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计算时除1.03是什么意思?
票面金额除以1.03是不含税的收入,即通常所说的主营业务收入。再乘以3%,才是需要缴纳的增值税。举个例子,发票5000元,除以1.03后,应该是5000/1.03=4854.37,这不是增值税,这个是不含税收入。再乘以3%,即4854.37*3%=145.63 这个才是要缴纳的增值税。
进口增值税公式怎么计算?
1、进口非应税消费品
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税率
2、进口应税消费品
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普通发票怎么计算出总额、含税金额、税额?
首先确定纳税税率为多少,以纳税税率16%为例,在确定含税金额的情况下,计算税额的公式为税额=含税金额/(1+16%)*16%
示例如下:
税额=10000(含税金额)/(1+16%)*16%=1379.31
含税价是包含税金在内的计税价格,价格由成本、利润和税金组成,税金内含于价格之中;实行价内税时,商品交易价格即为含税价格。如果商品价格为不含税价格,就要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含税价格。
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可通过公式将含税价折算成不含税价,即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增值税税浮怎么计算?
一、
税负=应纳增值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17) 一般税务要求要高于3%,不然会去查你们的。 3%,是因为小规模纳税人都是这个税负了,一般纳税人不能更低吧。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二、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假设本月没有上期留抵税额,税负率=(销项-进项)/不含税销售收入。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 当期的“应纳税额” ÷ 当期的“应税销售额”。4%应纳税额=(100万+50万)÷1.17×4%=5.13万销项税额=100万+50万)÷1.17×17%=21.8万进项税额=21.8万-5.13万+1万=17.7万(需要认证的发票价税合计大约122万)(销售为含税,不含税收入不需要除1.17,一般税负率是以一年的数据核查,不会单独按一个月核 算啊!)扩展资料:影响因素一、如果销售价格降低,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比如季节性、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激烈等等。二、进货价格上涨,进货价格上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也就少了,税负率就降低了。三、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抵扣的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四、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还包括企业的销售策略。基本的营销策略有两种:一种是推动式。方式的特点是给予经销商大的折扣、优惠、返点、奖励,靠经销商来推动市场。另一种是拉动式。方式特点是通过品牌运作、广告投入、营销活动使最终消费者对产品认同、产生好感,拉动市场,对经销商没有特别的奖励和优惠。内销企业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各月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累计数。这里的月“应纳税额”即为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应纳税额合计数。月“应税销售收入”=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增值税税负率
各种税率的计算方法?
1、增值税税率:小规模3%一般纳税人17%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X税率
2、营业税税率:无资质5%有资质3%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X税率
3、附加税: (1)城建税:7%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X7% (2)教育费附加:3%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X3% (3)地方教育费附加:2%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X2%
4、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5、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要看企业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 (1)查账征收:税率20%25%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利润X适用税率 (2)核定征收:税率20%25%核定税率是专管员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而核定的税率:7%、10%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X核定所得率X适用税率 列:销售额为10万,核定税率为7%,适用税率25%,那么企业所得税就是:10万X7%X25%=1750元
6、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可在网上查到,从2011年9月1日开始启用新的,以前的起征点是2000,新的改为350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