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的是,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复核、设置与登记账簿、编报会计报表和装订会计凭证。
1、审核原始凭证
外来的原始凭证必须是合法的内容齐全的发票或收据,并有经手人、有关负责人签字,购货有验收人签字;符合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的要有固定资产验收单,维修工作要有工程决算单。自制原始凭证要批件齐备,单据和表格要清晰整法,内容齐全。
2、填制和复核
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3、设置与登记账簿
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
4、编制会计报表
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
5、装订会计凭证
月末报完表后,要及时整理记账凭单和会计报表,并装订成册,入柜妥善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所谓集中核算,是指一个单位的主要会计工作均集中在该单位设置的会计机构中进行。集中核算形式便于会计人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便于采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由于集中核算减少了工作环节,简化和加快了核算工作,有利于全面、及时地掌握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有利于节约核算的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其不足之处是单位内部各基层部门缺乏核算资料,不便于实行责任会计管理。所谓非集中核算,是指除了在单位的会计机构中进行会计工作外,单位内部各基层部门也设置会计机构,设置账簿进行明细核算。非集中核算的优点是便于单位内部各部门及时利用核算资料,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便于实行责任会计制度。其缺点是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合理分工,核算工作量较大,核算成本较高。
成本核算的万能五步法?
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更多成本核算方式,
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更多成本核算方式,
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ABC成本法
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各种计算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再此,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哪些?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就是会计的基本假设:
1、货币计量;
2、持续经营;
3、会计主体;
4、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哪些属于劳务费范围?
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1、收到劳务费收入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
2、发生的劳务费支出 借:其他业务支出(或主营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工资等)
3、提税金 借:其他业务支出(或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4、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或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注:如果劳务费不属于单位的主营业务范围,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