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润与净利润的关系?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毛利润一般指除去商品进货成本,剩下的是毛利润;毛利润再去除人工,租房,税收等开支费用就是净利润。毛利=主营业务收入-与收入配比的主营业务成本
利润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①营业利润>毛利润>净利润,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② 如果以W代表商品价值,k代表成本,以p代表利润,那么随着钱转化为利润,则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就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拓展资料: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毛利润 是一个在商业,实业企业根深蒂固,约定成俗的概念,但也是一个可以自定义的概念。在利润区间的划分上并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定义。利润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净利润和可分配利润的区别?
一、可分配利润和净利润的区别,这是每个老板都必须明白的重要事项。已年度财报为例,净利润是按照会计核算规则计算的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这个利润属于全体股东,但不能全部用于分红或转增股本,原因是国家规定每年必须提取净利润的10%作为公积金,剩余的90%才可用于分配,即可分配利润
二、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上市公司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反映上市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由于各种原因,如平衡各会计年度的投资回报水平,以丰补歉,留有余地等。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不予以全部分完,剩下一部分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这样,一年年的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同样道理,上一年度未弥补亏损,留待以后年度弥补,以后年度又发生亏损继续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亏损,记为负数。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在交完所得税后,会按其净利润进行以下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4)分配优先股股利;(5)分配普通股股利。在进行完这些步骤后,剩下的才是未分配利润。
利润与净利润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
1.
概念不同: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以后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2.
层次不同: 利润按其构成的不同层次可划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息前税后利润与净利润的区别与作用?
区别:
1、概念不同:
息前税后利润是指已经扣除所得税,但未扣除利息的利润,所得税的扣除数只包括按息税前利润计算的所得税。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
2、计算公式不同: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息前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所得税==营业利润+其它业务收支-所得税+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作用:
使用息前税后利润是因为在企业价值分析的现金流量现值模型中,使用的折现率是税后资本成本。在计算投资资本收益率时,息前税后利润作为分子,视为股东和债务投资成本的收益。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