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税收,富士康每年向国家交税有多少?
在高调宣布大幅加薪之后,富士康迁厂的消息也不断接踵而至。不少地方政府把富士康看成是“财神爷”,纷纷在吸引富士康上各显其能。郑州当地一位政府官员曾向媒体表示,为了引入富士康,政府在税收、土地供应、用工服务等多方面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其实,地方政府纷纷给予优惠争相拉拢富士康,无非是看重了富士康所能带来的税收和就业。在就业上,富士康的工厂的确是容纳了大量劳动力。但是,富士康能给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吗?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曾表示过,富士康对深圳本地财政并未贡献多少。实际上,富士康不断在集团下设立子公司,就是为了能充分享受大陆对台商的优惠政策。而据税务部门的公开数据显示,鸿富锦作为富士康的主体,2009年纳税59995.52万元,在深圳828亿地税中只占0.7%,相比之下,华为当年的纳税则是226249.98万元。可见,白纸黑字的数字终把富士康“纳税大户”的形象彻底打出了原型。原来,富士康就是一直在这么糊弄着国人,让无数原以为富士康做出多大贡献的人们目瞪口呆、失望不已。而要说富士康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估计就是打造出了中国成千上万新时代的“包身工”而已。富士康如今另觅“佳园”安营扎寨不是准备去给当地做贡献的,而是要去继续享受“喝的是奶,挤的是草”的神仙日子。
为什么深圳开票都是加12个点?
深圳开票加12个点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1. 税收规定:深圳的税收规定可能要求企业在开具发票时,必须按照所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开具发票,这个比例可能为12%。因此,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将销售额增加到相应的点数,以开具符合规定的发票。
2. 成本考虑:开票加12个点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利润,因为增加了成本,所以企业可能会选择增加销售额来提高利润。
3. 营销策略:有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增加开票点数来增加客户的信任感,让客户更加愿意购买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解释,具体的原因可能因企业、行业、政策等因素而异。如果需要了解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
深圳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1、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新所得税法规定经济特区的所得税税率也是25%。
2、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
3、据原企业所得税法,设在经济特区的企业都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企业近30%的所得税率;而高新技术企业等国家支持的产业还能在15%税率的基础上获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
深圳市药品比其他市要贵两倍是怎回事?
深圳市药品比其他市要贵两倍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例如:
1. 税收:药品价格通常受到税收的影响。在深圳,药品的价格可能比其他城市更高,因为深圳的税收可能比其他城市更高。
2. 生产成本:药品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和维护等。由于深圳的生产和制造业的成本可能比其他城市更高,因此药品的价格可能比其他城市更高。
3. 市场因素:药品的价格还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需求、竞争程度、药品的质量和品牌等。由于深圳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市场因素可能比其他城市更复杂,因此药品的价格可能比其他城市更高。
4. 政策因素:政府的一些政策也可能对药品价格产生影响,例如药品的招标政策、药品短缺和供应限制等。
深圳市药品比其他市要贵两倍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如果要购买药品,建议了解当地的药品价格和政策,并进行比较,以确保获得合理的价格和高质量的药品。
深圳的企业外流那么多?
最近几年有关深圳企业外流的事情一直引起大家的极大关注,前几年深圳实施腾笼换鸟政策,着重进行产业升级调整,逐渐淘汰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然后为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腾出空间。
所以过去几年之间有很多企业开始搬离深圳,而这些搬离深圳的企业当中,不仅有一些低端制造业,还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最近一个多月时间已经先后有两家大型科技外资企业搬离深圳,第一家是全球最大工具类生产商之一的斯丹利,第2家是生产电子元件的日本东升。
在这些企业搬离深圳之后,很多人都开始表示担忧,甚至有人预测,一旦未来有更多的企业搬离深圳了,真正的GDP增速将会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出现下降。
但是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实际情况来看,深圳的GDP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总体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但是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GDP仍然取得了2.6%的增速,这个增速在全国一些大城市当中算是比较快的了。
那为什么在大量企业外流的情况下,深圳GDP仍然取得这个成绩呢?这个GDP增速是不是真实的?这里面到底有没有水分?
事实上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只关注深圳企业外流,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深圳引进的企业,过去几年我们不否认确实有很多企业离开了深圳,这些企业既有一些低端制造业,也有一些信息技术产业,但从整体来说,深圳引进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比外流的企业要更多。
比如12月8日,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在深圳和8大海外分会场同步开启。 本次大会共洽谈签约项目超240个,预计投资总额约7800亿元,会上共有荷兰皇家飞利浦创新中心,英国阿斯利康-康泰新冠疫苗研发及生产基地等4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项目均是针对深圳产业发展导向而重点引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金融、商贸流通、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高端项目。
除了外部引进之外,深圳内部也有很多企业在诞生,比如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净增企业达到16.2万家,这个增量是非常庞大的,目前深圳仍然是全国企业密度最大的一个城市,拥有的企业主体也位居全国前列。
从整体来说,深圳每年新增的企业数量实际上要比外流的企业更多,而且深圳新增的这些企业大多都是总部经济以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还有服务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制造业外流带来的GDP损失。
而且未来我相信仍然会有一些制造业离开深圳,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业企业落户深圳。
毕竟相比其他城市来说,深圳在产业链、人才、融资、政府服务、自然环境、政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比如现在深圳为了吸引一些大企业落户推出了很有吸引力的奖励措施,这些奖励措施涵盖直接现金奖励、租金补贴、人才补贴、住房补贴、科研奖励、税收优惠等等,也正因为奖励的力度非常大,所以最近几年深圳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甚至有不少大型企业都将总部设在深圳。
这些企业的引进,未来仍然可以支撑深圳GDP保持较快的增长。
不过对于深圳来说,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土地紧缺以及高房价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对于企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目前深圳的工业厂房租金非常高,有很多地方的租金都达到35元以上每平米,这个租金要比周边的东莞惠州高10元以上,这也是直接导致很多制造业搬离深圳的主要原因。
如果不能解决企业用地和租金高这些问题,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搬离深圳,与此同时深圳在引进企业的时候难度也会更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