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月季报怎么申报,网上申报怎么报?
(一)基本要求和步骤
1.实行网上办税的纳税人应先登录国家税务局网站进行注册(电脑用户注册,打印协议、税局盖章生效,并开通帐号),取得用户名和密码。
2.联互联网,打开网页浏览器,输入国家税务局网址
3.站首页点击【网上办税】菜单,进入网上办税大厅,输入用户名(即税务登记号)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办税大厅进行业务操作。
(二)一般纳税人网上报税流程(以增值税申报为例)
1.点击【申报征收】菜单,进入申报界面,左边会显示该企业可以进行申报的税种。选择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点击【进入申报】按钮。
2.统弹出对话框:上传申报描述文件。该文件与申报文件存放在同一位置,文件名为“RepFileInfo.Xml”,点击【浏览】,选择该文件,然后点击【确定】按钮,上传该文件。
3.上传申报描述文件成功后系统后自动跳转到“上传申报文件”界面。根据系统给出的需上传的文件种类,逐个点击【浏览】选择需上传的文件,点击【确定】按钮,系统会弹出您此次申报所有报表名称以供确认,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系统会弹出“文件上传结果”页面,如果上传成功,会提示您“文件上传成功,后台正在处理申报,您可以通过申报结果查询功能稍侯再查询结果”。
4.用户可使用【一般纳税人申报结果查询】获得处理后的申报结果,如果申报结果中提示申报成功,即可进行“缴税”操作。
5.进入缴税功能。可以从“申报征收”的首页进入,或者在申报成功后进入。
6.网上缴税”页面中显示企业欠税信息列表,在“待处理税款”一列可以查看到某个税种的欠税数额明细。
7.点击“清缴税款”按钮,系统弹出提示询问是否确定继续。点击“确定”按钮,系统将自动从您的银行进行扣款。
8.如果系统提示扣款成功,表示本次已全额扣税,用户即完成了本次网上申报缴税的全部操作。此时可点击“注销登录”按钮,退出网上办税大厅。
手机上怎么申报季报?
在手机上申报季度报和税收,首先需要安装相关的税收申报软件,通常这类软件都会有手机版本,大多数应用商店都可以下载。
安装完成后,根据软件的提示注册后台登陆,然后进入申报界面,核实相关资料准备是否全部完成,再填写相关表格,提交之后,即可完成季度报和税收的申报。 拓展知识:申报要谨慎,确保所填信息真实有效,否则将可能涉及罚款等处罚。另外,在申报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申请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减免税收负担。
小微企业季报表在网上如何报税?
第一步打开IE浏览器,在中输入网址进入网站,点击“小规模企业申报大厅”打开申报界面。
第二步输入纳税人识别号,再点击“注册码输入”按钮,输入查询到的注册码,点击“确定”后进入密码维护界面,设置本单位的登陆口令,并牢记该口令,点击“保存”按钮后系统自动返回登陆界面,输入税号和刚刚设定的密码进入申报系统。
第三步点击报表填写→增值税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填写申报表并保存。
第四步点击报表填写→财务报表→分别填写“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并保存。
第五步在确保数据完全正确后,依次点击申报处理→上传申报数据→增值税申报表申报进行上传申报。
第六步稍等片刻后再点击申报处理→反馈信息查询,进行申报情况和划款金额查询。
第七步当企业有消费税或所得税申报时,打开“报表填写”,分别点击“消费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或“年度申报表”,就能进入相应的报表,报表填写与申报方法同增值税申报表。
第八步如果企业需要申报“重点税源信息采集”内容,首先进行增值税、所得税等申报。申报数据上传后,相关数据自动导入到重点税源信息采集系统。选择“信息采集”模块,在报表中通过下拉窗口,选择正确的采集内容。选择“静态信息采集”模块,分别录入相关报表,最后进行“重点税源-企业信息表间审核”。
第九步用户申报成功后,即可进入查询打印模块,打印本月的纳税申报表,查询打印模块区分了税种,点击需打印的税种获得申报表。
第十步点击主页面中右上方的即可退出本系统
企业所得税季报怎么申报?
企业所得税可以网上申报,也可以到税局大厅现场申报。网上申报时,企业需要在线如实填写各项申报表并提交,申报成功后在线缴纳税额。现场申报时,企业需要手工填写各项申报表并现场提交与缴税。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网上申报。网上申报目前有两种渠道,第一种渠道是登录电子税务局网页,在企业所得税申报界面进行在线申报。第二种渠道是下载电子税务局(客户端)至本地电脑,登录软件后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模块进行申报。
网上申报的两种渠道,填报方式基本相同,企业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申报。这里提示一点,选择网页填报时,由于网页并不自动保存已填入的数据,因此请务必随时“暂存”数据,以免重复工作。
以上是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方法,接下来说明一下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时间。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每季度都要按时申报企业所得税,因此每年需要申报4次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限一般为次月的15日之前,具体时间以当地税局的申报日历为准。
由于企业所得税采取的是分季预缴,年终进行清缴的方式,因此,除了每季度的常规申报之外,最重要的是完成年度汇算清缴工作。那么什么是汇算清缴呢?接下来也做一下简单的说明。
企业每季度对企业所得税的常规申报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而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因此需要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企业在年度终止时,需要将会计所得调整为应纳税所得,进而计算出年度应纳所得税额,这个税额与本年度已经预缴的税额(4个季度申报时预缴)进行比较,根据差额对所得税额进行多退少补,这就是汇算清缴。
汇算清缴是比较重要的工作,一般在次年的5月底之前完成,具体时间以当地税局的报税日历为准,企业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申报。
企业所得税季报报表怎么填?
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7.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8.第8行“其他免税收入”:填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减免项目名称及减免性质代码。
9.第9行“应税收入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9行=第1行-2
行-3行。
10.第10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1.第11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1行=第9行×10行。
12.本表第12行至第14行由“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报。第12行“成本费用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13.第13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4.第14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4行=第12行÷(100%-第13行“应税所得率”)×第13行。
(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1.第15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
2.第16行“应纳所得税额”:
(1)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6行=第11行×15行。
(2)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6行=第14行×15行。
(三)应补(退)所得税额的计算
1.第17行“减: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纳税人填报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减按20%税率征收(减低税率政策)和减按10%税率征收(减半征税政策)。
享受减低税率政策的,本行填写本表第11行或第14行×5%的积。
享受减半征税政策的,本行填写本表第11行或第14行×15%的积;同时填写第18行“减半征税”。
2.第19行“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当年累计已经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3.第20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第20行=第16行-17行-19行。当第20行≤0时,本行填0。
(四)由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
第21行“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税务机关核定本期应当缴纳的所得税额(小型微利企业填报核减减免税额之后的数额)。税务机关统计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时,按照该行次数额,根据情况倒算减免税数额。
(五)小型微利企业判定信息的填报
1.预缴申报时本栏次为必填项目,填写“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
(1)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纳税人:
①纳税人上一纳税年度汇算清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本年预缴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②本年度新办企业,“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③上年度“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应纳税所得额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预计本年度会计利润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否”。
④纳税人第1季度预缴所得税时,鉴于上一年度汇算清缴尚未结束,可以按照上年度第4季度预缴情况选择“是”或“否”。
⑤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2)核定应纳税额的纳税人:
核定定额征收纳税人,换算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0万的填“否”,其余填“是”。
2.年度申报时填写小型微利企业相关指标,本栏次为必填项目。
(1)“所属行业”:填写“工业”或者“其他”。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除工业以外的行业填写“其他”。
(2)“从业人数”: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以及企业接受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填报纳税人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3)“资产总额”:填报纳税人全年季度资产总额平均数,计算方法同“从业人数”口径,资产总额单位为万元,小数点后保留2位小数。
(4)“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纳税人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选择“是”,其他选择“否”。
四、表内表间关系
1.第9行=第1行-第2行-第3行。
2.第11行=第9行×第10行。
3.第14行=第12行÷(100%-第13行)×第13行。
4.第16行=第11行(或第14行)×第15行。
5.第17行=第11行或第14行×15%(或5%)的积。
6.第20行=第16行-第17行-第19行。当第20行≤0时,本行填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