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公积计算公式?
一、法定盈余公积按当年净利润计提,不是按营业利润,也不是按利润总额计提,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法定盈余公积=当年净利润*10%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按现行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二、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其计算为:
法定盈余公积=税后利润*10%,
任意盈余公积=税后利润*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的提取比例。
法定盈余公积(Statutory surplus reserve) :法定盈余公积是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提取比例为10%。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离休、退休的;
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4、出境定居的;
5、偿还自住住房贷款本息的;
6、租房自住的;(职工本人及配偶在北京市无自有住房且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商品房,可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
7、生活困难,正在领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8、遇到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
9、进城务工人员,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10、在职期间判处死刑、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刑期期满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
11、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
职工符合本办法第四条1、5、6、7、8情形提取住房公积金的,配偶可以同时提取本人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
提取盈余公积怎么算?
一、
1 提取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盈余中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转入公积金账户中,以补充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本金。
2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提取金额 = (当年利润 - 任意基数)× 指定比例,其中任意基数为公司自由选择的数值,一般为上一年度的盈余或者当期净利润。
3 提取盈余公积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经营稳定和长期发展,同时也是一种合法的会计操作方式。
二、
1 提取盈余公积需要满足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方法也有具体的规定。
2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积金包括法定公积、任意公积和盈余公积。
提取盈余公积的条件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比较良好,利润分配方案中明确提出可以从盈余公积中提取部分或全部用于补充企业资金或分配利润。
提取的数额不能超过企业的盈余公积余额,且不能多于当期合并利润总额或单独财务报表利润总额的50%。
3 如果企业想要提取盈余公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提取的金额,最好在税务机关和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合法、规范。
三、公司制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规定比例10%从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中提取。以前年度亏损(5年内)可用税前利润弥补,从第六年起只能用税后利润弥补。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在计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时,不应包括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
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公司制企业按照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其他企业也可根据需要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四、
1 提取盈余公积通常是指企业把累计盈余中的公积金部分转为资本金,以提升公司的实力和稳定性。
2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企业可以通过取得董事会、股东会决议等途径,将公积金部分转为资本金。
其计算方式为:提取额 = 公积金余额 - (无法弥补的亏损 + 法定盈余公积金)。
3 提取盈余公积所需满足的条件和比例等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并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操作。
五、盈余公积计算的方式如下:以净利润为基础计提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而不能以利润总额、也不是以企业所得税汇算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计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时,不应包括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如果以前年度有亏损(即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应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再提取盈余公积。
六、 根据企业收益表中计算出的净利润,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计算本年度应计提法定盈余公积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净利润×提取比例(10)
编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会计分录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是:法定盈余公积=当年净利润×10%,而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所以法定盈余公积也是属于税后利润中提取出来的。
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二、1. 是:法定盈余公积 = 当年利润 × 提取比例2. 这个公式的原因是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利润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到法定盈余公积中,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3.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是一种财务管理手段,它可以帮助企业积累一定的资金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困难。
同时,法定盈余公积也可以用于企业的再投资、扩大生产等方面,促进企业的发展。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提取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提取。
盈余公积怎么算?
一、盈余公积算法:
法定盈余公积=税后利润*10%。税后利润,是利改税企业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承包费以后剩余的利润,是实行利改税后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变化后产生的一个概念。
二、法定盈余公积按当年净利润的基础上,提取一定比例,国家规定提取比例为10%,;计算公式是:法定盈余公积=当年净利润*10%,而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所以法定盈余公积也是属于税后利润中提取出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