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优缺点,两次平均与一次平均的区别?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跟移动加权平均法区别主要是计算方法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它是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收入数量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平均单价,据以计算当月发出的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月收入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月收入数量)本月发出金额=本月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本月结存金额=月初结存金额+本月收入金额-本月发出金额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比较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2、移动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入库前结存金额+本次收入金额)÷(入库前结存数量+本次收入数量)本期发出金额=本期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不太适用。
月末库存怎么计算?
月末库存=期初数+本月购进-本月出库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2、移动加权平均法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