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哪些?
一、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4、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6、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7、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
二、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负债率,资金周转率;
利润增长率毛利率=(营业收入-成本)/营业收入,毛利率越高反映单位产品收益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资产(不含债务),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反映投入相等钱所得利润越高;负债率=负债/总资产,资金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
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哪些?
一、一般来说,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回报率(ROA),即公司所有投入资本产生的税后净利润在总资产上的比例;投资回报率(ROI),即投资者投入资金带来的净利润在资金投入上的比例;净利润比率(NPM),即公司净利润在其净销售额上的比例;每股收益(EPS),即公司每股股份单位净利润的数量。这些指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一)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了上市公司资金的投入产出能力的指标,这个指标数值越高,表明充分运用资源,配置合理,最有效地利用好资源,最大化收益。
从股东角度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股东向公司投入资本的报酬率。
我们知道,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向银行借贷或借款,一个是来自股东投资。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也是重要的财务比率,在杜邦分析法中,从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出发,继续分解成树形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比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等,还可以结合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等进行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也称为权益报酬率。
投资者可以对上市公司财报中这个指标做分析。
(二)主营业务销售利润。
盈利能力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指标还有销售利润指标,销售利润就是指上市公司一定时期内利润与产品销售净收入的比值,简单地说,就是企业销售了一块钱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
财务部kpi考核三大指标?
一、1、盈利能力。考核的立足点是经济增加值(EVA)和销售(利润)增长率。用EVA代替以往用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等指标,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更能反映资本净收益和资本增值的状况,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改进的发展趋势。用销售收入(利润)增长率指标来衡量企业成长性。
2、营运能力。它可以促进企业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赢利能力。主要评价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
3、偿债能力。它的强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主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是否稳健的重要尺度。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二、kpi考核三大指标一般有:效益类指标,如资产盈利效率、盈利水平等;营运类指标,比如部门管理费用控制、市场份额等;组织类指标,例如满意度水平、服务效率等。
盈利能力定义?
一、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
二、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则其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的价值越大。同时盈利能力越强,带来的现金流量越多,企业的偿债能力得到加强。
以销售毛利率为例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假设某企业营业收入为6.04亿元,营业成本为5.12亿元。则该企业的毛利额=6.04-5.12=0.92(亿元),销售毛利率=0.92/6.04=15.23%。表明每百元获得的毛利额是15.23元。那么,盈利能力如何呢?不同的行业毛利率高低各异,同一行业的毛利率则相差不大。倘若该企业所属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13%,则该企业15.23%的销售毛利率高于同行业,表明该企业在定价政策、产品推销或生产成本控制方面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企业有哪几大类财务指标。它们各自的分析重心是什么?
一、 1.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
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2.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
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企业财务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
3.财务弹性指标财务弹性
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具体是指公司动用闲置资金和剩余负债能力,应对可能发生的或无法预见的紧急情况,以及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的能力。
二、企业主要是三大类财务指标:
1.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该财务指标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经销的综合表现。盈利能力指标重点分析资本经营盈利能力指标、资产经营盈利能力指标和商品经营盈利指标,具体包括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股东权益利润率以及每股利润、每股股利、市盈率。
2.营运能力指标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企业财务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营运能力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指标、固定资产周转指标和总资产周转指标。流动资产周转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指标是指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指标反映了企业总资产周转情况,是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3.财务弹性指标
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具体是指公司动用闲置资金和剩余负债能力,应对可能发生的或无法预见的紧急情况,以及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的能力。财务弹性的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当企业的现金流量超过支付现金的需要,有剩余的现金时,企业财务弹性就强。因此,通常用经营现金流量与支付要求进行比较来衡量企业的财务弹性。财务弹性指标包括现金股利保障倍数、资本购置比率、全部现金流量比率、再投资现金比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表明企业用年度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来支付股利的能力;资本购置比率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全部现金流量比率衡量由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满足投资和筹资现金需求的程度;再投资现金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用于重量资产和维持经营的能力,体现了企业的再投资能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