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摊销金额怎么算?
一、已摊销金额是指在某个期间内,针对某个资产或费用的摊销累计金额。计算已摊销金额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情况,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计算方法:
1. 直线摊销法:该方法将资产或费用在固定期限内均匀摊销。计算公式为:已摊销金额 = 资产或费用总额 / 摊销期限。
2. 平均余额摊销法:该方法将资产或费用在每个期间的平均余额进行摊销。计算公式为:已摊销金额 = 资产或费用总额 × (已过期限 / 总期限)。
3. 双倍余额递减摊销法:该方法将资产或费用的摊销金额在每个期间按较高比例进行摊销,直到摊销完毕。计算公式为:已摊销金额 = 资产或费用总额 × (摊销率 × 2)^(已过期限 - 1)。
需要根据具体的会计政策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并按照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考虑资产残值、摊销周期的起始日期和停止日期等因素。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会计师或相关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二、一般情况下,摊销额是按待摊的金额,在摊销期内,每月平均来计算的。
一次性摊销的计算方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的摊销方法。
适用于价值较低,使用期短,一次领用不多的物品。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报废时,残料价值应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等
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分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按预计的使用时间,分次将平均价值摊入费用的摊销方法。
这种摊销方法费用负担比较均衡,适用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物品。
领用时
借: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报废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等
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五五摊销法即五成摊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一半,报废时再摊销一半的摊销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简便,但在报废时的摊销额较大,均衡性较差。
摊销本月应负担的书报费的会计分录应如何?
会计分录如下:
如果是生产用固定资产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如果是管理类固定资产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1、无形资产摊销一般是计入当期损益,自用的无形资产计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摊销2、如果是出租的,就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摊销3、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实现,那么就要计入产品的成本。借:生产成本(等相关科目)贷:累计摊销
长期摊销怎么算?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股票发行费用等。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核算原则
(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
(2)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预计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取待摊方法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当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
(4)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相关费用,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5)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折旧和摊销怎么算?
折旧和摊销的区别是:
1、折旧的是资产,摊销的是费用。折旧一般指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2、折旧和摊销都是逐步的计入成本费用,但是计入的期限长短不同。折旧至少两年以上。而摊销除了长期待摊费用以外,都是一年内摊销完毕。
3、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成本。
4、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摊的费用核算。
5、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而摊销的计算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