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报酬率是指,年利化率怎么算?
年利化率是衡量一个投资收益的重要指标,通常指的是一年内的实际收益率,也可以说是足够表达一年收益状况的利率。计算方法为,将投资期限调整为一年,然后计算这一年内的实际收益率。例如,若一个投资在6个月内获得利润为1000元,则年利化率为(1000/6)*2=333.33%,表明该投资在一年内可以获得333.33%的收益。需要注意的是,年利化率并不等同于实际收益率,因为它是以一年为标准来进行的计算和比较。
内含报酬率什么意思?
内涵报酬率(IRR),又称内含报酬率、内部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0的折现率。 内涵报酬率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和现值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投资项目投资效率高低,所以这类评价指标通常是用于独立方案决策,也就是备选方案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指标特点
内涵报酬率指标的特点:
⑴ IRR是由特定的现金流量确定的。无论实际再投资多少,内涵报酬率都是确定的。
⑵ IRR的计算与基期无关。
式中:n为项目经济寿命期;r为预定贴现率;NCFt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NII为项目的净增量投资额。
IRR同时折算至第i年末时仍相等。
⑶ IRR假定各个方案的所有中间投入可按各自的内涵报酬率进行再投资而进行增值。
计算方法
内涵报酬率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逐步测试法”,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不相等的非年金形式。计算方法是,先估计一个贴现率,用它来计算方案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超过估计的贴现率,应提高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低于估计的贴现率,应降低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经过多次测试,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贴现率,即为方案本身的内涵报酬率。
另一种方法是“年金法”,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相等,符合年金形式,内涵报酬率可直接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来确定,不需要进行逐步测试。
会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影响?
会让我们变得不幸福。
先来看一个例子,有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要求根据最近所学的东西,写一篇小文章,下限1000字,上限不限。
A花了1个小时,写了1000字,拿到60分。
B花了2个小时,写了2000字,拿了70分。
C花了3个小时,写了3000字,拿了80分
D花了5个小时,写了5000字,拿了90分。
E花了7个小时,写了8000字,也拿了100分。
拿到分数后,大家展开了交流,发现E竟然写了这么多字,所以拿了100分。
可是明明老师的要求只要大于1000字,这样的行为加剧了竞争,也提高了老师给分的门槛。
如果没有D和E,可能3000字的人就能拿100分,1000字的人能拿个80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下一次布置作业时,大家都会更拼命。
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成为E,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会有F、G、H、L等人的出现。这样的无意义竞争,就是内卷,当内卷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形成了内卷化。
从这个例子,我们也能看到,内卷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内卷,还有职场中、生活中的......996,007都可以说是一种内卷的表现。
最后我认为内卷是一种无用消耗精力,边际效益不断递减甚至为负,导致投入产出严重不成回报的死循环。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了,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麻烦点赞关注,也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与我探讨更多社会现象。
名词解释什么叫内部报酬率?
内部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即某项投资处于经济保本点时的折现率。是净现值法则的重要替代。可视为项目存续期间投资者可获得的平均回报。
内部报酬率的计算方法:
1、逐步测试法
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不相等的非年金形式。
计算方法是,先估计一个贴现率,用它来计算方案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超过估计的贴现率,应提高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低于估计的贴现率,应降低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
经过多次测试,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贴现率,即为方案本身的内部报酬率。
2、年金法
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相等,符合年金形式,内部报酬率可直接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来确定,不需要进行逐步测试。
年利率百分15利息高吗?
如果针对个人信用借款来说,年化15%的利率确实不算特别高,应该在整个利率水平中算中等吧。如果针对企业借款来说那就非常高了,如果针对个人抵押担保保证贷款来说,那也是相当高了。
其实这个利率高与低,我们可以拿几个市场中常见的贷款品种来做比较。主要就是支付宝的借呗,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产品,他们的年化利率一般都在年化7%~18%之间,但是普遍都是在日息万分之3.5-4之间,这么算来,也就是差不多年化15%。
法国哲学家萨特讲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其实在以上几个主流的借款产品中,产品方也是经过了多轮测试,看看一般借款人对于利率的承受程度,也就是测试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争取实现借款的利润最大化。最后测试出普通借款人对于年化15是有承受力的,再往上走就可能认为是高利贷产品了,如往下调整,收益也就变小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网贷市场上几个主流的正规个人信用借款,产品利率都在这一区间了?
人民银行公布的放款基准利率,他只是一个参考标准,基本上所有实际发生的放款利率都是在基准利率之上。唯一能跟此基准利率挂钩的就是个人房贷,所有其他的个人信用贷款都是随着市场来定价,而不是同基准利率挂钩来定价。
在法律上针对个人借款的几个参考利率主要是年化24%和 36%。一个是法律可以保护的借款利率,一个是高利贷标准。跟随市场利率挂钩的主要是我们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如果在一个经济不断向上的时代,社会平均利润率是比较高的,那么借款利率也会相对提高。如果在一个经济形势相对成熟或不景气时代,借款利率应该是下行的。那么目前我国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一般来说是在11~12%之间,那么再加上大约1%的坏账率,整个借款成本定价在15%左右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从这意义上,我们再反看违规网贷和违法网贷的借贷成本,就会明白他们谋取的是多么惊人的暴利啊。不狠狠打击能行吗?他们这种行为会极大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做实业还有什么意义呢?所有行业不都去做放贷了?整个社会都变成了实地阶层,那么这社会也就没有未来了。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让我教你怎么看透金融逻辑和理财中的所有门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