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增值税会计分录做法指南:让账务不再迷茫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辛苦啦!今天小编就变身“会计小能手”,为大家奉上一篇详细易懂的应交增值税会计分录指南。准备好小本本,跟着小编一起来攻克这块“难啃的骨头”吧!
疑应交增值税是怎么算出来的?
算清楚应交增值税是会计分录的前提!它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 -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 减免税款 + 出口退税
1. 销项税额:是当期銷售商品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它等于产品销售收入或劳务费用的13%(一般纳税人税率)。
2.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是指当期出口商品退回国内销售而需要补缴的增值税额。
3. 减免税款:是指国家给予的增值税减免部分。
4. 出口退税:是指企业出口商品或提供劳务后,国家给予的增值税退税额。
疑会计分录分几步?
根据会计处理原则,应交增值税会计分录主要分为两步:
1. 计提应交增值税:
当期发生销项交易时,应计提当期的应交增值税。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
贷:增值税进项税额
这个分录简单来说,就是把当期要交的增值税增加到“应交税费-增值税”账户,同时把抵减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
2. 缴纳应交增值税:
到了交税时间,按照税务机关的缴款通知书缴纳应交增值税。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这个分录很好理解,就是把已经交了的增值税从“应交税费-增值税”账户转到银行存款账户。
疑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怎么办?
特殊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有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情况,这时需要再做以下分录: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
贷:其他应付款
这个分录的意思是,把多出来的进项税额转到“其他应付款”账户,等下期销项税额足够抵扣时再用。
疑进项税额抵扣有哪些注意事项?
为了充分利用进项税额的抵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抵扣范围:只能抵扣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且用于生产经营的应税项目。
2. 抵扣期限:一般纳税人最长不得超过180天,小规模纳税人最长不得超过360天。
3. 抵扣程序:逐月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通过税务局审核后才能抵扣。
疑上月的应交增值税还没缴,怎么办?
如果上月的增值税还没有缴纳,在当月会计处理时需要注意:
1. 应交增值税转移:将上月未缴增值税转到本月应交增值税账户。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 当月计提和缴纳:在本月继续计提和缴纳本月的应交增值税。
互动时间
小伙伴们,你们在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中还有哪些疑问或困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小编和大家一起解决难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