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收益率计算公式例题,终值定理例题?
【例题•计算题】甲企业现将1000万元资金用于委托理财,以期年收益率为10%,期限3年,请问3年后能取得到期本息多少万元?
『正确答案』
F=P×(F/P,i,n)
F=1000×(F/P,10%,3)
=1331(万元)
【例题•计算题】甲企业的投资活动经过3年建设期后从第4年年末到第10年年末每年能收回600万元,若利率为10%,请问该投资的规模为多大时才合算?
『正确答案』
P=A×(P/A,i,n)×(P/F,i,m)
P=600×(P/A,10%,7)×(P/F,10%,3)
=2194.58(万元)
投资规模小于等于2194.58万元时才合算。
持有期间收益率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r=[D+(P1-P0)/n]/P0
D是年现金股利额,P0是股票买入额,P1是股票卖出额,n是股票持有年数。
持有期收益率 Rhp :
Rhp =持有期期末价值/持有期期初价值-1 ⑴
持有期收益率 Rhp 也可以转化为各时段相当收益率 Rg .如果以复利计,则持有期收益率与相当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1 + Rg)N = 1 + Rhp ⑵
其中,N为持有期内时段数目.
例题
假设某一种股票年初每股价值为45元,第一年度末支付股利2.00元,年底增值为50元;第二年度末支付股利2.50元,年底价值为58元。第一年度末收入的2.00元可购买同种股票0.04股(=2.00元/50元).当然,实际上这一金额只有在投资者持有大量股票,如100股的股利可以购买同种股票4股,才有意义。投资者第二年得到股利2.60元(=1.04 x 2.50元),第二年年底股票价值为60.32元(=1.04*58元).因而该股票期末价值为62.92元(=60.32元+2.60元),计算相对价值:(62.92元/45元)=1.3982
所以,该股票二年持有期的收益率为39.82%.
股票持有期期末价值与期初价值比也可以用各时段期末与期初价值比的积来表示:
其中,V0 表示股票期初价值: V1 为股票第一年年底价值; V2 为第二年年底价值,即期末价值。利用等式⑵计算股票持有期期末期初价值比不需要计算各时段扩充股票数目,因为因数(如例中的1.04)将在此后时段的相对价值项中抵消。所以,这种计算方法较为简单,只要计算出股票持有期内各时期相对价值,将它们相乘,就可以得到期末期初价值比.
上例中,某种股票期初价值为每股45元;第一年年底增值为:股票价值50元,加上股利2.00元,即52.00元。则第一年的股票价值比为:
第二年年初股票价值为每股50元;第二年年底增值为:股票价值58元,加上股利2.50元,即60.50元。则第二年股票价值比为:'
因为,该股票二年持有期相对价值比等于1.3982(=1.21*1.1556),同前面计算的结果完全一样.
股票只有期内各时段相对价值可看作各时段的收益率加上1.如果持有期内分为N个时段,则持有期价值比可表示为:
其中,Vn 和VO 分别表示期末和期初股票价值,R1...RN 代表各时段的收益率。比较等式⑶与等式⑴,得到时段几何均值收益率(geometric mean return):
1 + Rg = [(1 + R1)(1 + R2)...(1 + Rn)]I / N
净收益现值的计算例题?
例题:某投资方案的初期投资额为1500万元,此后每年年末的净现金流量为40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为15%,寿命期为15年, 则该方案的净现值为( )万元。 计算: 方法一:因为每年末净现金流量是相等的,我们可以先不管初期投资的1500万元,先求出每年末400万元的年金现值400万*(P/A,15%,15)=2338.95万元,因为是净流入,起初投资额为流出,所以2338.95-1500=838.95万元。 方法二:还有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用NPV求,EXCEL内置的财务函数,把各期数据直接代入函数即可求出,但是原理是一致的。
最小后悔值计算例题?
1、计算每个方案在各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后悔值=各个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最优收益-该情况下该方案的收益);
2、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3、选择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方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例:某公司需要对某新产品生产批量作出决策,各种批量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情况,试用最大最小后悔值决策法进行决策。
有关利润率的所有问题?
利润销售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1、利润=售价-进价。2、利润率=利润/进价。3、售价=进价X折扣。4、总销售额=单价X数量。
例1,这个题目非常简单,我们设标价为x,则售价就为0.8x,售价-进价=利润,而利润=进价x利润率。问题就非常简单了。对不对?这难道不是我们平时生活里的数学逻辑?
例题2,我们设进价为x。标价=进价X(1+提高增长率40%),然后又打八折出售,就是标价x折扣,这就是售价。售价-进价=利润。得出方程,解得方程即可。
例题3,就和例题2一模一样,同学学习好例题2,例题3就非常的简单。
例题4,问打了几折,这类题型我们需要按照题意的思路,把过程缕清,进价800,标价1200,那么售价就是1200x,因为是标价x折扣。(售价-进价)/进价=利润。但是同学注意啊,这个题目可能是超出七年级的范围,因为这是初二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但是方老师也可以把这个题目选到这里让同学学习思考一下。数量管理还是一样的,只是题目里说利润率不低于5%,也就是我们的应该大于或等于5%。得出一个不等式。接触这个不等式。这个题目在七年级数学考试里不会考试,但是同学们可以提前接触了解学习一下,也不是很难。
例题5,这个和第3题,第4题一样,属于一种类型的题,数量关系就是售价-进价=利润。但是这个问题的利润是隐含的,题意说按非常收入的10倍罚款,罚款2700元,也就是说这个非法收入是270元,也就是这个不正当的销售的利润是270元。所以,根据售价-进价=收入270元,即可得出方程,解出方程即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