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计算器使用教程,事业编考试单位对计算机等级没有要求?
一般事业单位考试笔试之后,如果笔试通过会有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的时候可能会需要您提供报名时该职位所要求的相关证件原件,如果无法出具相关证件,可能会影响到您的本次报考,建议最好致电咨询一下招考单位。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和高级都有什么资格认证?
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和工信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不是等效的。人社部发的是资格证书,职称评审时需要的;工信部发的是技术证书。
工信部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是水平考试,是测评你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技术职称,是工信部与人社部共同组织的。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的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是资格证书,表示你有干这件事的入门资格。技术资格(水平)证书含金量高,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含金量低。简单来讲前者技术证书,后者是劳动证书。
计算机装调员含金量?
是计算机安装调试的上岗资格证书。计算机安装调试主要内容是负责把顾客购买的各种电脑配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电脑;然后再对已经安装完毕的电脑进行系统的安装,各种常用软件的安装,等等,最后在对电脑进行各种调试,比如调整合适是分辨率,显示器显示颜色,等等进行测试和调整。可以作为上岗的一个资格证件,属于技术类的资格证书。用途感觉不是太大,一般有技术就可以了,主要还是计算机等级证书实用些。
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
养老保险平均缴费指数是计算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的重要参数之一,和养老金待遇成正比。
除了平均缴费指数,退休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累计缴费年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等也是计算养老金待遇的主要参数。
这些因素中,平均缴费指数、退休地区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和累计缴费年限对养老金待遇的影响更大。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适用无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
如果是在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参加工作,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退休的中人,还可以依据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额外享受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适用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
计算退休时的基础性养老金待遇时所使用的历年平均缴费指数,是所有缴费月份缴费指数的平均数。
平均缴费指数是怎样计算的呢?对方便朋友们理解,此处不采用官方计算公式的模板,而采用大白话和简便公式,并举例予以说明。
历年平均缴费指数=所有月份缴费指数之和÷所有缴费月数之和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
[例一]
灵活就业人员赵女士,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15年,前13年一直按最低缴费指数缴费,缴费基数是社平工资的60%缴费,后2年按社平工资的100%缴费。
那么她退休时的历年平均缴费指数
=所有月份缴费指数之和÷所有缴费月数之和
=(0.6×13×12+1×2×12)÷15×12
=0.6533
[例二]
企业职工赵先生,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月数为300个月,其中120个月缴费指数为0.6324,100个月缴费指数为0.7785,80个月的缴费指数为0.8391,那么他退休时的历年平均缴费指数
=所有月份缴费指数之和÷所有缴费月数之和
=(0.6324×120+0.7785×100+0.8391×80)÷300
=0.7362
以上介绍的是计算基础性养老金待遇所使用的缴费指数,而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对应待遇的缴费指数,则比较复杂,全国并不统一。绝大多数地区采用的阈值是1.0~1.4,以地方相关政策和文件为准。
结语一言概之,计算养老金待遇会涉及两个缴费指数,一个是计算基础养老金的缴费指数,采用历年来计算到月的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绝大多数地区的阈值为0.6~3。另一个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的缴费指数,绝大多数地区的阈值为1.1~1.4。以地方政策规定为准。
朋友们,如果期望自己将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高一些,有必要多积累缴费年限,并提高缴费指数。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计算机专业考什么证书好?
国内认证考试
计算机等级考试
学校里大家常说的计算机“一级”、“二级”,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
证书用途:该证书全国通用,是持有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证明,也可供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时参考。另外,凡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含一级)合格证书的自学考试考生,可免考自学考试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代号0018)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课程代号0019)
NCRE共设置了四个等级: 一级 考核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技能。
考试科目:一级MS Office、一级WPS Office、一级B。
能力定位:
一级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应用能力,掌握文字、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办公自动化软件(MS Office、WPS Office)的使用及因特网(Internet)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和办公信息计算机化工作的能力。
二级 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及上机调试的基本技能。 考试科目:语言程序设计 (C、C++、Java、Visual Basic)、 数据库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Access)。 形式与时间:纸笔考试二级C为120分钟,二级其他科目均为90分钟;上机操作考试二级C、60分钟,二级除C外各科均为90分钟。 能力定位:二级定位为计算机程序员,可谓“计算机蓝领”。二级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可以从事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工作、初级计算机教学培训工作以及计算机企业的业务和营销工作。
三级 三级定位为“开发工程师”,重点在设计、管理、测试和技术支持。 考试形式与时间:纸笔120分钟,上机60分钟。 PC技术 考核PC机硬件组成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PC机使用、管理、维护和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 三级“PC技术”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Pentium微处理器及PC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熟悉PC机常用外部设备的功能与结构,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能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具备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PC机使用、管理、维护和应用开发的能力。 信息管理技术 考核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基础知识及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开发、维护的基本技能。 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软件工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方法和技术,具备从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开发和维护的基本能力。 数据库技术 考核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应用系统项目开发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计算机软件
关键字:大家平时说的“程序员”、“系统分析员”、“软考”、“软件考试”、计算机“资格考试”、软件“水平考试”、计算机“职称”、软件“工程师”,人事部、信息产业部。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计算机与软件考试)是原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简称软件考试)的完善与发展。这是由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 这种考试还具有水平考试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
考试级别分5个专业: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信息服务。每个专业又分三个层次:高级资格(高级工程师)、中级资格(工程师)、初级资格(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对每个专业、每个层次,还设置了若干个级别。
计算机信息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简称: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是原劳动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促进就业,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新兴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工作而设置的. (1) 培训和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考试方法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相应的程序完成具体的作业任务。
(2) 考试内容动态跟踪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中技术先进、应用广泛的成熟产品,体现较高的计算机技术含量和最新的应用技术,将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应用领域的繁多内容按职业功能归类为模块,再按操作特点分解为技能点,并以不同的难度、效度或相关技能掌握范围确定考试等级。 (3) 考核体系中的证书、标准、大纲、题库、考核、管理全国统一。 (4) 公开全部考核标准、考试大纲、考试题库和评分标准;每个考生随机抽题。
高校计算机
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College Computer Test,简称CCT)实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制度的宗旨是为了规范和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CCT考试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文、理科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考试。通过本考试,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初步具备使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能力,为在将来的学习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湖北考区)考试分为三个等级,由一级、二级C、二级Visual Foxpro、二级Visual Basic、二级Access、三级A、三级B考试组成。考试采用上机考试方式,试题由计算机随机从考试题库中抽取组合而成。考试内容涵盖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试题按照一定的难易程度按比例组合。这将使考试更加公平和客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考试的挑战性。
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联合考试,经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委(高教厅)第八届高教处长联席会议协议,从一九九七年起举行。对考试合格者,颁发统一的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证书(简称CCT证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