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与商业企业会计的区别?
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因此工业会计是工业企业的会计准则,而企业会计既包括工业企业也包括商业企业。
工业企业会计与商业企业会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存货核算方面的差异 工业企业的存货核算范围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商业企业的存货更多地体现为所购进待销售的各项商品。
二、成本费用核算方面的差异 在成本核算方法方面,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个别计价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则比较特殊,一般采用零售价法。
三、收入核算、管理方面的差异 一般的制造业、商品流通业要遵循权责发生制来确认收入,但有相当大部分的服务业企业就无法遵循这一原则,它们只能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的实现。施工企业收入的确认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完工程度的确认包括投入法、产出法、技测法;基建企业收入冲减相应投资。
四、货币资金与往来款项方面的差异 从各行业经营管理的特点来看,各行业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大的。比如,有的行业形成的收入以增加现金为主,如商品零售业、餐饮业;有的收入主要表现为分期收取的款项,如房地产开发业;而有的收入则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先收取款项,再提供劳务的旅游业等。
五、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差异 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入相应成本费用或“在建工程”等科目。商业会计,主要做进销存。采购,销售,库存。销售还分很多种,有的折旧,有的返利等。
钢结构生产、加工、销售及安装企业科目设置及财务核算?
混合销售,按正常工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把自产自用的原材料专项核算。
针对贵公司的情况,最好把建安这块业务成立独立建安公司运作,只开具地税发票即可,不用进项发票,认定为营业税纳税人;生产这块即是正常的生产企业,认定为增值税纳税人;这应是对贵公司业务最好的税务筹划。工业电风扇应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电风扇不太好确认固定资产,我建议您根据部门不同,分别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相关费用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相关费用公司管理部门计入“管理费用-办公费”科目车间使用计入“制造费用-办公费”科目销售部门计入“销售费用-办公费”科目福利部门计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科目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涉及哪些会计科目?
一、材料费;
(1)直接耗用的材料: ;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
借:制造费用 ;
贷:原材料-某材料 ;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
二、人工费;
(1)工资 ;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
借:制造费用 ;
贷:应付工资 ;
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 ;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与分录同上。 ;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
三、辅助生产费用;
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 ;
借:制造费用 ;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
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此略。 ;
4、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
贷:制造费用
制造业会计科目设置?
不知道大家对于工业企业了解多少呢?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工业企业生产制造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设置方法,想要做工业会计的你认真看哦!
①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两个一级科目(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多栏式账页进行登记)。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②在"生产成本"科目一级科目下分设为“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用以核算生产产品的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用以核算动力、修理、运输等为生产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③“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下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
(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立为三级科目,比如生产成本(一级)—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甲产品(三级)。
“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下按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和产品(动力、运输、自制工具、自制材料等)为成本核算算对象设立为三级科目。
④将基本成本项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和辅助成本项目(人工、机物料、制造费用等)在成本核算对象三级科目下做项目辅助核算。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员工的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⑤制造费用一级科目下设如下二级科目,也可以按费用项目设置辅助核算(在明细账中可采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费用项目如下:
a.工资和福利: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以及按生
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b.办公费: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c.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d.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e.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f.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g.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h.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i.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费用。
j.停工费:指的是生产车间或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
特别注意:对于发生的修理费用(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不再设置制造费用-修理费科目,新准则作为管理费用,不列入制造费用。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工业企业的财税知识,推荐学习工业企业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配置财税软件与纸质教材,两个月的完整业务,让你切实体验到工业会计账目,助你从小白到工业会计大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