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你们的小编,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个人所得税关于税后工资,大家应该都有一些疑惑不解。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特意整理了一份干货,保证你看得津津有味。
我的税后工资到底有多少?
想要计算税后工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你的个税起征点。根据国家规定,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也就是说,如果你每个月赚的钱少于5000元,那你就不需要缴纳个税,你的税后工资等于你的实际工资。
详细计算方式如下:
税后工资=实际工资-个税
比如:
小明每月实际工资为6000元,那么他的个税计算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工资-个税起征点=6000-5000=1000元
个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000×0.03-0=30元
税后工资=实际工资-个税=6000-30=5970元
所以,小明的税后工资为5970元。
个税税率怎么算?
个税税率可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你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而变化的。我国的个税税率采用七级累进制,具体税率如下: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 ≤5000元 | 0% | 0 |
| 5000-20000元 | 3% | 0 |
| 20000-50000元 | 10% | 2,520 |
| 50000-100000元 | 20% | 16,920 |
| 100000-200000元 | 25% | 31,920 |
| 200000-400000元 | 30% | 52,920 |
| 超过400000元 | 35% | 85,920 |
比如:
小红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000元,那么她的个税计算如下:
适用税率=10%
税后工资=实际工资-个税-五险一金(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工资))
税后工资=3570.54元
五险一金到底要交多少?
社保(五险)和公积金(一金)都是从你的工资里扣的,而且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其中,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下是北京地区的社保缴费比例:
| 社保险种 | 缴费比例(个人/单位) |
|---|---|
| 养老保险 | 8% / 19% |
| 医疗保险 | 2% / 7% |
| 失业保险 | 1% / 2% |
| 工伤保险 | 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缴纳 |
| 生育保险 | 0.5% / 0.5% |
比如:
小花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000元,那么她的社保缴费如下:
| 社保类型 | 缴费比例(个人) | 缴费金额 |
|---|---|---|
| 养老保险 | 8% | 640元 |
| 医疗保险 | 2% | 160元 |
| 失业保险 | 1% | 80元 |
| 工伤保险 | 0.3% | 24元 |
| 生育保险 | 0.5% | 40元 |
总社保缴费= 944元
个税怎么申报?
每年年底,单位都会给你开具个人所得税扣缴证明。如果你有其他收入,比如兼职、投资产生的收入,也需要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方式有两种:
自然人电子申报: 登录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使用自然人电子申报系统申报。
委托代办申报: 可以委托税务师事务所、社会中介机构或其他依法具有代办税务业务资格的组织代为申报。
如何省个税?
虽然个税是每个人都要缴纳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来节省一些税。比如:
充分利用免税额度: 工资、稿酬所得、偶然所得可以享受一定的免税额度。像工资所得每月享受3500元免税额。
捐赠抵税: 对公益性捐赠可以在一定限额内抵扣个人所得税。
专项附加扣除: 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费用,都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申请个税优惠政策: 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可以享受个税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省税技巧,就能合理规划自己的收入,让税收负担更小一些。
互动话题:
你平时是怎么计算税后工资的?
你用过哪些省税技巧?
你觉得个税改革还有什么可以完善的地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