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笔试题库,为什么现在教育培训机构成为暴利行业?
问题的解答重点不在于为什么称为行业,有需要自然就能称为行业,而在于“暴利”二字。
教育行业无疑是第三产业,但不同于一般的服务行业。教育培训机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消费者和教育机构信息不对等。不同于一般行业的信息不对等,教育行业尤其严重,因为所谓的消费者也就是家长,并不是使用者,使用者是他们的孩子,也就是学生。家长并不能知道自己花的钱能带来如何的体验,只能通过孩子的话来了解,教学的情况。而孩子的话有时候是不能全信的,有些很会哄学生的不良教师,即使不教授任何知识也能让学生赞不绝口。家长唯一能够体验服务的时刻大概就是发榜或者期末考试的时候,而这时,为时已晚。铺天盖地的广告,将家长吸引到了所谓的名校,这个时候高昂的学费也就在所难免了。而教育机构通常收入最高的并不是讲课的老师,而是招生人员,培训机构通常让家长一次性交纳几万元,然后按照上课的次数扣费,有些只要补10次课就能掌握的内容,被排出20节课,30节课。我在前年的教的一个通化的学生,从2月到6月,仅4个月的时间,所有的课程都是一对一教学,学费交纳了近150万。(据我所知,教育机构的所谓的顶级招生人员的收入通常是每天需要讲课的讲师的三倍到五倍。)
第二,教育的时效性。每年的课程分为上下学期,而临近升学的下学期,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高考为例:每年的三月到六月,每一天对于高考的学生都是无比珍贵的。每年这个时候,高考补课的教师的收入也随之增加。而成熟的高补教师就是那么多,价格增长也就很自然了。但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按课时收费的,培训机构却是按人头收费,所以培训机构成为“暴利”。
最后一点,其实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暴利”的真正原因,不过别人不敢说,这个原因就是“教委”的监管。大家也许会纳闷?为什么?因为教委不允许在编在校教师开办补习班,不允许在职教师在外补课是我认为“暴利”的真正原因。
先举两个例子:
一、1920年,美国禁酒法令生效: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21岁以上的人才能买到酒,并需要出示年龄证明,而且只能到限定的地方购买。
酒不让公开卖了,谁还敢卖?谁能走私?黑帮啊。从这一天开始,贩卖私酒成为暴利行业,一直禁酒令被解除。
二、中国的很多朝代盐业都是官营的,也就是只有官家才能销售,皇帝规定其他人不得销售,由此却催生了古代的暴利产业。贩“私盐”从推翻唐朝的黄巢到推翻元朝的首领张士诚都是当时的大私盐贩子。造反是需要本钱的,可见古代的私盐之暴利。
明白了么?教育如何成为“暴利"?大部分老师不敢补了,剩下的就是胆子大的,但“高风险”必然要求“高回报”。贴个新闻:
28名学生,每人15000,24天课程。28×15000÷24=17500/日
日薪17500,怎么样?“暴利”产生了!!!
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位班主任是不是自己讲课,这条新闻没有明说,但初高中学校班主任在假期的时候开办假期补课班的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有些班主任更是做起了老板,自己根本不用讲课,聘请外边的老师讲课就可以,坐着数钱。说一个亲身经历的:笔者前年暑假参加的一个小学班主任办的假期班,2居室的民居,每名学生每节课收费100元,10多个学生,(每名补课的学生所补的科目不同,上课的人数也不同)找来的老师每节课180元,一节课,这位班主任净赚1000元,一天大概赚8000,一个假期赚多少?大家自己算算吧!
而随着教委更加严令禁止教师去外面开办课后班,普通老师是不敢出去办班补课了,还敢出来的补课的老师更是水涨船高,据我所知,我所在的这座城市,还敢出来补课的校内教师,一对一的补课,没有人收费低于1000/小时。还不是谁都可以补,需要人情,关系好的,确定没有任何风险的,老师才愿意给你补课。那想让孩子提高的成绩的家长只能出高价去外边的培训机构补课。而有些不正规的培训机构(其实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又都打着“某某学校的著名教师”的招牌去招收学生。既然是“名校名师”那高收费也就是理所应当了,但这个包装出来的名师并不能因此多分一杯羹,大部分利润有都留在了培训机构,这个时候所谓的高价也就不是高价了,对比校内老师的收费,培训机构的价格简直平价。暴利!暴利!暴利!
各位对长春的消费水平有怀疑啊?认为深圳达不到,广州达不到,长春就达不到了?来贴个新闻?
至少在长春和北京,我肯定1000/小时是可以达到的。
没错,长春,比房价,比GDP,比消费水平各方面都没有广州深圳高,但教育的消费真的很高,但如果各方面消费水平都不高,只有补课的费用高,您说,是不是暴利?
选调生考试难吗?
报考选调生的条件比起其他公务员来说,严格了很多:党员、学生干部、应届毕业生或者大学生村官、学习成绩比较好等!正因为这些限制,甘肃中公教育选调生小编反而认为,比起他公务员考生要容易一下,一下是历年甘肃考选调生的一些数据:
2018年甘肃省考比例是:【截止3.20 17:30】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统计:共有52723人报名,竞争比达17:1
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公务员考生,选调生考试竞争还是比较小的,甘肃选调生还没有面试,但是都是强者,所以要更加努力!
想让孩子考税务局或财政局公务员?
在公务员队伍中,税务局和财政局都是佼佼者,若能二选一,鄙人建议还是选税务局吧!这是因为:一、从隶属关系看,税务局属于垂直管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央军”,其虽然说也接受当地政府的领导,但在人事任免或调动、业务工作开展等方面,还是由上一级的主管税务部门直接决定的。一般来说,县一级税务局领导班子由市一级的主管税务局任命,市一级的税务局领导班子由省一级的税务局任命,仅报送所在地政府知晓只可。税务员队伍相对稳定。而财政局则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其领导者由地方组织部门(党委政府)任免,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相对于税务局变化较大,流动性较大。因工作等各方面需要,组织部门可以随时提拔或调动财政局人员到别的部门任职或从事其他一般性的岗位工作。二、从待遇上来说,税务局的待遇更好些。税务人员都有特殊岗位津贴,工资由上面发放,而不是由当地财政支付,一般来说,同级别的工资额上,税务局要比当地财政局略高一点。财政局人员的工资由当地政府支付,而在一些较贫困的地区,当地政府经济拮据,公务员的经济待遇当然也要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税务局人员工资却不受当地收入的影响。三、从晋升机会来说,在税务局工作更有机会晋升、提拔。因为税务局的人员相对稳定,又是垂直领导,一般来说,除了省一级和市一级的局领导班子,有极少数从外部门任命进来外,几乎青一色的都是从内部直接提拔。而财政局人员的提拔、任命,是由组织通盘考虑,选才范围更广,竞争更趋激烈等等……综上所述,笔者建议二选一,就选税务局,不知诸位同意我的观点否?(原创回答!)
有615个人竞争?
考了四次才上岸的我,觉得真是难的一批。
如果不是进过几次面(觉得自己多少有丢丢可能性,准备那么久了放弃又不甘心),不然真的早就放弃了。
我在考完第三次就开始投简历,投银行吧,银行要经验,不然就是销售性质的推信用卡,还有很多公司是起了一堆漂亮的工作名字,但是其实本意都是再找销售。但是真的,就差没投外卖员了 (没有说外卖员不好的意思),做销售感觉确实没时间复习了(说到底还是不想放弃)。
那时候今天亲戚家的孩子考上了研,明天邻居家的二狗子考公进了面,我妈开始怀疑我是不是真的没希望 ,我爸虽然还支持我,但还是希望我找准自己的定位,别冲好地方了,乡镇啥的也要试试。
都说备考是一个把书从厚读薄再从薄读厚的过程,可说这个过程,我用的时间太长了,也踩过了太多坑。
总结了一下备考的经验:
上岸=方法+努力。在你选择好自己的备考的目标之后,找到了备考的方法,努力才会有意义。否则,你就是在机场等一搜渡你上岸的船。
我的备考经验是可以保证你上岸的,前提是,你在备考的时候要认真对待!
Chapter 1:提升公基的这些工具
1. 中公公基教材
教材这方面没有什么可挑的,大纲内容都差不多,看的就是内容排版什么的。我买中公的教材纯属因为它打折,而且中公的知识点还是很全面的,就是作为一个理科生去学习公基这些知识点真的很头疼,太多地方需要记忆的。不过,教材对于重难点的标注还是很清晰的,也会用表格进行分析对比,算是比较方便的资料了。
2. 秦叶事考红宝课
要说记忆公基知识点这一块跟着它学准没错,效果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好。秦叶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会把重难点拆解的特别细化,跟着理解之后自然也就不难记住了。老师在讲新知识点的时候还会和旧的内容相结合,中间还会穿插着真题进行实战练习。我每次在听课的时候,根本不用死记硬背,只要跟着老师的节奏去学,就能把内容给记在脑海中了。
3. 中公历年真题汇编、华图6000题
中公买的是套卷,我买了不止是本省相关的真题卷子,还有联考的真题卷子,基本上都能找到,而且解析答案也很容易理解,挺好用的。
华图的题册还是很厚的,按照每个模块知识点进行分类,出题的质量还是挺高的,适合进阶使用。
4. 中公、粉笔app
这两个机构的app都有题库可以练习,还是很方便的。我之前有一段时间就想着用软件做题,顺手、方便,但是回归到真题卷子的时候,就会觉得吃力,手写答题和手机答题还是有区别的,作答方式不同,区别也就非常大。还是建议大家用纸质资料答题,app在碎片化时间使用最好。
5. 时政积累
人民日报、学习qiang国,这两个平台的新闻都很官方,也和国家的新闻相关,可以快速积累不少新闻热点。我考试的时候遇到一些考时政的题,很多都是在看这两个软件的过程中积累的。
Chapter 2:备考的计划安排
第一个阶段:打基础
我是先把中公公基教材过一遍,明白公基考查的整个框架,把自己不明白、难掌握的部分圈起来,之后听课复习的时候重点复习。
看完教材我就进入到听课阶段了,我把秦叶事考红宝课的讲义打印了出来,每天按照计划听秦叶课程,我一般都是上午听,下午做题练习。
我在上课的时候补充的内容都整理在了讲义上面,对备考有很大的帮助的,看完一章就刷中公题库里边对应模块的练习题,巩固新学到的内容。
每天晚上睡前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点在脑海中过一遍,第二天起床再重新回顾一遍,这样能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效果,也确定自己真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点;每天早上留十几分钟的时间把新闻过一遍,了解时政热点,顺便用粉笔的app做两组题及时巩固下。
第二个阶段:强化学习
我每天都会过1-2个模块知识点,有不熟悉的马上翻看之前整理的笔记或者是快速会秦叶视频课,把知识点加强学习,知识点还是要反复记忆的,毕竟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运用;
每天刷题,按照板块一个一个的来刷,熟悉每个部分的出题类型,提高自己的做题的能力做完一个模块知识点的题,同时进行回顾总结。每个周末中公、粉笔都会举办模考大赛,如果你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线下的去感受一下。
在这个阶段,遇到的错题要及时的总结整理,这个点非常重要。特别是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抄到错题本上边,按时进行复盘。
第三个阶段:冲刺学习
我在最后的这个阶段,是真题卷子搭配着题册进行练习,我基本上是每天做一次总结,检查错题,了解错题原因。分析清楚自己的错题原因,找一些自己的问题,然后再用题册进行专项提升。
在临考前,我都会按照考试的时间,掐表练习,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适应考试的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时间允许的话, 把秦叶课程以倍速的方式过一遍。来不及的话就把笔记过一遍,保证对每个知识点的熟悉度。
Chapter 3:备考时的tips:
1. 建议先难后易。例如先学法律和经济,再学政治,然后其他,而且比较难的部分,分值也比较高;
2. 用灵活的思维对待考试∶要学会猜题,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可能出题的,所以要找出重点,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3. 公基的考查方式一般会比较偏向知识型的,所以基础知识要反复记忆,不要死记硬背,理解之后再记忆就会容易非常多。
4. 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刷刷题或者是看看时政。
Chapter 4:各模块学习感受:
1. 法律,我承认法律是比较难的,因为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难记住。我在备考的时候对法律也没有什么基础,每天都在安慰自己当做积累知识了,并且跟着秦叶老师用思维导图去2. 记忆,才把这一块拿下。
3. 政治,这个部分的内容在学校都学过,可能你也忘了差不多了,在备考的时候跟着老师、教材进行回顾就可以了,同样用思维导图去记忆,把每个内容分成支点记忆,重点就是多刷题了解,会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考查。
4. 时事就用前面推荐的两个app,这就够了,能积累多少能记住多少看自己的对新闻的幸福吧,有一些机构也会整理一年的要闻,大家可以在网上搜搜。
5. 文学常识,基本就靠积累了,一个方法是靠机构整理,另外就是看一些文学、名人相关的内容,考试能蒙就蒙吧。
6. 科技,还是关注国家的科技创新相关的项目,越新的内容越好。
7. 写作,由于高考过后,好几年都没写过作文,刚开始我也挺懵的,只能跟着老师学习如何定题目,写开头,写论点论据,段落间如何连接过渡,如何结尾等内容,有一些内容可以背下来,多练习多运用,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
Chapter 5:备考要你得注意这些
1. 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毕竟备考的过程是非常枯燥的,刷题遇到瓶颈期也非常容易打击自己的自信心。我在备考的时候就参加了不少备考的群,每天都有人打卡,说自己坚持不下去了,不过也是发泄一下,最后还是要坚持下去才行。我也有这样的状态,但最终我还是挺过来了,才是最值得的!
2. 要积极了解历年考情。了解历年真题的考查情况对自己备考非常有帮助,能帮助你在复习的过程中了解考查的重点,考试的题型变换等等。同时,通过对历年考情的分析也可以大概推测今年考查的趋势。
3. 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复习的周期比较长的话,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规划,我在前面也讲了我三个阶段的学习安排,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调整。另外控制好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去学习,健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4. 要有一个好的复习方法。公基的特备就是知识点杂且多,所以掌握这部分的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跟着秦叶老师梳理好完整的框架,理解了知识点之后再去记忆。
希望我的经验能带给你帮助,
最后,我想请你帮我三个忙:
1.学习!!!
2.努力!!!
3.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_-)
公务员考什么?
公务员考试主要包括国考、省考、选调生。
一、国考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由招录机关负责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工作,部分招录机关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面试包括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半结构化面试、结构化小组面试,主要形式为结构化和无领导。
二、省考
省考由各省份单独进行组织招考,所以在考试内容上会有所差异,具体要以考试为准。以广东省考为例!
笔试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和审计机关“审计专业类”职位加考专业科目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应用、资料分析等内容。《申论》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面试由招录机关负责,面试采取结构化、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进行。
三、选调生
选调生也是公务员考试的一中,也是各省份单独进行招录,所以在考试内容上会有所差异,具体要以考试为准。以广东选调生考试为例!
笔试共2科:综合行政能力测验、思维能力测验,各占笔试成绩的50%。从近两年广东选调笔试试题来看,这两科其实是把省考的行测能力测验进行分卷考。
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或结构化面试等方式进行,部分职位还需进行专业测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