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类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依据 财会22号文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
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需要提醒的是,之前是在"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支的"四小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也同步调整到"税金及附加"科目。 会计分录 (1)先计提的账务处理: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水利基金等 (注:没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水利基金等 (注:没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将利润分配各明细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程序是把本年利润的账先导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在分配之后,分配额抵消未分配利润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计提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然后用分配额抵消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计提应付股利
分配利润的会计分录?
分配利润的会计分录
第一步,缴纳所得税。
(1)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缴纳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3)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
第二步,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当将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结出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即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若为净亏损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第三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公积金是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其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或转为增加公司的资本。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积金;当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提取任意公积金是由股东会根据需要决定的。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第四步,分配股利。
利润的分配应以各投资者持有投资额的数额为依据,每一投资者分得的利润与其持有的投资额成正比。股份有限公司是从累计盈利中分派股利,无盈利则不得支付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第五步,结转利润分配。
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①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②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③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④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第六步,以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按照资本保全原则,企业若存在尚未弥补的亏损,应当首先弥补亏损,然后进行其他分配。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
拓展资料
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如下:
1,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2,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息红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股利形式,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就是现金股利。
股利分配是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部分,而且股利属于公司税后净利润分配。股利分配的方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等。
利润分配在贷方是什么意思?
因为利润分配为权益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也就是说如果看到借方发生额就表示企业进行了利润分配,最常见的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例如: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
如果看到贷方发生额,一般表示结转的本年利润,不管此会计年度利润是正还是负,做分录的时候都应当结转到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这样就很清晰了。
会计分录怎么做按本月利润总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1、实现利润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2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00
2、缴纳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00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2500
3、月末损益结转: 借:本年利润2500 贷:所得税费用250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