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证合一营业执照要税务登记吗?
一、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在办理完成之后仍然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八条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二、 答: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设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
因此,企业领取“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
三、
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下来之后,还需去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即核税。
企业核税完成之后,要每个月按时报税,若无经营,也需要0申报,并于每年6月30日之前做好上一年度的企业年检公示工作,不然会被纳入工商局黑名单
三证合一是哪三证?
一、就是指将企业所需要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还有就是组织机构代码证加上税务登记证,这三个证必须是合在一起的,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成是一个证。
如果是要开设企业的话,或者是一般情况下的个体经营,那就需要用到营业执照,这时候的营业执照是从业者有某项营业许可的标志,也是在证明所从事的一些经营方面的凭证,这时候的博士也是需要相关的工商管理部门进行规定的。
第二个所需要的证就是组织代码机构证,这个正是需要通过到各大组织机构里面拥有一定程度上的通行许可,也方便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用到的一些代码状况的证明,这就需要人事单位以及机关单位等都是在全国范围之内享有唯一权的,这也是具有唯一性的一个标志,并不能够随意篡改的。
第三个就是税务登记证,这是必须在企业或者是个体经营,从事某项生产所需要缴纳的费用,也就是俗称为税务,这也是通过经营所需要规定办理的,也要颁发的,其中一个证。甚至在一般情况下,它也承担了一定的债务方面的责任。
二、三证分别是:
1、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其格式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规定。
2、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各类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通行证。代码是“组织机构代码”的简称。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3、税务登记证,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所颁发的登记凭证。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办理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等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纳税人应将税务登记证件正本在其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办公场所公开悬挂,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三、从法律上讲三证合一指的是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为一证,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法律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改革的若干意见》 二 主要形式
(一)“三证联办”
“三证联办”是指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联办同发。即由一个窗口单位归口受理申请表和申请资料,一次性采集信息,并共享至联合办证部门,限时反馈;各部门收到申请信息、材料后,按照职责分工,同时启动复查审办,准予登记的,一并制作“三证”,并反馈受理窗口;受理窗口一次性将“三证”发放申请人,部门间实现数据互换、档案共享、结果互认。
各地税务机关要按照现行各部门行政管理职责、证件式样、赋码规则,协调相关部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施“三证联办”。
四、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2015年10月1日起,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五、所谓的三证合一,分别指的是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是在一照一码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
按照国家规定,企业在经营期间,都必须要实现三证合一,意思就是,必须申请这三大证,如果不了解该如何申请也不用担心,具体申请流程在这里。首先需要填写一份名为《三证合一登记(备案)申请书》的文件,这是要准备的资料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