本明细账显示1月份10万元,2月份20万元,3月份30万元,4月份40万元。
3、3月31日,a项目完工。期初未完工程实际成本10+20=30万元本期施工费用发生额30万元,假设b项目未完工程实际成本为15万元,则a项目成本为30+30-15=45万元。
4、4月30日,b项目完工。4月份期初未完工程实际成本15万元,本期发生40万元,期末未完工程实际成本0,则b项目成本为15+40-0=55万元。
5、未完施工实质是已完工程的余项,是当期未完工程的累计投入,当然是累计数。
如何计算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其中,实际成本也称为历史成本,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货核算,可以通过实际成本法或计划成本法处理,与计划成本法相比,实际成本法的成本数据更加准确且无需在期末调整产品的成本。
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答案:实际成本计算公式是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法主要以以中间产品生产时发生的生产成本作为其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公式: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法则:
1、分类:实际成本法通常按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命名,包括品种法、订单法(分批法)、分步法。
2、品种法:品种法主要适合于大批量、流程式生产的企业,通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产品品种非常多,生产过程比较简单,不要求分步骤核算成本,成本核算上要求按品种简单归集和分配成本,月末通常有在制品成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