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福利费计提分录,职工福利费从哪提取的?
一、福利费是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14%提取,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的费用。 二、新会计准则取消了 应付福利费科目,福利费不用提取了。 1、如果执行新 会计准则, 会计分录:
(1)发生福利费支出时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费 贷:现金等 (2)月末,分配时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 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费 (3)结转损益时 借: 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福利费 2、如果执行原 企业会计制度,福利费可以提取,也可以不提取。
(1)如果提取,按以前 会计分录做。
(2)如果不提取,发生的福利费支出,直接计入“ 管理费用--福利费”科目。
外购商品用于职工福利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购进时: 借:库存商品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使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期末计提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外购的货物假如做视同销售处理,那计税基础可以参照购价,抵掉相关的进项税后,实际增值税负仍然是零,为简化处理,故直接做进项税转出即可; 如果是自产的和委托加工的货物,因为中间已经有人工,辅料等成本的加入,故需要统一做销售处理,以均衡税负。
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和职工个人福利账务处理有区别吗?
个人福利和集体福利会计处理方法一样,下面分外购和自产两方面:
一、外购货物(生产企业指外购材料、商业企业指外购商品)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以及非应税项目的,作进项税额转出。用于捐赠、抵债、分配利润、换取非货币资产或非应税劳务、投资等方面的,应当计提销项税额。
1)企业决定以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货物成本+进项税额)
2)实际发放外购货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外购货物时涉及的运费,且已按运费的7%计算并确认了进项税额的,在发生上述业务时,应将该进项税额一同予以转出。
二、自制货物或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非应税项目、捐赠、抵债、分配利润、换取非货币资产或非应税劳务、投资等方面的,都要计算销项税额。
1)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货物公允价+销项税额)
2)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货物公允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公允价×增值税税率)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货物成本)
福利费比例是多少?
职工福利费指企业按照规定提取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企业可以根据职工的工资总额的14%来计提职工福利费。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福利费包括1.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实际支付的定期补助和临时性补助。包括因公或非因工负伤、残废需要的生活补助。2.集体福利的补贴,包括职工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与收入相抵后的差额的补助,以及未设托儿所的托儿费补助和发给职工的修理费等。3.职工医药费:职工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死亡待遇。如果执行原企业会计制度,福利费可以提取,也可以不提取。如果提取,按职工福利费会计分录录做。如果不提取,发生的福利费支出,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福利费”科目。职工福利费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职工福利费(按人员所在部门入账)。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个人代发员工奖金如何做账?
可以这么做,但如果本月发放的奖金+工资,超过了个所税扣除标准,就应该纳个所税了。发放时,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现金
如果某人的奖金+工资超过个所税扣除标准的话,应计提该员工的应交个人所得税:
借: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XX员工)
贷:应交税金-应交个所税
结转时,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福利费
下个月再发工资的时候,应该向该员工扣除掉上个月已经代扣代缴的个所税: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XX员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