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口退税的帐务处理?
出口开票开的是外销发票,退税本来就是指拿工厂开过来的增值税发票认证后去退税。
账务处理:1.收到厂方开过来的增值税发票时: 借:库存出口商品8034.19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5.81 贷:应付账款-***9400
2.货物出口后 借:应收外汇帐款USD103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USD1030.00
3.计算17%的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1365.81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65.81
4.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8034.19 贷:库存出口商品8034.19 如为13%的退税: 则第3点改为借:借:应收出口退税1044.44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044.44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321.3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21.37
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 具体分录:
一、 根据开具的出口发票:
借:应收帐款---国外客户, 14400*7.9956(当日汇率)=115136.64
贷:产品销售收入115136.64
假设是退税率为13%的产品:还要转出未退部分:
借:产品销售成本 0.04*115136.64=4605.4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605.47
二、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收回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
四、收到退税:
借:银行
贷:应收补贴款款--出口退税
五、还有4%(或更多比例如退税9%的,要转出8%)要转入成本:(如上一里的)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六、进项问题:
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看销项=不=进项,如果+上留底+进项税额转出大于销项就退税,小于就交税。
内销和外销一起算, 税金在一起算。
例如:1、你这个月进项税金600,内销是800,出口退税是400,哪么就是800-600-400=-200,哪么你退税就是200;
2、再比如你一笔出口销售是100000,
1、借:应收账款-国外**客户 10w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10w,
2、进项税额转出: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 10w*0.04 贷:应缴税金-增值税的进项税转出 10w*0.04
3、然后,计算应退税:
借:应收补贴款10w*0.13,
贷:应缴税金-增值税-退税,10w*.0.13(或者是其他税率)
4、收到国外货款后:
借:银行存款10w美金*当月1日汇率
贷:应收账款-国外**客户10w美金*当月1日汇率,
5、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
0-(17-13)-X=?,期末留抵税额为?元
注:本期进项是x;0.是上期留底;17-13是本期进项转出;?是期末留抵税额。
千万等着把出口做对了后,再报增值税,不然和增值税申报表对不起来,可是麻烦的很啊
二、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3、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
4、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增值税的退税,怎么做会计分录?
增值税的出口退税在“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中核算,不计入企业的收入,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保户储金、应收代为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或转销各种款项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赔付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