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退税金额怎么算出来的,外贸报价怎么算?
1. 假如你是SOHO
没有自己的公司,纯粹是工厂和客户之间的桥梁,那就要求工厂按客人要求的货币和条款报价,把自己的目标利润加上去报给客人。
2. 假如你是贸易公司
有进出口经营权,自己报关出口并申报退税,这时候就要要求工厂报含税价格,并查好商品具体的退税率,比如现行的增值税率是13%,你销售的商品退税率是13%,假如货物含税单价是1.13,那商品采购成本=1.13*1.13=1。
美元(或其它货币报价)=(商品采购成本+其它成本)/预期收款时汇率*利润率
预期收款汇率可以到中行官网查预计远期汇率,当然,也就是预计,就是可能准也可以不准,所以用于报价的汇率最好给自己留个余地。
假如商品的退税率不是13%那怎么算呢?
举个例子,商品的退税率是10%,含税采购单价仍然为1.13,那么采购成本就=1.13/1.13*1.03,因为3%是不退税的。
关于涉及退税的交易方式,我个人算利润不喜欢用百分点,习惯用一个美元赚多少人民币来算,因为这样很直观,譬如我设定我的利润目标是一个美元是赚1元人民币的,假如我做10万美元的生意,就是赚10万元,很容易计算。
关于这种算法我自己有做一个excel公式,所以每次报价直接填数进去就会自动计算,很方便。有兴趣的话关注微信公众号“兰子与贝子”留言“报价”,获取公式~~
其实报价时遇到的问题还会很多,譬如工厂报的是含税出厂价,客户要求报FOB价或者CIF/CFR甚至LDP价格,这该怎么报呢?
1)确定数量的情况下,向合作货代咨询运送这批货物的价格是多少,把运费/文件费/报关费等成本摊进单价里。
2)客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订单数量,只是想知道一个大概的价格,那就假定订单数量为最低起订量,譬如一千件,来报价。同时告知客人,这个数量所含的运费成本是多少,如果数量增加的话,成本可以降低多少,让客人心中有个数。说不定客人为了降低运费成本,而最终确定多点订单数量呢~~
3. 假如你是工厂
分两种情况,一是非自己出口,是卖给贸易公司出口,那就简单,直接成本加上利润加上增值税就好了。二是自己有进出口经营权,自己安排出口,那就是报外币给外商,就按照第二点的报价方式来。
更详细的回答,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兰子与贝子”,搜索“外贸实用技巧| 报价” 查询~
退税金额怎么算?
2019年开始的新个税计算方式中,采用了全年累计综合收入计算方法。每个月可以有5000元的免征额度,以及每个月可以享受指定申报的专项扣除免征额度。这些也许要根据期数来累计。
公式: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收入 -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费用单里累计收入的数字就是该员工当年度累计收入
费用单里的累计税额就是该员工当年度累计税额
累计减除费用 = 5000 x 当年累计月数
这是新个税计算公式,对于普通工作者来说,有哪些情况来判断你是否会产生个税多退少补呢,通常来说有下面几种
1 没有及时申报专项扣除,也就导致累积专项扣除金额小于实际值,到底多预缴了个税
2 年中更换过单位,不同单位间无法正确累积全年总收入,导致少缴纳个税
3 稿酬 劳务报酬等收入根据相应规定提前缴纳个税,需要年终汇算清缴重新计税,一般情况下会产生退税
综上来说
把2019全年所有的收入重新计算一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收入 -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注意累计收入中的稿酬 劳务报酬需要按照80%计入
外贸企业的开票金额怎么计算?
首先要确定所用汇率的时间:可以按开票当天汇率也可以按月初汇率;如果视同内销:(开票金额*汇率)/(1+17%)=出口收入;开票收入*17%=销项税如果有退税的:开票金额*汇率=出口收入
出口货物计算公式?
出口成交核算计算公式是:
1.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出口商品购进价格(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
2.定额费用:出口商品购进价格×费用定额率(5%-10%不等,由各外贸公司按不同的出口商品实际经验情况自行核定。定额费用一般包括银行利息、工资支出、邮电通讯费用、交通费用、仓储费用、码头费用以及其他的管理费用)
3.退税收入=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1+增值税率)×退税率出口盈亏额=(FOB出口外汇净收入×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
计算公式
1、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出口商品购进价格(含增值税) +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2、定额费用:出口商品购进价格×费用定额率(5%-10%不等,由各外贸公司按不同的出口商品实际经验情况自行核定。定额费用一般包括银行利息、工资支出、邮电通讯费用、交通费用、仓储费用、码头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