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个税计算器,2022广州退休计算器?
通过退休养老保险金计算器可以帮您计算退休后每月大致能拿基础养老金金额,您可以根据上年度平均月工资及您所在市职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资与现在年龄、打算退休时年龄、帐户累积的养老金额、默认个人工资增长率几默认职工工资增长率计算出退休后每月大致能拿基础养老金金额。
计算方法:
基础退休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计算公式:(仅供2006年1月1日后退休计算使用)
P=P1+P2+P3
P1 =(W+Y)/2×N×1%
P2=Q/计发月数
P3=Y×N×X
参数含义及解释:
P—基本养老金 P1—基础养老金 P2—个人账户养老金 P3—过渡性养老金
Q—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W—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N—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累计12个月为1年)
Y—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与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乘积
X—计发系数,按1.3%取值。
2023年高考等效分如何换算?
可用下列公式换算:
高考成绩等效分的计算公式为:
等效分 = ((个人分数 - 最低分数线)/(最高分数线 - 最低分数线))× (目标分数段最高分 - 目标分数段最低分)+ 目标分数段最低分这个公式中,个人分数是指考生本人在高考中的具体得分,最低分数线是指考生所在省市的本科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最高分数线是指本批次的最高分数线,目标分数段最高分和最低分是指学生希望达到的目标高考成绩分数段。这个公式通过将个人分数映射到目标分数段之间进行计算,得到一个与目标分数段对应的等效分数,方便考生了解自己的高考成绩与目标分数段的距离。
2022年职工社保计算公式?
(一)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0%;职工个人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7%(目前为7%)。
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7%缴费(2003年为7%,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到8%)。职工应缴部分由企业代扣代缴。
企业职工凡工资收入低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60%核定缴费基数;高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收入核定缴费基数,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资的300%。
2019年新个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免征额调整
首先,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免征额的提高,对于工资在3500-5000元之间的人群受益最大。
税率表优化其次,个税改革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
扩大了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了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级距则保持不变;
税率结构的优化对中等及以下收入人群影响最明显,能适当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但是对高收入群体的影响并不敏感。
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再者,增加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较重人群的税收;
2019年1月1日以后纳个税时,除减去各项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外,还新增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扣除标准如图显示,纳税人每月会增加1000-6000不等的免税额。
个税按年预扣预缴征收最后,个税计算方法不同,由原来的按月计税变成按年累计预扣计算,对于收入不固定、月薪时高时低的纳税人显得更为合理;
但对于一个稳定拿月薪的工薪族来说,工资和五险一金固定,旧个税计算方式会让每个月的税额保持不变;
但在新的计税方法下,随着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的提高,可能会产生税率跳级,出现应纳个税前低后高、到手工资先高后低的趋势,如图所示。
如果月薪在5000左右,去掉社保、专项附加扣除的费用之后工资<5000元,就不用缴纳个税了,反之,则按照累计预扣法扣缴个税。
深圳退休金计算公式2022?
详细计算公式:
1.统筹养老金:以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位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按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计算,不足一年的每月按1/12计算;
2.个人账户养老金:按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55退休为170,50岁为195)计算;
3.过渡性养老金:本月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享受比例,1992年7月31日前缴费年限未超过25年的,其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31日前缴费年限乘以1.2%,1992年7月31日前缴费年限超过25年的,其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31日前缴费年限减去25后乘以1%,再加上30%;
4.调节金:每月300元;
5.工龄补贴:总的缴费年限乘以4元,不满一年不算;
6.地方补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缴费年限x参保人平均缴费指数x18点5+20;
7.过渡性补助,1992年7月31日前的地方补充养老保险缴费年限x参保人数平均缴费指数x11+16。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