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计算器在线计算器,怎样知晓社保个人账户累计金额?
我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估算法;第二种,到社保部门查询法;第三种,网上查询法。其中第三种网上查询法中具体的支付宝本地服务查询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下面逐一讲解查询方法和分析优缺点。
第一种方法,估算法。根据经验,并进行了简单的验证。做出了估算公式如下。
用上年度的的个人平均工资,也就是当年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度这两个数字作为参数进行计算。
当年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有单位的一般为8%)×12个月×缴费年限×(0.25至0.4)
当年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有单位的一般为8%)的结果为当月个人账户金额。
当月个人账户数额×12个月为年个人账户金额。
年个人账户数额×缴费年限×(0.25至0.4)为个人账户累计金额。
其中0.25至0.4为一个常数,取一个常数,取常数的原则为15年取0.4,30年为0.25,15年至30年从中估算一个大于0.25小于0.4的数额。
优缺点: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估算出个人账记累计金额。缺点为结果不精准,有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比较大。
第二种方法,到社保部门查询。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参保地社保经办部门窗口查询。
优缺点:比较麻烦,要出门到社保部门,如有空闲时间还可以,如果上班比较忙还需要请假耽误正常工作。因为涉及个人信息,他人代为查询,社保部门可能不会允许,而且有些地区社保部门因为网站设计的问题可能不能直接有效地查询到结果(你可以怀疑,但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优点是如果能查询到,一般结果都比较精准。
第三种方法,网上查询法。网上查询法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网站查询法,另一类是社会网上查询法。
官方网站是指社保部门开发的网站,比如人社部网站、各省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大厅、12333社保查询网、政务服务网等网站及各类官方APP。
一类:官方网站查询法。
下面分别是人社部网站、河南省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大厅、12333社保查询网首页截图。
以上网站注册、查询比较方便,如果查询不到结果,网上会提示查询不到的原因。
各种官方APP在此不作介绍。
另一类,网上查询方法为非官方的社会网上查询法。
主要有微信、支付宝待APP查询法。
通过微信、支付宝查询具体还有多种方法,因为这两种APP嵌入了很多小程序以及公众号等,这些小程序也有官方和非官方的。下面以支付宝的本地功能为例进行演示查询。
首先确定支付宝已经绑定了社保卡。具体不再详细说明。
打开支付宝,点开“更多”,在“便民生活”有个“城市服务”,接着点开,你会看到“办事大厅”里面有个“社保”的模块,再点进去你就会看到“社保查询”这个模块。
接着找,点开“社保查询”往下翻,还会看到一个叫“社保查询”的模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找的模块。点开之后就会看到以下几个模块:人员实缴信息查询、人员欠费查询、养老账户信息查询、人员参保信息查询、人员基本信息查询、 居民养老缴费明细查询、居民养老账户信息查询。
你是在公司参保的或自由职业身份参保的,最后两个查询应该用不上了,其中第三个模块--养老账户信息查询是一个重要模块。
点开养老账户信息查询最顶端会显示“养老保险账户余额”,这个余额就是个人账户累计金额扣除已发放金额。如果查询对象是在职人员,则发放金额为0,余额=个人账户累计金额。
这些方法哪个最为实用?哪个最适合你?找到了吗?
如果你还有其他方法,或更方便的方法可以留言分享给大家哦。
各位朋友,如果您有比较关心的话题或意见建议,请给我留言。感谢您的关注。2021年最新养老金计算方法出来了?
每月五千元花食无陇,但如果买房买不起大病看不起中档养老院住不起并不是富有,在北上广也是低收入者。
养老金前十年在事业单位交的?
题主的问题没有假设,说明是现实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题主的问题或许让人们很疑惑,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014年10月才启动,你却20年前就缴了10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也就是说你在89年至99年就已经缴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只发生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我们县就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县,我们县在1997年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纳入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试点,合同制身份人员必须从86年10月开始补缴费,之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干部、固定工身份必须从92年1月开始补缴费,之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如果你是合同制身份的话,89年至99年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很正常。
至于你的养老金怎么计算,根据国发[2015]2号文件精神和当地试点政策,需要将你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转移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缴纳10年费的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到企业,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把你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合并后,养老金会严格按照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
你前10年是事业身份,缴的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后20年缴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说明后20年已失去了事业身份,那么你就只能将事业转企业了,绝对不充许将企业再转事业,这一点一定要清楚。
个人连续缴纳26年社保?
个人连续缴纳26年社保,60岁以后能领多少钱?如何计算?由于你没有提供任何基础数据,而只有缴费年限这个数据是无法计算你的养老金的,根据我的经验来推断,应该是在每月2000至2500之间,当然主要还是要看你的缴费指数。
其实60岁以后能领取多少养老金,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一套经过多次验证,反复测算得出的一套科学的计算方式,但是这个计算方式是需要具体数据来支撑的,如果没有准确、具体的数据,要给你说你60岁以后能领多少养老金,这只有参考价值而没有实际的的价值。在我们领取的养老金中,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需要不同的数据才能准确计算。比如基础养老金,其计算方式退休时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加上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之和,除以2以后得出的平均值来作为计发基础养老金的基数,按照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基础养老金有两个数据是必要的,一个是退休时上一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一个是自己历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比如重庆市2018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469元,那么如果在2019年在重庆办理退休,职工月平均工资5469元就是一个基本的数据,如果历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每月6000元,那么二者之和就是11469元,除以2后的平均值就是5735元,按照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那么每缴费一年的1%就是57.35元元,缴费26年就是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为1491.1元。
对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基本的计算方式就是个人账户资金总额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其中个人账户部分包含了自己缴纳的8%,这个8%是按照月数计入个人账户的,除了自己缴纳的本金以外,还有本金所产生的的记账利率。记账利率并不是普通的银行存款利息,而是通过社保基金理财后所得产生的利率收入,比银行存款利息要多很多,一般可以达到6%到8%左右,通俗点如果个人账户有1万元,每年产生的记账利率就是800元左右,如果个人账户有10万元,每年的记账利率为8000元左右,所以这个利率水平是相当高的,退休时就是根据个人账户的本金和记账利率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这个计发月数就是60岁办理退休为139个月,55岁退休为170个月,50岁退休为195个月。个人账户越高,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更高。
综上所述,个人连续缴纳26年,到了60岁以后能领多少养老金,由于没有相关的基础数据,所以是无法准确计算出每月能拿多少养老金,但是参考这几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二三线城市办理退休,每月养老金最低在2000元左右,最高在2500元左右。
退休社保怎么计算?
退休社保怎么计算?这个问题涉及面实际上非常广的。
目前我们国家的退休有三种退休方式,企业退休、事业单位退休和普通城乡居民退休。
这三种退休待遇有一部分相同点,就是退休待遇的都是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这三种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完全计算方式相同,都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计发月数表全国统一,50岁退休是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基础养老金是有地方政府和国家补贴构成。标准各地不统一,国家最低标准是88元每月,北京上海地方政府补贴程度很高,北京达到了710元每月,上海市是930元每月。
职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014年10月,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基础养老金计算方法跟职工养老保险完全一致。
不过为了保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待遇顺利过渡,还使用十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办法比较。
国家对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企业工人,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的事业单位人员,为了弥补他们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会额外给他们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各地方不同,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都是根据当地最初经济情况确定的。
除了过渡性养老金之外,事业单位还有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受国家的职业年金管理办法调节,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机制。可以用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按照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方式,每月领取。企业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企业年金制度,国家2018年2月实施了企业年金办法。
所以,我们的社保计算是非常复杂,麻烦的。而且具体因素很复杂,很难有准确的结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