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
一、回答如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小型微利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9年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如下:
一、工商营业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
二、纳税人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
同时,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2. 企业所在地应在国家规定的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其他国家确定的欠发达地区;
3. 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4. 企业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并按期申报纳税。
以上是2019年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具体标准可能会根据国家政策做出调整。
二、为年销售额不超过3000万元,年纳税额不超过100万元的企业。
这一认定标准主要是为了鼓励和扶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减轻其税负压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对于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
此外,认定小型微利企业还可以获得金融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19年小微企业核定标准?
一、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从2019年1月1日起,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为: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300以下、应纳所得税额300万以下。如果资产总额小于5000万以下,其他两个条件也满足,属于小微企业。
二、2019年小微企业的核定标准如下: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从业人员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资产总额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利润。
三、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
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
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月销售额3万元调整到10万元,即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不用再交纳增值税。
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
对小规模纳税人交纳的部分地方税种,可以实行减半征收。即允许各地按程序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以及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2019最新小微企业标准?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细则》,2019年最新的小微企业标准为:年销售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50人。
同时,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需满足纳税人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条件,所以这也是小微企业标准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二、2019年最新的小微企业标准是《小微企业划型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小微企业的定义、分类和标准。其中,小企业是指从事工商业活动,年度销售额不超过5000万元,年平均人数不超过100人的企业;微企业是指从事工商业活动,年度销售额不超过300万元,年平均人数不超过20人的企业。这个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三、一、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无论按查账征收方式或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均可享受上述优惠政策。
二、本公告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额怎么计算?
一、 新政策中,小微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采用了超额累进的方式,划分为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以及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优惠力度不同。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看一下小微减免的计算。
例题:假设A企业2019年第1、2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经过判断均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相应的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80万元、240万元。A企业在预缴2019年第1、2季度企业所得税时,小微减免税额如何计算?
第1季度:我们先依据新政策计算实际应纳所得税额=80×25%×20%=4(万元)
减免税额=80×25%-4=16(万元)
计算很简单,但我们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先不算出实际应纳所得税的金额,而是把计算公式直接列在减免税额的公式中,那么将变成下面这样:
减免税额=80×25%-80×25%×20%=80×(25%-5%)=80×20%=16(万元)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减免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20%
第2季度:同样的,按照正常步骤需要先计算出实际应纳所得税额=100×25%×20%+(240-100)×50%×20%=19(万元)
减免税额=240×25%-19=41(万元)
计算也不难,但一会25%一会50%的能不能更简单点呢?当然可以——仍然先不计算出实际应纳所得税的金额,而是把计算公式直接列在减免税额的公式中,那么将变成下面这样:
减免税额=240×25%-100×25%×20%-240×50%×20%+100×50%×20%
=240×(25%-10%)+100×25%×20%
=240×15%+5=41(万元)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减免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15%+5
掌握了上述两个公式,几秒钟就可以轻松计算出小微减免的金额了。
二、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税率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1号),表中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是25%,所以在小型微利企业享受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时,减免税额是按应纳税所得额*15%计算的。 企业所得税减免是指国家运用税收经济杠杆,为鼓励和扶持企业或某些特殊行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灵活调节措施。企业所得税条例原则规定了两项减免税优惠,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实行定期减税或免税;二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减税免税的企业,依照规定执行。对税制改革以前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属于政策性强,影响面大,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的,经国务院同意,可以继续执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