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增值税税率表,那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成交价格如何确定才合理?
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由16调整为13,10调整为9,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要求降价的声音。那企业到底应不应该降价呢?
降税3%自然不是降价3%这么简单的。
一、降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这涉及价格与增值税的本质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其实都是含税的价格。
比如一个水杯,卖116元,其实他是100元的价格+16元的增值税。这样说,税率调整后就应该降价呀,变成100元的价格+13元的增值税。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的。
举例说明:
A工厂从M企业采购原料50元生产水杯,80元卖给B超市,B超市将水杯100元卖给顾客。(价格均不含税)
M企业缴纳增值税50*16%=8;
A工厂缴纳增值税80*16%-50*16%=4.8;
B超市缴纳增值税100*16%-80*16%=3.2;
一共缴纳增值税8+4.8+3.2=16,正好是100*16%,最终含在了顾客购买的价格内。
如果税率调整16变13,M企业、A工厂、B超市的不含税价格均不变,那么增值税就变成了6.5+3.9+2.6=13。
按理说,国家少收的这3元增值税最终应该由消费者享受,商品价格降低,各中间环节的利润是不变的,只是企业少交的税款让现金流增加了。
但是,实际情况是每个行业的产业链都非常复杂,每个环节不可能都同步调整,这就会阻断税收红利流向消费者。如果某个中间环节含税价格不降低,那么他就会节流一部分税收红利。因此,现状是大家都不愿意降价。
二、成交价如何确定,才更有利呢?这就不单单是税率调整的问题,跟企业的议价能力有关。
大企业hold的住,有话语权,小企业没有话语权想保留业务就只能忍气降价,把税收红利拱手相让。
总体而言,降税率前,签订合同,销售方应以签含税价合同为好!购买方以签订不含税价税为好!
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含税金额中,包括不含税销售额和税额,不含税销售额与税额的比例为税率(3%)。所以,可以列等式为:1、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税额2、不含税金额*税率=税额这样,以上两个等式,可以推导出:税额=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含税金额-税额/税率即:税额+税额/税率=含税金额其中,税率为3%即:税额(1+1/0.03)=含税金额税额=含税金额/(1+1/0.03)=含税金额/1.03*0.03
拓展资料: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
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正式实施,原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适用13%税率的全部降至11%,这个调整会涉及农产品、天然气、食用盐、图书等23类产品。
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的税率、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的退税率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增值税普通发票13税率咋回事?
2019年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现增值税率降至13%。对于票据开具方来说,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没有不同,所需要记入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是相同的,会计处理也是一样的但对购方来讲,取得增值税专票可以认证抵扣进项税额,取得增值税普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2018年1月中标工程?
合理,因为这个税务税率变动,是任何人都不能随便约定的,也不能不执行,随意开发票,税局老师没有合理依据是不会让开的。
运输企业一般纳税人开普通发票税率是多少?
👆开具运输发票的 税率3%或更低(小规模纳税人)合法合规的,增值税发票换钞票。一般纳税人开具的税率是9%,这个是根据2019年最新的税率的哦。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9)9规定运输业适用9%的税率。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以下均是适用一般纳税人9%税率的行为: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