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2021年,听说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要合并计税?
目前,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有一个过渡的政策。即: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这三年里,年终奖可以不并入一年的综合所得,单独作为一个月的所得来计算所得税。在过渡期间,因为存在可选择性,所以是有一定的筹划空间的,如果2021年之后取消了这个优惠,那么纳税人就需要按照规定将年终奖合并一起纳税。
按照规定纳税是每个个人的义务,所以不要用不合理的方式来应对。当然,仍然可以充分考虑各种扣除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或者对其他可以选择的事项做合理筹划。
过渡阶段政策可选择在过渡期内,年终奖可以选择并入一年的综合所得,也可以不并入计算。那么这就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可以适当进行筹划。
比如,对于收入不高的人,工资薪金<各项扣除,那么年终奖如果并入计算,会使得综合税负有所降低,当然是并入计算更为划算。
假设小王每月工资薪金3500元,年终奖18000元,那么合并计税之后,全年就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对于收入较高的人来说,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工资薪金和年终奖之间进行分配。不同的情况,可能产生不同的税负。
2. 过渡期结束之后的情况过渡期结束之后,如果这个优惠政策取消,那么也就无需做过多的选择。可能需要直接并入综合所得,计算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这个时候,按照规定操作即可。当然,也要充分考虑相应的扣除。
(1)各项基本扣除、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以及法定的其他扣除都要充分的运用。对于可以选择在家庭成员之间分配的扣除,可以通过测算,选择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降低家庭的总税负。
(2)对于其他的阶段性政策,如果可能影响到个人税收的,也要多加关注,比如员工的股权激励。
总的来说,个人所得税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个税的政策,以便于个人能够充分地享受到税收政策的红利,如果优惠政策取消了,那么就要按照规定来纳税,不要做不合理地筹划,提高个人的纳税风险。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都不交企业所得税吗?
在中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一种非公司企业形式。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不同,它们不享受公司法人的身份,而是以个人或多个个人的名义进行经营。这种企业形式的税务政策与公司形式也有所不同。
个人独资首先,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纳税人。根据规定,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依法取得所得的单位和个人。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都应该纳税。
纳税然而,相较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税负较轻。这是因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盈利不需要先交企业所得税再交个人所得税,而是只需交纳个人所得税。这是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一大税务优势。
根据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5%,其中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20%。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纳税比例为所得额的1%。然而,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其中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70%。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纳税比例为所得额的2.1%。
企业所得税另外,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需要缴纳其他税费,如增值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这些税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对企业产生额外的负担。
那么,为什么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税负较轻呢?一方面,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税负较轻是为了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相较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注册资本要求较低,手续较简便。因此,这种企业形式更适合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对于就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个体另一方面,税收政策的制定也考虑了这种企业形式的特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通常只有一两个股东或者所有人,企业所得主要归个人所有,因此在税收政策上强调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此外,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营风险较高,利润空间也较小,如果过高的征收企业所得税,可能会让这类企业难以生存。
个人独资企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税收优惠也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情况下,这种企业形式的税负可能会高于公司形式。
例如,在一些行业中,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可能需要按照公司形式缴纳企业所得税。此外,如果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收入较高,那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税负。
公司总之,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是免税企业,它们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税率较低。这种税收政策既符合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的目的,也考虑了这种企业形式的特点和经营风险。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相关税法的规定和适用情况,以免发生税务风险。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年年终奖计算?
根据《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的规定: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二、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9年按新个税年终奖怎么算?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2019年个税改革后,有关年终奖的计算以及变化。
年终奖作为收入的一部分,不仅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个税统计中也十分重要。
新个税法规定,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政策过渡期内,年终奖可以在以下两种计税方法中任选其一:
(1)年终奖可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依法单独计算纳税;
(2)年终奖也可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到了2022年1月1日后,年终奖只能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第一种,单独计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表如下:
举个例子:
2019年1月单位给员工小明发放一次性年终奖2万元,那么小明年终奖应缴纳的个税为:20000×3%=600元。
第二种,合并计税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本就属于工资薪金性质,所以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适用以下税率:
这两种计税方式如何选择,完全在于纳税人的选择。
但在这里提醒各位小伙伴和单位财务人员,如果采用单独计税方式,需要注意一下年终奖临界点。
比如,3.6万元就是一个临界点,如果发放3.6万元年终奖,个税需要缴纳36000×3%=1080元,到手34920元。
如果多发一元,也就是发放36001元年终奖,个税需要缴纳36001×10%-210=3390.1元,到手32610.9元。
相比之下,多发1块钱年终奖,到手收入反而少了2309.1元。
新个税实行后年终奖怎么扣?
我来科普一下关于新个税法的问题。在新个税法实行以后,年终奖发放在税收方面会有什么变化?对这一点,大家都非常关心,毕竟钱可不是小问题。
先简单概括一下新个税法的主要修改之处。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对所得类型的合并,把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以及稿酬等四项所得,合并为一项综合所得,生产经营所得以及财产租赁,股息,利息,红利,偶然所得等保持原分类不变。第二个改变是增加扣除,不仅提高了固定扣除的标准,还增加了专项扣除的内容。第三个是平时预扣预缴和年终汇总结算相结合。
固定扣除的标准,原来是每月3500元,现在是每月5000元,也就是一年6万元的标准。专项扣除包括六项,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继续教育,住房利息,住房租金还有大病医疗。一般的非独生子女双职工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夫妻两人的专项扣除加在一起大约是一年5万元,平均每人2.5万元。也就是说,个人年劳动收入8.5万元以下,通常不用交个税。
在新的所得及扣除计算的方法确定以后,税务总局发布了新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文件。新的个税征管办法包括了三个要点。一是,全员全额明细申报,过去只针对年所得12万以上,现在实际上扩大到了大多数个人。二是,平时沿用原有方法进行预扣预缴。三是,到年终的时候,对全年的个税,进行一次结算。
一次性的奖金,个税里一直是当成工资薪金来对待的。按照新个税法的征管要求,每个月取得工资薪金的时候,按照累计月数乘以5000元,作为固定的扣除标准,把累计的收入减掉累计的扣除以后,得到的金额套用相应的预扣预缴税率,就可以计算出当月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出于进一步减税的需要,财政部税务总局又在年末紧急出台一份文件,在2021年底前,对一次性奖金提供一种优惠计税的办法,可以平摊至12个月,按照单独的税率表计算个税,不并入综合所得。但纳税人也可自己选择并入综合所得计算个税。
举个例子来说明。
选择不享受一次性奖金优惠政策的情况假设1月份收入4000元,因为小于固定扣除5000元的标准,所以1月份不需要缴纳个税。
2月份又取得8000元工资,这个时候,两个月累计收入12000元,累计扣除是5000×2等于1万元,也就是说有2000元需要预扣个人所得税,那么按照3%的预扣率,需要缴纳60元。 接下来的第三个月,如果发放6000元工资,又发了1万元的一次性奖金,也就是说,3月份当月收入是1.6万元。这个时候,再把一二月份收入加在一起是2.8万元。累计扣除是5000×3等于1.5万元。有1.3万元需要缴纳个税,按照3%预扣率是390元。因为前两个月份累计已经交了60元,所以,3月份只需要再交330元。此时,累计已交个税数是390元。
之后,每个月都按照这样的逻辑计算下去。 到年底的时候,把全年的综合所得加在一起,减去固定扣除6万和专项扣除后的余额,再套用相应的税率,算出应交个税。应交数与平时累计已交数进行比较,多退少补。
选择享受一次性奖金优惠政策的情况前两个月情况同上。第三个月的1万元一次性奖金除以12,就是833块钱,按照3000以下执行3%税率计算,一次性交300元个税即可。
此时,前三个月正常工资这块是1.8万元,减去固定扣除后有3000元需要缴纳个税90元,因为之前已经交了60元,所以这块要补30元。由于该档税率恰好相等,所以加上一次性奖金的个税,3月份应交数也是330元。
要注意,虽然看起来与上面相同,但之后月份计算时,前三个月累计已交个税只是90元,而不是390元,一次性奖金的个税是单独计征的,这将影响到后面的计算。因此,只有在一次性奖金比较多的情况下,选择优惠才是划算的。但无论如何,只要一经确定计算方法,结果就不会再有变化,后面不允许往前追溯调整。
(本文根据最新文件做了修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