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AFS securities)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外的其他的债权证券和权益证券。对于企业而言,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目的是获取利息、股利或市价增值。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企业并不会积极管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买卖。
那么,如何判断一项金融资产是否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计量呢?这篇文章将从个人角度出发,以专业的语气详细阐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判断标准和计量方法。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判断标准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判断标准主要取决于企业对该金融资产的持有目的。
持有目的: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是为了获取利息、股利或市价增值,而非为了短期内出售或进行交易。
管理意图:企业并不打算积极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买卖,也不会将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频繁的交易。
期限:企业预计不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个营业周期内出售该金融资产。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方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
初始计量: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计入相关交易费用。
后续计量: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 债权证券
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计入相关交易费用。
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 权益证券
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计入相关交易费用。
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1. 初始确认
企业在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并计入相关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包括但不限于:
佣金
手续费
税费
2. 后续计量
企业在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处理
对于债权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在出售时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对于权益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在出售时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或在权益投资的持有期间内,若被投资单位发生净利润,则需要将其对应的份额计入投资收益。
3. 出售
当企业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出售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出售价格大于账面价值,计入投资收益。
出售价格小于账面价值,计入投资损失。
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1. 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借方 | 贷方 | 说明 |
|---|---|---|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现金 | 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借方 | 贷方 | 说明 |
|---|---|---|
| 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公允价值上升 |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 公允价值下降 |
3.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借方 | 贷方 | 说明 |
|---|---|---|
| 现金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 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 确认出售收益/损失 |
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
| 项目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
| 持有目的 | 获取利息、股利或市价增值 | 为了短期内出售或进行交易 |
| 管理意图 | 不积极管理买卖 | 积极管理买卖 |
| 计量方法 | 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投资组合管理:企业可以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投资组合管理,以获取更稳定的收益。
财务杠杆运用:企业可以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财务杠杆运用,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风险管理:企业可以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风险管理,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风险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
市场风险:金融市场波动会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信用风险:债券投资存在信用风险,如果债务人违约,企业将面临损失。
流动性风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在需要资金时,无法及时变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风险。
总结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策略,并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思考:
您是否曾接触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您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