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金的作用和用途?
1、弥补亏损
我们都知道在企业发生亏损时是可以由企业自行弥补的。弥补亏损的方式可以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根据规定,企业发生亏损时,可以用以后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即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期间为五年;其次就是可以应盈余公积弥补亏损。企业以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议,而且必须要经股东大会批准才可以执行。
2、转增资本
盈余盈余公积在满足条件是也是可以转增资本的。但是,企业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也是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规定在实际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需要按照股东原有持股比例结转。而且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还应该注意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的数额是不能少于注册资本的25%。
3、分配股利
盈余公积分配股利时如果企业当年没有利润,是不得分配股利的。如果为了维护企业信誉,也是可以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的,但是必须符合一些条件;比如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时,股利率不能太高,不得超过股票面值的6%;还应该注意一点,就是分配股利后,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以上就关于盈余公积的几种用途可能对于在实务中比较少遇到,所以大家不是很熟悉。说明一下,对于盈余公积的提取本身就属于利润分配的一部分,提取盈余公积相对应的资金。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一经提取形成盈余公积后,在一般情况下不得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另外,提取盈余公积也并不是单独将这部分资金从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抽出。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无论是用于弥补亏损,还是用于转增资本,只不过是在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的转换。
为什么要设置盈余公积科目?
设置盈余公积的目的是:1、用于弥补亏损。2、转增资本。盈余公积的提取实际上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一种限制。提取盈余公积本身就属于利润分配的一部分,提取盈余公积相对应的资金,一经提取形成盈余公积后,在一般情况下不得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盈余公积的用途,并不是指其实际占用形态,提取盈余公积也并不是单独将这部分资金从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抽出的。
为什么要提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防范企业风险和弥补亏损的。所以要提取盈余公积
放在未分配利润里不是一样吗?
说起来,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这些财务上的概念还真是挺晕的。
如果不是财务专业,其实可以想简单一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公司盈利之后必须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公司的长期持续经营。
公司的利润是属于股东的,对于利润的分配,公司有较大的自助权利,那为了防止股东总是想着要分红,甚至把所有的利润都分干净,影响到公司未来的正常经营,那就有一点小限制,必须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也就是,企业必须将一部分的利润留存在企业内,成为未来的资本,而不是说赚多少钱就让股东分得干干净净。
这样做的目的还有一个,也是出于保护债权人的权利。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公司利润是债权人和股权人所共享的,虽然利润已经是扣除里利息之后的,但分红是实打实的现金流出,如果所有的现金都被用来分红,那未来债券人的本金安全可能就没办法得到保障。
盈余公积的目的?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都是企业的留存收益。但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分配,有较大的自主权。
企业如果当年实现了净利润,要按照顺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是规定的,公司制企业按照10%的比例提取,累积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后者是由企业自行决定的,经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可以提取。
盈余公积主要是用于几个方面,包括: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扩大企业生产经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