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计算方法变化,现在的新个人所得税和以前的旧个税有什么区别呢?
2019年增加了6大专项扣除,还有税率的改变是一大特色。
专项扣除许多人已经了解过了,想必很多人还想知道19年个税到底比18年优惠多少?
请先看下面图片再看解释:
(1)计算方法:同样情况下,2019年实行累计预缴预扣,专项扣除,年终奖不计入综合所得计税(可自由选择)。
2019年算法为:应发工资-专项子女教育扣除-赡养老人扣除-5000基数,再根据税率表,一下得出全年的。
同时年终奖不计入所得,除12对照新税率表,得出20%一档,计算个税,相加就是2019年度应该缴纳个税。
2018年算法:应发工资-3500基数,对应2018年税率表,得出1个月个税,乘12就是全年个税。
同时,年终奖除12,得出一个月的数额,对应税率表(月的税率表),为25%一档,得出年终奖。相加即使当年应交个税!
2.计算分析。由图片可以看出,2019年新政,专项扣除的到来,纳税者收益比较多,不加年终奖,2018比2019多交8700-360=8340,减少了95%,相当于打了不到一折的优惠!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1、直接法,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间接法,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更多会计财税问题解答,欢迎关注+私信我~每月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简单来说新个税是按照累计应纳税收入找税率的。
比如说前三个月,你的累积应纳税收入没有超过三万六千元,对应税率就是3%。
用累积应纳税收入乘以3%,减去已交个税得到本月应纳税额。
到第四个月如果累积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三万六千元了,对应税率就是10%,还要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
所以说如果税前工资每月不变,只有在变税率的那个月税后收入会改变,之后就不变了。基本上是年初交到少,年末交的多。
新个税的专项抵扣具体要求是什么?
不管你2018年过得有多“丧”,有多开心,有多少泪水和笑容,都成为了过去式——一切都要向前看!2019年,终于还是来了。而2019年的开年好事,就是新个税方案细则正式落地!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1日就已经开始实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起征点提到到5000元,且税级距也加大许多。由此一来,人们缴纳的个税也少了许多,瞬间感觉轻松许多。
而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税改革一大亮点,自然就是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方案。简单来说,只要符合这些扣除的条件,就能让缴纳的个税再度变少。月薪万元想“零个税”?还真不是开玩笑。
首套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住房租金根据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人,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额扣除……但要注意的是,个税改革的专项扣除方案里的扣除额,对应的是应纳说所得额,而不是应纳税款。
如果你每月收入1000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的话,只要家里有父母需要赡养,又有孩子在上学,再加上自己正在进修等,只要能满足政策就可扣5000元。再加上5000元的免征额,那就不用缴纳个税了。这样一来,可是减轻不少负担。
整体来看,此次个税改革还是对大多数人还是有益处的。尤其是对上有老下有小,且背负房贷的工薪族来说,真正减轻了肩上的压力。话说,既然省了那么多钱,肯定还是要花出去的。这样一来,个税改革又拉动了消费的增长。看来,此次个税改革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
2019年1月份发是按照新个税吗?
是按照新个税申报!
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申报是按照实发工资的日期计算,不考虑是哪个月的工资,当月发放当月申报;另外新个税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免征额提升至5000元;另一个阶段是出台6项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改为全年预扣预缴综合所得和半年汇算清缴。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这一项从2018年10月就已经落地实施了。
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是从2019年1月1日正式开始,2018年12月份的工资应在2018年12月计提,2019年1月申报,支付给员工后,再按照新个税法申报个税。
员工从1月1日起就可以自行下载个人所得税手机版官方软件,自行填写满足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当月企业代扣的个人所得税为预交税款,自行填写了附加扣除项目后,可在年中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多退少补税款。
所以,1月份发的工资就应该按照新个税法申报个税,如果信息采集不及时的,专项附加扣除可适当延后填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