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房产税计算公式,房贷退税来了?
有房贷的人注意了:国家发钱了,房产退税已经开始了,有些人都退了上千到上万块钱,快来看看你能退多少钱。
现在买房子可不是一件小事,大城市的房子已经高达几百万,而小城市也有几十万。购买房子的钱,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一次性付清全款的,这就只能靠贷款了。这下每个月收入的一部分要还贷,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说每个月能够支配的金钱就更少了。
不过,好消息来啦!从3月1日起,2022年的退税来啦!如果你还没有办理退税,而且刚好有房贷。那么恭喜你了,你能够白捡上千块钱。房产退税是什么? 这里容易产生误解,有些人可能会以为房产退税就是把大家买房子的钱又退回一部分给大家。 这样的理解是非常错误的,而且想想也不可能,这是一种误解。 房产退税不是指把大家的购房款退还给大家一部分,而是退个人所得税。外界相传的房产退税,其实指的是每年的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可能很多人在年度汇算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块,直接损失了几大千。就比如我,我在没有填写的住房贷款利息的时候,退税只有1000多,但是后来我填写了2021年的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除,直接多退了1000多,合计2000多退税。
小结:房产退税退的是个人所得税,不是退买房子的钱,在年度汇算的时候填跟不填,差距很大。
到底有多少人能够享受这项退税福利呢?有没有你呢? 据统计2021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5128元。每个月的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只要你的月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你就要缴税,这部分人大概是全国占50%。还有一个统计说的是,全国有2.76亿家庭是通过贷款购买房子的,那么也就是说,这里面会有1.38亿的人,会有房产退税的机会。 即使每家每户只退1000,这也算是一笔非常大的财政支出,这也是国家给每一个劳动者的福利,感谢有这么好的政策。 那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退税?具体该如何操作?能退多少退款的钱?去哪里了? 房产退税的条件。 1、只适用于以家庭为单位的首套房。房产退税依据的是家庭为单位,不是以个人为单位,所以如果婚前一方有一套房,那么婚后再买一套的话,是享受不了房产退税的,因为按照家庭,已经算是二套房,至于三套房,想都不要想。 全款买房也不算在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里面。2、你得先交税才有退税这一说。你的月收入或者全年累计的收入必须达到缴个人缴费的门槛线才行。如果你每个月工资不足5000块钱,也没有比较丰厚的年终奖,达不到个人所得税的应征标准的话,都没有缴税,就更没有退还这一步了。 有这两条的情况下,你就可以开始准备退税了。 房产退税前应该干什么?现在办理房产退税,无需跑到营业厅,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就可以进行办理。 流程如下:1、下载个人所得税APP,然后实名认证,然后点我要办理。 2、在专项附加扣除项填报你的住房贷款利息,选择2021年。 3、准备好你的产权证明、购房合同、贷款合同,填好相应的信息,仔细核对并确保这些信息准确无误。 4、提交信息,然后APP会给出你要退税的金额,如果无需退税,就会显示零,如果要退税的话,就会让你选择相应的银行卡进行退税。 提醒一下各位要想顺利领取住房贷款利息退税,必须在首次开始还款的月后满一年后才可以。 比如小李想在今年三月份办理退税,那么他就应该在2021年二月份首次缴纳过房贷,不然就只能等次年了。 我能退多少?房产退税其实是分摊到每个月的,按家庭计算是每户每月1000块,具体退多少,其实你按我说的步骤去做,个税App会很准确的显示,如果是0,就是没有退税。这个是不会算错的,大家尽可放心。
万一让我补税怎么办?那么首先恭喜你,那么你一定是高收入人群,这点钱对你来讲不算什么,该补就补吧,偷税漏税的后果很严重。 退税的钱款去向是哪里?多久到账? 一般会直接退到你填写的银行卡里。到账日期有人快有人慢,如果实现审核顺利,大概两周左右,十个工作日会到账。 如果实时不能到账,你也可以打电话问一下,或者个税APP也会给出相应的提示,也许需要你完善资料。总结:退税其实退的是个人所得税。实际上就是把你已经缴纳的税款再次退给你,也就是说你得先缴才能退,你缴得多才退得多,并不是把购房款退给大家,这点要分清楚。 现在你就可以拿起手机下载个人所得税APP,然后看看自己能退(领)多少钱了。最后不要忘记感谢国家这个政策切实地减轻了所有购房者的压力。202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打工人要注意了:弄清楚个税的征收规则之后,在每年的3月份有个意外惊喜,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领取到一笔可观的费用。
今年的个税起征点和以往没有变化,具体的征收还是和往年一样:
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和他的月收入是一样的,而我纳税的金额要比他多,他为什么比我少纳税那么多,这究竟是怎么操作的?难道他偷税漏税了吗?
带着这些疑问请接着往下看。
每月收入相同,为什么缴纳的税额不一样?有些人有疑问,在同一个公司拿着同样的薪水,为什么他缴纳的税和我缴纳的不一样?难道他知道怎样避税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纳税中有一个专项附加扣除。
国家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有一些不同,因此有6个专项附加扣除,分别是房贷,租房,赡养老人,孩子读书继续教育大病医疗这几个。
也就是说如果你满足条件符合这6个专项附加扣除,那你的个税起征点和别人将不一样。
按照普通的个税起征点5000元来看,如果符合上面一条的专项扣除,那么个税的起征点就要上涨一定的额度。
专项扣除费用是有利于个税更好的反映不同家庭的负担情况,能更好的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而这6种专项附加扣除,其实在个税APP上有详细的申请资料。只要每年定时填报申请就可以适当的提高纳税的额度。
因此也就有了这个现象,很可能每月收入同样是1万元,可是有的人却需要缴纳上千元的税款,而有的人一分钱都不需要缴纳。
除了普通工资收入之外,扣税一律按20%的标准。就像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的创作者一个月收入几千甚至几万,而这些人的收入在扣除800元的免税金后,剩余的部分都要按照20%的标准进行扣税。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特别熟悉的彩票中奖,如果中奖1,000万,而实际到手的金额只有800万,因为需要纳税20%也就是200万元的税金。
还有一些比如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等,除了免除额800元之外,所得的报酬都是需要按照20%来进行交税。
如果我只是一个作家或者是自媒体的创作者,只有这一个经济收入来源,那么20%的纳税是不是太高了?有什么办法合理退税吗?其实国家是有考虑这些情况的,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税务的综合所得年终汇算,就是把所有的工资收入以及非工资收入向稿费,版权费酬金等等一起进行汇总。
对于一个经济收入来源,只是依靠稿费或者是非工资收入的人来说,如果全部按照这样20%的扣税标准,对于一些收入少的人来讲,每年的纳税额过高,生活压力也会很大。
因此在每年的3月份,税务机关会将你一整年的纳税进行结算汇总。
其实年度汇算简单的可以理解就是查缺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在每年的3月1日我们可以进入个税APP,通过添加相关信息能达到最大比例扣除退税。
哪些人可以申请退税?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足6万元的,但是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比如那些全职在自媒体平台上的创作者,或者是一些作家,他们完全依靠稿费来生活的,如果年综合收入不超过6万元,那么他们平时按照20%缴纳的个税将会享受退税的政策。
如果一整年所得的稿费报酬为5万元,而平时按照20%进行纳税,那么一整年就需要缴纳1万元的个税。
而按照个人所得税退税的一些条件,向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那么就可以享受全额退税。
也就是说只要在3月1日按照相关要求填写申报,那么就能得到1万元左右的退税。
除此之外再申请填写一些专项扣除,如子女教育,赡养父母大病医疗等,又可以享受一定的退税额度。
所以说对于那一些综合年度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人,一定要在3月1号的时候去个税APP查看自己是否符合退税的条件,到时候就能够领取一笔可观的退税金。
结束语2022年个税的起征点还和之前一样,依然是5000元,但是如果满足适当的条件,那么你的个税起征点将会适当的提高。
尤其是在每年的3月份,一定要去个税APP上查看自己一年综合所得,只要按照相应的要求填报申请就可以退出多缴纳的一些税额。
作为公民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而我们所缴纳的税款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这些年我们经历的疫情等自然灾害,国家的帮扶,很多资金都来源于我们所缴纳的税款。
而这些年国家也在打击逃税漏税的行为,对一些违纪的明星,艺人,网红也都进行了查处。
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和平稳定的国家环境,他们才能赚到这么多的钱。你走过的路,跨过的桥,喝过的水,用过的电,这些民生工程里大多数都是依靠公民纳税。
税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当然了,如果还没达到纳税的水平,那就努力工作吧,为国家的建设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有两套房房屋交税最新规定?
二套房契税2022年新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则:契税税率为3%—5%。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则的起伏内依照本区域的实践情况断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存案。
缴纳的时间: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纳税期限: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是什么?1、父母名下有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的。根据新的政策,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即未成年子女也是被划为家庭范畴的。所以以未成年子女的名义申请贷款购房时,就会按照二套房政策执行。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根据目前银行“认贷又认房”,如果不出售现有房产的情况下,再贷款购房是属于二套房的,按二套房政策执行。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在过去只“认贷”,这种情况不算二套房,但是现在加上了“认房”;虽然没有贷过款,只要是在房屋产权交易系统中能够查到名下有房产的,在不卖掉房产且申请贷款的情况下,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
4、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的住房,结清出售后再贷款购房。依照目前银行对二套房认定是“认房又认贷”,虽然贷款买的房产出售以后,家庭名下没有任何住房,只要有贷款记录,再申请房贷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5、首次购房使用商业贷款,再次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 目前的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比较严格,只要借款人有过房贷记录,不论房贷是否结清、房产是否出售,就算是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6、婚前一方曾贷款购房,婚后以另一方名义申请贷款购房,但两人户口没有在一起。夫妻双方结婚后虽然户口没有落在一起,但在民政局有过结婚登记。银行在批贷时除要求借款人提供户口本外,还会要求借款人提供婚姻状况证明,只要结了婚的夫妻就算户口没有落在一起,另一方再购房时也会被算作第二套房。
7、婚后双方共同贷款购房,离异后一方再申请贷款购房。
2022年1月1日起买房免征税吗?
一、2022年1月1日起买房是否免征税
2022年起首套房的契税是减征,不是免征、也不是退税。
首套房90平米以下的减按1%征收契税;90平米以上减按1.5%计征契税。
房产局执行个人购房标准,财政部房产新政规定,对2022年1月1日及以后签订购房合同,并首次购买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契税税率暂统一调整到1%。这一契税优惠规定的三个前提条件之一,便是享受优惠的商品房必须为业主的第一套住房。界定首套住房房产局和财政局给出了答案。查询首次购房信息,以购房合同中的购房人为查询依据。受理个人首次购房信息查询时,需审核查询人身份证明、商品房预(现)售合同或存量房买卖合同(本人不能亲自查询时,受托人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原件、委托人身份证原件)。
以购房人为单位,基于购房产权信息系统的界定标准,规定在产权登记信息库中,无产权登记记载的,或者有产权登记,但是产权来源是自建、继承、赠与、房改、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的,都属于首次购房,房产局产权市场处将给予出具《首次购房证明》。标准还规定,查询个人购房信息的地域,只限于出具《首次购房证明》机构所登记的区域范围。
二、首套房的标准
所谓的“首套房”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买房人年满18周岁;买的房子是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是享受契税税率1%的优惠);购房人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不过与父母一起购买的、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通过继承遗产或拆迁安置获得的住房除外。
2014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三、首套房契税怎么退
根据退税的情况不一样,办理退税的时间不一样:
1、纳税人已按预售面积、预售房款缴纳契税,但办理房产证时,发现实测面积与预售面积有误差,导致房款发生变化,致使纳税人多缴税款的,可以申请退税。
这种情况依据的是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纳的税款。
2、房屋交易不成立,买卖双方撤销原房屋销售合同,并签订有退房协议,在办理房产证之前可以申请退还已缴纳契税。
此种情况依据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购房人办理退房有关契税问题的通知》:对已缴纳契税的购房单位和个人,在未办理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前退房的,退还已缴纳契税;在办理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后退房的,不予退还已缴纳契税。
综上所叙,2022年首套房的契税是减征,不是免征、也不是退税。2022年首套房90平米以下的减按1%征收契税;90平米以上减按1.5%计征契税。
2022贵阳契税退税的条件和标准?
退契税的条件2022规定如下:
1、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契税。
2、购房后由开发商按照3%收取契税,且符合家庭唯一住房契税减免政策,根据退契税的条件可按不同情况分别办理退契税。
3、对于个人购买单套建筑面积在144㎡以下或者套内建筑面积120㎡以下的住房(“别墅”除外),只要该住房是购房人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的唯一住房,均可享受契税退税政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