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五大程序?
一、内部控制的五大程序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和反馈、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是为了识别和评估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控制活动是为了建立和实施控制措施,确保组织的目标能够有效地实现。
信息与沟通是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可靠地传递,以支持决策和管理。
监督和反馈是为了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风险管理是为了持续评估和监控风险,确保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些程序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包论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控。
简述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内部控制的流程?
一、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内部控制的流程包括接受存款、处理取款、记录账目和监督审核等环节。
首先通过合规的程序接受客户存款,然后在处理取款时要求进行严格审查和验证,同时记录账目时要遵循精密的记录标准。
最后,银行应该设立独立的审核部门来监督和审查各项业务,确保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打印出整月各银行存款明细帐流水,以此为标准,来逐笔核对本单位的各银行卡银行明细帐,并在每月底做出各银行存款调节表。
应收款内控流程及方法?
一、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程序方法:
1,职责分离,应收账款的确认,回收,调整,应由不同的会计人员负责。
2,应收账款的总账与明细账应定期核对与调,确保其一致性。
3,应确保应收账款的确认,回收与调整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
4,对过期应收账款定进行复核,分析,启动追款程序,及时收回货款。
5,对于账龄过长的应以账款,定期进行可回收性分析,按坏账政策提取准备金。
二、应收款内控流程和方法是应收款项。必须定期进行评估,要经常与欠款单位进行函证。同时还要计提坏账准备,以防不测
内控18项指引具体内容?
一、1. 内控18项指引是指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中规定的18个内部控制要点。
2. 这些指引包括:组织结构和责任、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流程、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纠正和改进、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培训、内部控制沟通、内部控制合规性和内部控制自评。
3. 这些指引的具体内容涵盖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工、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与执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等。
通过遵守这些指引,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
二、内控18项指引是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规定的18项内部控制要素,具体内容如下:
1.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控制要素
2. 内部控制政策和制度控制要素
3. 人员管理控制要素
4. 资产保护控制要素
5. 业务流程控制要素
6. 信息系统控制要素
7. 信息披露控制要素
8. 合规性控制要素
9. 风险管理控制要素
10. 财务报告控制要素
11. 财务预算控制要素
12. 资金管理控制要素
13. 采购管理控制要素
14. 销售管理控制要素
15. 库存管理控制要素
16. 生产管理控制要素
17. 环境保护控制要素
18. 安全生产控制要素
这些控制要素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企业内控18项指引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外包业务,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一共18项
四、内部控制18条应用指引主要是指财务报告环节、做法及程序环节、监督环节、管理决策环节、风险及有效性环节等环节。
更具体而言,例如财务报告环节就涉及财务报表的准备、审计、保密等方面;而做法及程序环节就涉及有关工作的规范化及流程改进等内容;监督环节包括内部稽核、与外部事务所合作的审计等内容;管理决策环节则建议企业应以长期发展为目标,审慎进行治理和决策,同时完善对风险及有效性环节的管理和评估。
五、内控18项指引是阿里巴巴公司制定的一份内部控制制度,旨在规范公司的业务活动,防范风险和损失,确保公司的稳健发展。该指引共包括18项内容,涉及到公司的财务、采购、销售、人事、研发等各个领域,旨在强化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内控18项指引是指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需要遵守的指导原则,具体内容可能因企业规模、业务范围和行业特点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了解企业风险,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策略和措施。
2、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遵守会计准则和法规。
3、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明确各操作环节的职责和权限。
4、实施职责分工制度,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化。
5、确保员工遵守公司制度和流程,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6、建立内控制度和流程的定期评估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7、确保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损失。
8、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内部控制措施。
9、建立内控制度和流程的文档和记录,以备查询和审计。
10、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包括税收法规、劳动法规等。
11、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文档和记录,以备查询和审计。
12、确保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损失。
13、建立内控制度和流程的定期评估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14、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遵守会计准则和法规。
15、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明确各操作环节的职责和权限。
16、实施职责分工制度,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化。
17、确保员工遵守公司制度和流程,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18、了解企业风险,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策略和措施。
内部控制的两层次和七步骤?
一、内部控制的两个层面一是整体层面,二是业务流程层面。
内部控制七个步骤:一是建立适当的内控环境;二是评估风险,确定业务目标;三是进行演练测试;四是实施内控活动,记录关键流程;五是沟通信息,分析控制缺陷;六是生成内控报告;七是监控、跟进监测和审查。
二、两个层面:一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之间的组织规划,二是经理领导的内部管理机构、岗位和人员之间的组织规划。前一个层次实际上就是公司治理问题。因此,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一些重合的地方
全面预算内部控制设计的七个流程
确定全面预算的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是件很困难的事,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也因人们的专业判断而有所差异。《全面预算指引》重点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1、设计关键控制点。企业在构建与实施全面预算内部控制过程中,要针对全面预算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全面预算的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并编制全面预算控制要点表。
2、设计控制目标。全面预算控制目标就是要保证全面预算合法、安全、有效、可靠,从而有效控制全面预算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识别出来的全面预算具体风险来设计,不能固定化、模式化。
害怕电话说不清楚,面见律师一次性说透方案!专业律师一对一沟通,针对性答疑,帮您快速高效解决问题!专业客服全程跟进。
3、设计控制措施。企业在构建与实施全面预算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强化对全面预算控制点、尤其是关键控制点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企业全面预算控制措施要与全面预算相融合,嵌入到全面预算流程当中。
按照《全面预算指引》的要求,企业应当加强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等。企业应当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预算目标和预算政策、制定预算管理具体措施和办法、组织编制和平衡预算草案、下达经批准的年度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考核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督促完成预算目标等工作,其成员由企业负责人和内部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企业还应下设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履行日常管理职责,一般设在财会部门。
4、设计控制证据。为了全面预算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必要的表单,作为全面预算制度的附件,为全面预算过程留下控制证据。全面预算相关文件资料很多,包括预算目标、预算政策、预算草案、批准预算文件、预算分析报告及预算考核记录等。
5、优化控制制度。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促进全面预算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面预算控制制度不是新建的一套独立制度,而是将内部控制思想嵌入到全面预算制度中去。全面预算制度到底制定多少个,内容到底包括哪些,因企业而有别,从务实角度考虑,不宜过多,可制定一套统一的全面预算控制管理制度。
6、绘制控制流程图。全面预算控制流程图要根据全面预算流程、风险点、控制点及其相关的控制措施,结合具体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绘制。特别要强调的是,应把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流程和全面预算流程整合在一起,并在图中标示风险点和控制点。
7、编制控制矩阵。全面预算控制矩阵是对全面预算流程图中风险点、控制措施和控制证据等要素的详细说明与描述,是全面预算内部控制设计结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是上述工作的综合汇总。
本阶段设计工作成果是形成《全面预算控制要点及关键控制表》、《全面预算内部控制目标表》、《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措施表》、《全面预算控制证据表》、《全面预算制度完善建议表》、《全面预算控制流程图》、《全面预算控制矩阵》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