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公司无票收入怎么做账,企业未开票收入次月开票如何记账?
根据日常接触的财务业务,我来回答一下,若有遗漏,欢迎各位同行补充。题主提问的未开票收入,肯定是收入已经实现了,只是发票未开,是这个意思吗?
如果是,一般分为种处理方式:
一,一般财务规范的公司,只要实现收入,一般不论是否开票,都在收入实现当月确认收入并记账,无论发票是否开具。所以如果在次月开票时,是不需要账务处理的。但是他们会做一个收入开票登记簿,用来登记哪些收入已经开票,哪些未开。
二,也有一部分公司,是在开票之后再确认收入,但是最好不要超过次月,否则属于偷税,因为你没在收入实现的时候就确认。所以你可在次月开票再确认收入,进行记账,但是这样记账容易账实不符,因为收入已经与上个月实现了。
所以还是建议各位最好与收入实现时就记账,并且及时的开具发票,这样既做到了账实相符,又减少了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欢迎各位赐评指教。
小规模纳税人成本部分没发票甚至没有收据如何做帐?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一般对成本费用发票的管理很不规范,这也是税务机关对不能准确核算经营结果,不能提供税务资料的企业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因素。企业无法取得成本部分的发票,能不能做账,可以做账,但其账表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准确性的难度很大。
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性质,有的是个体工商户、有的是个人独资企业,还有的是有限公司,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对成本费用发票没有概念,买完货物也不要发票,甚至以不要发票价格低廉作为托词不向销货方索取。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不能取得成本费用发票,不仅涉及会计账务处理,还涉及税收方面的事宜,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则不利于企业持续的发展。
一、会计账务处理方面。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强调的是业务的真实性。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一方面是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数据,另一方面提供给外部报表使用者。而无论何种用途,都需要企业提供的数据和结果是真实有效的,合规合法的,否则会计核算结果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知道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原辅材料成本占比较高,一般占全部成本的85%以上,而企业没有取得构成产品主体的原辅材料成本的发票,还想要进行会计核算,那么只有通过内部原始凭证和清晰的业务流程来佐证企业的会计处理是合规和准确的。
一方面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应有完整的物料流程管理系统,从物料采购计划——原辅材料进厂——质量检验——验收入库——生产系统领用——产成品入库——产成品出库等各关键节点的控制,进销存物料消耗和结存明细表;同时资金流向清晰。
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原始凭证记录准确,比如生产计划单,物料采购计划,物料入库单,质量检验单、采购资金付款单(银行流水),领料单,产成品入库单,出库单,物流配送单等原始单据,财务部门根据这些原始单据,以及生产、销售、仓储、质检和物流等业务部门提供的物料消耗、货款收回、存货收发存和产品销售清单等业务资料和信息,进行会计处理,进而计算产品成本和经营结果。
二、税收处理方面。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主要涉及增值税和所得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一般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经营规模比较小。则企业可以考虑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和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增值税方面,按照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低于10万元,季度销售额低于30万元的企业,免征增值税。即便是不能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其增值税的征收采用的也是简易征收,与成本费用发票没有直接关系。
所得税方面,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一方面应申请核定征收,则应缴纳的所得税与收入有关,与成本无关;另一方面如果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则可以执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政策,即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其所得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则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不是很高。
也就是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应该享受的税收优惠还是应该享受,则如果企业经营规模不大,那么税收方面的负担也不是很重。
总之,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没有取得成本部分发票,其会计处理只能通过内部业务流程和相关信息,以及内部自制的原始凭证进行会计处理和产品成本核算;而税收处理方面应尽可能享受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更多财经话题。
2020年10月19日
企业经营但是都没开发票?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这可难不住税务局。既然是假设,我们就按假设进行回答:
我国古代没有发票,也照样收税古代没有发票,税务或政府按照田地数量(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人头数量(唐朝的租庸调税制)或既田地又人头(清朝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等方式来完成税收。
没开发票,税务可能的征收方式一、靠自我申报,完成税收
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没有发票,税收靠自我申报完成。这个主要靠完善的法治来完成,如果偷税了,会被记入黑名单,于是银行信用、个人消费都会受到限制,偷税的成本太大,所以说收入申报完全凭自觉。
我们现在的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在内的综合所得,年度实行汇算清缴,其实也是自我申报。
二、靠税务核定,进行税收
这个类似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核定征收。税务根据公司的注册资本、规模、企业发展阶段、同行业同类公司等情况综合核定。
三、靠税务检查,进行税收
如果说上述一、二是主动征收方式,那么税务检查就是被动征税了。税务根据公司的银行流水、相关银行卡流水、家庭消费、家庭资产、企业规模、发展阶段、同行业发展水平等等来综合判定,企业纳税低于判定的水平,可能被要求征税;高于判定的水平,可能退税或抵税。
四、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税款征收。
对于不能自我申报或自我申报不实、不按核定征收纳税或核定征收作假、税务查账少交的,辅以税收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强力征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即使全国企业都不开发票,税务也有的是法子保证国家的税收。
小规模纳税人开出发票怎么做分录?
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当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发生销售退回的,应根据按规定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小规模企业有70万的无票收入?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和你有没有成本票没有关系,和你这70万有没有开票也无关,没开票照样要申报纳税。
问题中没有明确这70万是否含税收入,是否包含不动产销售额,70万收入是1个月内、1个季度内,还是一年内取得,以上细节都会影响你到底交多少税。
现在只能统一假设这70万都是含税收入,不包含不动产销售额,你公司征收率为3%,根据收入取得时间不同做分析。
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内取得70万含税收入如果你公司是在一个月或1个季度内取得70万元含税收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号)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因此70万的销售额超过了免征的销售额,增值税应纳税额=70÷(1+3%)*3%=2.04万。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因此,一般情况下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可以减半征收,各地的执行程度需要以各地的政策为准。
小规模纳税人有按月或按季度申报纳税,一般情况下是按季度申报,那么下个季度的前15日内(如果期间碰到节假日,顺延)在电子税务局上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在第1栏或第4栏填写
在填写《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税(费)申报表》时,勾选“本期是否适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征政策”,在第一列各填上2.04万,第8栏填写减免性质代码:城建税代码:07049901,教育费附加:61049901,地方教育费附加:99049901,系统会自动计算计算税额。
一年内取得70万含税收入如果是一年内分季度取得且每个季度的销售收入都小于30.93万元(含税),那么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政策,免交增值税,一般情况下城建税减半征收(根据财税〔2019〕13号,具体以各地的执行情况为准哦),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免征。
依据的政策有:《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有关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的通知》(财税〔2016〕12号)的规定:将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由现行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
题主如果有其他细节,需要一起提出来,具体分析,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可私信沟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