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计算公式?
一、在财务会计中,经营性现金流指的是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的利润除去与长期投资有关的成本以及对证券的投资后剩余的现金流量。
计算公式:经营性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付现成本)-所得税=息税前利润加折旧-所得税。
二、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如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预收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2、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预付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存货 -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 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4、支付的各项税费
=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 - 已交税金)
5、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
6、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
7、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股息收入
8、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9、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应收帐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 - 期末余额)
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
三、现金流量计算公式:净现金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营业收入-相关现金流出-折旧)*(1-税率)+折旧;常用的是第二个式子,注意折旧计提。
现金流量表上如何看现金净流入
一、首先,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净流量额可以是净流入(正数),也可以是净流出(负数)。
其次,现金净流量应该以“经营活动净流量+投资活动净流量+筹资活动净流量”的结果来确定;
第三,一般企业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对“现金流量表”流量净额影响最大。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二、现金流量表中如何看现金净流入,那就看现金流量表中各版块的现金净流入是大于或者是小于现金净流出,如果是各版块现金净流入都大于现金净流出,那就说明这个企业是现金净流入。
还有一个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看现金流量表中最后一个版块,即现金的年末余额减现金的年初余额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这个差是正数,则表示为现金净流入。
现金总流入怎么算?
一、现金流入量主要包括经营性的现金流入、残值收入以及收回的流动资金,现金流入量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入量=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出量;
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表中的一个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减去流出的余额,反映了企业本期内净增加或净减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数额。
二、现金的总流入就是把会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里,所有现金流入的项目相加。
如上述表中的销售货物、提供劳务取得的现金收入、退税取得的现金收入、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入等项目合计加总一下,就是这个企业单位这一会计期间的现金总流入。
现金流量表怎么看余额?
一、指现金流量表主表中的最下面一栏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或者直接用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减去起初余额就行了。
现金流量净额是指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差额。
企业经营的现金流有三种,分别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表右下角所填列的是现金的期末余额和现金的期初余额,两者的差即是当期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量表只反映企业单位的现金净流量,净流入或者净流出。看不到现金余额。
现金余额在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的现金余额可以看到(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是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组成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等于现金净流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