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顾名思义就是为坏账(注销不可收回的应收账款)而提前准备的钱,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坏账风险准备金”。它就像一个抵御坏账风险的护身符,能让我们在面对“老赖”时淡定应对,不至于亏得血本无归。
坏账准备是啥科目?
坏账准备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动用的钱,它可是货真价实的“资产”。会计上划分的科目有很多,其中资产类就包括了坏账准备。资产类科目就像你的存款、股票,都是你的“小金库”。不过,坏账准备有点特殊,它是专门用来抵挡应收账款风险的,所以它有一套反向操作的借贷原则,即借减贷增。
坏账准备为啥贷方增加?
哈哈,这可不能怪会计贪心,贷方增加是有原因的。当企业预计会有坏账出现时,就会计提坏账准备。试想一下,你准备了一笔钱来抵消坏账风险,这笔钱肯定要“存在”你的账面上吧?于是,就记在坏账准备这个小金库里,也就是贷方增加。
坏账准备的形成三段论
坏账准备的形成,就像一本精彩的连环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计提准备金:这时企业还没遇到坏账,但预计将来可能会有一些账收不回来,于是未雨绸缪,从利润中划出一部分钱,形成坏账准备金。
2. 坏账真的发生:哎,这事谁也说不准,如果真有客户不讲信用,企业就把相应的坏账准备金划去,用它来抵消坏账损失,账面金额一分不少。
3. 坏账又收回来:剧情反转!如果之前划掉的坏账又被收回来,那么就把这笔钱记回坏账准备金,毕竟这钱本来就是为了冲抵坏账的嘛。
坏账准备有哪些作用?
防范坏账风险:坏账准备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在面对坏账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心里更有底气。
真实反映财务状况:有了坏账准备,财务报表上的应收账款更真实可靠,能帮企业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享受税收优惠: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中,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作为税前扣除项目,减轻企业的税负。
互动环节
各位老铁们,你们有遇到过坏账的经历吗?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关于坏账准备的疑问?欢迎留言区分享交流,让我们一起涨涨知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